《貫唯集》~ 二十、寒熱 (1)
二十、寒熱 (1)
1. 二十、寒熱
(案1)僧。始由微寒微熱,略不經意,閱六七天未嘗服一劑藥,延挨至今將及一旬,氣喘不得臥,痰黏不得出,視其形神沮喪,色白如鹽,四肢厥冷,兩脈全無,仔細按之覺細如遊絲。此脫症也,危在旦夕矣。余念其平日友情,勉書一方,以盡人事。
人參(另沖),香附,蛤蚧尾,龍齒,牡蠣,白朮,桂木,白芍,炙草,茯苓,半夏,五味子,竹二青薑汁炒
白話文:
這名僧人起初只是稍微有點冷熱,沒太在意,拖了六七天都沒吃藥,一直捱到現在將近十天,喘不過氣來,躺不下,痰又黏又吐不出來,看他精神萎靡,面色蒼白如鹽,四肢冰涼,脈搏幾乎摸不到,仔細按才感覺到細如髮絲。這是脫症,情況危急,命懸一線。我念在他平日的情誼,勉強開了一張藥方,盡人事而已。
(案2)程,左。症經四旬,其中反復多端,無庸贅述。刻診脈形細數、無神欲散,神識若明若寐,喚之則醒,聽之則蒙,胸膺刺痛仍熾,中脘更見痞滿。此正虛邪陷,陰陽樞紐欲離之象也。舌乾苔燥,唇揭齒焦,五臟之液皆竭矣。症在不治,姑念其敦請之誠。擬用復脈法,聊盡人事,以冀天心。
炙草,人參,大生地,鮮生地,火麻仁,麥冬(辰拌),清阿膠,生龍齒,煅牡蠣,茯神(辰砂拌),大棗
(案3)須,左。病由感邪積食,盤踞肺胃,前經表散得汗,苦降便通,表裡之氣已得疏通,是佳兆也,但濕熱鬱蒸未化,上干肺系,為咳為逆耳。刻診脈左細數,右搏數,舌苔膩滯而灰。擬進芳香泄熱,淡滲化濕,略佐順氣化痰為法。
白話文:
案2
患者姓名: 程,左
病史: 病患已有四十多年病史,期間症狀反覆多變,不需贅述。
現狀: 脈搏細弱而快,無力,神志恍惚,似睡非睡,呼喚則醒,但問話卻茫然無知。胸部刺痛且熱,胃脘部位更加脹滿。
診斷: 此乃正氣虛弱,邪氣入侵,陰陽失調,元氣將散之象。舌頭乾燥,舌苔乾枯,嘴唇乾裂,牙齒發乾,說明五臟津液耗竭。
預後: 病情危重,難以治療,但念及患者懇切請求,姑且嘗試用復脈法,盡人事以祈求天意。
處方: 甘草、人參、生地黃、鮮生地黃、火麻仁、麥冬(辰砂拌)、阿膠、龍齒、煅牡蠣、茯苓(辰砂拌)、大棗。
案3
患者姓名: 須,左
病因: 病患因外感邪氣,加上飲食積滯,導致邪氣停留在肺胃之間。此前使用發汗散邪之法已見效,服下瀉下通便藥物後,表裡之氣也得以疏通,這是良好的預兆。但是濕熱之邪尚未化解,向上侵犯肺系,導致咳嗽逆氣。
現狀: 脈搏左側細弱而快,右側跳動頻繁,舌苔厚膩而灰白。
治療方案: 擬用芳香化濕、淡滲利濕之法,佐以順氣化痰。
淡豆豉(二錢),佩蘭葉(一錢半),苡仁(三錢),沉水香(磨,沖,五分),赤茯苓(二錢),廣玉金(一錢半),木豬苓(三錢),煅蛤殼(先煎,五錢),通草(八分),生白朮(用元米泔水浸,煎三沸去朮代水,二錢),白殘花(八分)
又:病經匝月,其中反復多端,不必贅述。刻診脈左細數帶弦,右搏數而大,舌苔久灰而未盡,飲食少進,咳嗽仍作,今復痰中略帶紅黃之色。此肺熱熏灼,胃汁乾涸,以致氣弱固聚胸中,津液不能下注,漸有肺痿之虞,其大便久秘,小水短澀,亦職此之由也。急宜涵養肺痿之陰,俾陰氣復得一分,便去一分病象,無勞溫補,亦無庸清泄。
白話文:
淡豆豉(兩錢),佩蘭葉(一錢半),薏仁(三錢),沉香(磨成粉,沖水,五分),赤茯苓(兩錢),廣玉金(一錢半),豬苓(三錢),蛤殼(先煎,五錢),通草(八分),白朮(用米泔水浸泡,煎煮三次後去白朮,用煮過的白朮水,兩錢),白殘花(八分)。
患者病程已經一個多月,期間反復發作,情況多變,就不一一贅述了。最近診脈發現左側脈搏細弱而數,並伴有弦脈,右側脈搏數而有力,舌苔呈現久灰白色,尚未完全退去,飲食減少,咳嗽依然存在,現在痰中還帶有紅黃色。這表明肺熱灼傷,胃液乾燥,導致氣虛積聚於胸腔,津液無法向下流動,漸漸有肺痿的危險。患者大便長期便秘,小便短少且澀,也是因為這個原因。現在需要急需滋養肺陰,讓陰氣恢復,病症就會逐漸減輕。不要用溫補的藥物,也不需要清泄。
中生地,麥冬,阿膠,火麻仁,炙草,川貝母,紫菀,知母,花粉,蔞仁,桑葉,元米,綠豆衣,甘蔗汁
(案4)顧,左。先由寒熱,一二日後,以強勞加病,復挾食積,驟致神識若蒙,狂躁譫語,身熱如烙,衄血如注,大渴引飲,大便秘結,脈象洪數,舌苔紅而起刺。此邪積交併,痰氣並阻,身中諸脈失疏,最為凶候,若非峻治,焉望轉機。
烏犀尖,鮮生地,山梔,淡芩,天竹黃,川連,膽星,熟石膏,寒水石,鬱金,枳實,檳榔,橘紅,連翹,人中黃,鮮石菖蒲,竹心,茅蘆根
白話文:
病人左側身體有問題,一開始是寒熱交替,一兩天後因為勞累过度加重病情,又合併食物積滯,突然出現神志不清,狂躁胡言亂語,身體發熱像火燒一樣,鼻出血不止,口渴難忍,大便不通,脈搏洪數,舌頭紅且有刺。這說明邪氣積聚,痰氣阻塞,導致全身經脈不通,情況十分危急,如果不採取峻猛的治療方法,很難看到轉機。
治療方案:犀牛角尖,鮮生地黃,山梔子,淡黃芩,天竹黃,川連翹,膽星,熟石膏,寒水石,鬱金,枳實,檳榔,橘紅,連翹,人中黃,鮮石菖蒲,竹心,茅根。
(案5)江,左。伏邪留戀不清,時有寒熱,善噯。此氣機失暢所致。
川樸,半夏,杏仁,白薇,陳皮,白蔻仁,青蒿,枳殼,苡仁,赤苓,益元散
(案6)蔡,左。伏邪深蘊,欲達未達,遷延幾及二候,大便欲解不行,漸有內陷之慮。刻診脈搏數而弦,舌苔灰膩。病勢殊屬深險,姑擬一方,冀其大解得汗,透發斑疹,方有生機。
牛蒡子,大連翹,薄荷頭,杏仁,赤苓,瓜蔞皮(元明粉一錢半同炒),厚朴,膽星,半夏,枳實,玄參,鬱金,橘紅,六一散,捲心竹葉燈草
白話文:
(案5)江,左側。邪氣停留在體內,揮之不去,時常感到寒熱,容易打嗝。這是氣機不通暢導致的。
川樸、半夏、杏仁、白薇、陳皮、白蔻仁、青蒿、枳殼、苡仁、赤苓、益元散。
(案6)蔡,左側。邪氣深入體內,想要發散卻沒有完全發散出來,遷延數日,大便想解卻解不出來,逐漸有內陷的危險。診脈時發現脈搏跳動頻率快而且弦緊,舌苔灰白且粘膩。病況非常危險,姑且開一個方子,希望能夠讓患者大便通暢,並且出汗,讓疹子透發出來,才有一線生機。
牛蒡子、大連翹、薄荷頭、杏仁、赤苓、瓜蔞皮(元明粉一錢半一起炒)、厚朴、膽星、半夏、枳實、玄參、鬱金、橘紅、六一散、捲心竹葉燈草。
(案7)包,左。本病陰虛濕重,體質不固,加以春夏之變,寒暄失時,客氣乘虛而入,復因脈絡鬱滯,心境不暢,遂致痰食邪氣交阻於中,先現寒熱,繼變昏沉若蒙,語言錯雜,病勢頗為重候。閱前所服方,與病誠符,不必更章。刻診脈形搏數帶郁,舌苔宿黃已退,白膩未除。姑擬扶正清邪,開鬱導滯,冀其輕減為吉。
洋參(二錢),沙參(一兩),檳榔(一錢半),枳實(一錢半),蔞皮(五錢),半夏(一錢半),通草(八分),苡仁(三錢),赤豬苓(各一錢半),六一散(三錢),車前子(三錢),葛花(二錢),雞距子(三錢),干菖蒲(三錢),竹心(十枚),燈心(五分)
白話文:
這個病人是陰虛濕重,體質虛弱,加上春夏季節交替,寒暖失調,外邪乘虛而入,又因為脈絡阻塞,心情鬱悶,導致痰濕邪氣阻滯在體內,先出現寒熱交替,之後又變得昏沉不清醒,說話含糊不清,病情相當嚴重。之前服用的藥方與病情相符,不必再換藥。現在診脈發現脈象跳動急促,伴有鬱結之象,舌苔厚黃已退,但仍有白膩苔。考慮扶正祛邪,開鬱導滯,希望病情能減輕。
藥方為:人參兩錢、沙參一兩、檳榔一錢半、枳實一錢半、蔞皮五錢、半夏一錢半、通草八分、苡仁三錢、赤豬苓一錢半、六一散三錢、車前子三錢、葛花二錢、雞距子三錢、干菖蒲三錢、竹心十枚、燈心五分。
(案8)丁。病延五旬,其症或輕或重,反復多端,至今仍有寒熱,胸痞納少,右足跨隱隱作痛,並無腫脹,經脈失於榮養,猶有外瘍之慮。刻診脈象左細數,右弦數。是陰氣不足,五液皆虧之症,徒治寒熱無益也。擬用仲景法,以冀輕減。
中生地,麥冬,火麻仁,石斛,炙草,蒺藜,二泉膠,延胡,川貝,生穀芽,茯苓,玄參,霜桑葉,冬瓜仁,花粉,二稻葉
改方:去冬瓜仁、花粉、桑葉、稻葉,加沉香、女貞子、冬朮、蓮肉、紅棗、茯神
白話文:
這位病人病了已經五十天,症狀時輕時重,反覆不定,直到現在還持續發燒、胸悶食慾不佳,右腿膝蓋隱隱作痛,但沒有腫脹,說明經脈失養,還有可能產生外傷。現在脈象左手細數,右手弦數,說明陰氣不足,五液都虧損,單純治療寒熱無濟於事。打算用仲景的方法,希望能減輕病情。
處方:生地、麥冬、火麻仁、石斛、炙草、蒺藜、二泉膠、延胡、川貝、生穀芽、茯苓、玄參、霜桑葉、冬瓜仁、花粉、二稻葉。
修改處方:去掉冬瓜仁、花粉、桑葉、稻葉,加入沉香、女貞子、冬朮、蓮肉、紅棗、茯神。
(案9)包,左。暑熱鬱蒸,灼熱頗重,傷及陽氣,是以百節乏力也,以脈來洪大搏數知之。
熟石膏,知母,淡芩,茯苓,枳殼,花粉,象貝母,焦梔,六一散,橘紅,採芸曲
(案10)顧,右。濕溫夾斑帶疹,裡外熱灼,適逢經至,須防熱入血室,時欲嘔惡,大便溏薄,症勢非輕,切勿泛視。前所服藥,清滋太早,試問所積濕邪,從何退解乎。姑擬一方,以望漸輕為吉。
藿香,佩蘭,杏仁,淡芩,大豆卷,連翹,薄荷,赤苓,豬苓,澤瀉,冬桑葉,菊花,蘆根,六一散,白扁豆花
白話文:
(案9)患者左側身體疼痛,暑熱鬱積導致身體灼熱,陽氣受傷,所以四肢百骸乏力,脈象洪大而數,由此可知。藥方:熟石膏、知母、淡芩、茯苓、枳殼、花粉、象貝母、焦梔、六一散、橘紅、採芸曲。
(案10)患者右側身體疼痛,濕溫夾雜斑疹,裡外熱灼,正值經期,需防範熱邪侵入血室,時常想嘔吐,大便溏薄,症狀嚴重,不可輕視。之前服用的藥物清熱滋陰過早,請問積滯的濕邪如何消退呢?姑且擬定一方,希望病情能逐漸減輕。藥方:藿香、佩蘭、杏仁、淡芩、大豆卷、連翹、薄荷、赤苓、豬苓、澤瀉、冬桑葉、菊花、蘆根、六一散、白扁豆花。
(案11)印,左。前投辛涼之屬,赤疹隱隱,達而未清,得汗頗暢,而畏寒灼熱未罷,脈左弦數,右洪數。此邪滯交黏所致。擬涼以解之,清以化之。
鮮石斛,鮮沙參,花粉,熟石膏,淡芩,枳實,檳榔,瓜蔞仁,玄明粉,丹皮,蟬衣,薄荷,羚羊角,連翹,六一散
(案12)徐,左。風溫挾濕,寒熱有汗不解,神識時明時昧,語言無序,咳嗽,痰黏不爽,春邪已得透達,但里濕未化,鬱而成熱,熱灼不已,將有化燥發痙之變。刻下大便由瀉轉痢,乃協熱下泄也。診脈弦數而洪,口渴多飲,所可畏者,其邪有內陷之險。肝風一熾,陰氣隨竭矣。
白話文:
病人印,左側身體有病。之前用辛涼藥物治療,紅疹隱隱約約,雖然有些消退但還沒完全好,出汗比較暢通,但怕冷發熱還沒停,脈象左側弦而數,右側洪而數。這是邪氣停滯交纏黏住造成的。想用涼藥來解毒,清熱藥來化解。
處方:鮮石斛、鮮沙參、花粉、熟石膏、淡芩、枳實、檳榔、瓜蔞仁、玄明粉、丹皮、蟬衣、薄荷、羚羊角、連翹、六一散。
病人徐,左側身體有病。風溫夾雜濕氣,寒熱交替伴有汗出不解,神志時而清醒時而昏迷,言語無序,咳嗽,痰液黏稠不易咳出。春季的邪氣已經透入體內,但內裡的濕氣還沒有化解,鬱積成熱,熱氣灼燒不已,將會演變成燥熱發痙。現在大便從瀉轉為痢,是熱氣下泄造成的。脈象弦而數又洪大,口渴多飲,要擔心的是邪氣有內陷的危險。肝風熾盛,陰氣將會隨之耗竭。
閱前方大致不差,其恙正在鴟張,是以未能驟致耳。姑擬甘涼清泄並理,俟其熱退神安,方許無事。錄方以候主裁。
羚羊角,淡黃芩,朱茯神,焦茅朮,綠升麻,煅牡蠣,真川貝,小毛連,甘草,石決明,甘菊花,大連翹,採芸曲,苡仁,鬱金,竹心,燈草(辰染),
(案13)崔,左。病由傷寒直中太厥二陰,於昨晚驟見腹中大痛,汗泄太多,角弓反張,不省人事,兩脈弦勁,舌苔白黃。據症脈,實為險惡,勉擬一方,以冀萬一之幸。
白話文:
病人目前狀況大致良好,只是病情仍在發展,所以還不能馬上斷定。我初步擬定一個甘涼清泄並理的藥方,等病人的發熱退去,精神恢復正常,應該就沒事了。我已將藥方寫下來,請您定奪。
藥方:羚羊角、淡黃芩、朱茯神、焦茅朮、綠升麻、煅牡蠣、真川貝、小毛連、甘草、石決明、甘菊花、大連翹、採芸曲、苡仁、鬱金、竹心、燈草(辰染)
另外,崔先生的病是因傷寒直中太厥二陰而致,昨晚突然出現腹痛、汗出過多、角弓反張、神志不清,脈象弦緊,舌苔白黃。根據症狀和脈象來看,情況十分危急,我勉強開了一個藥方,希望能有一線生機。
羚羊角,製半夏,新會皮,連翹,石決明,焦白朮,炙草,白茯苓,玄參,石菖蒲,真川貝,池菊花,竹二青
(案14)朱,左。伏邪積滯蘊結陽明,迄今兩候,漸已化火,劫爍津液,熱甚於里,舌紅苔灰滿布,語言錯亂,中脘按之痞滿,脈形弦數,右大於左。邪火充斥,勢若燎原,慎防風動痙厥變幻。錄方候正。
烏犀尖(五分),鮮生地(一兩),粉丹皮(一錢半),知母(二錢),生石膏(四錢),連翹(勿去心,三錢),赤芍(一錢半),朱茯神(三錢),全瓜蔞(四錢),枳實(生切,一錢半),益元散(包,三錢),茅蘆根(各一兩)
白話文:
患者陽明經脈積熱,已持續兩候,熱邪日益加劇,耗損津液,舌頭紅腫,苔灰厚滿,言語不清,中脘按壓感覺痞滿,脈象弦數,右側比左側更強。熱邪熾盛,如同烈火燎原,要小心防風,避免發生痙攣抽搐。
治療方法:烏犀尖五分,鮮生地一兩,粉丹皮一錢半,知母二錢,生石膏四錢,連翹三錢(不去心),赤芍一錢半,朱茯神三錢,全瓜蔞四錢,枳實(生切)一錢半,益元散三錢,茅蘆根一兩。
(案15)沙,左。伏邪壯熱兩候,轉為寒熱如瘧,但熱來頗重,且熱長退短,大汗而熱不減,如是者又十日矣。刻診脈浮弦數硬,右手欠暢,舌苔白濁兼黃,根中焦灰,尖色紅絳,唇焦乾板。此腑中積熱留戀,蒸蘊燔灼,熱邪由腑涉經,故外見瘧狀,其熱仍蘊於腑,內擾於營,故熱重時神清,不清時而且肢指蠕動,漸有風痙之兆。病將一月,氣液被傷已甚,而邪積膠結不化,深恐邪戀正虛,致生變態。
擬方速與疏腑泄熱,兼以清營養胃,冀其積熱下行,庶幾熱勢漸平。錄方候正。
枳實(元明粉六分化水磨沖),檳榔,廣鬱金,淡芩,知母,蔞皮仁,鮮石斛,洋參,鮮生地,連翹心,生錦紋,竹茹,茅根肉,粉丹皮
白話文:
病人左邊身體出現問題,起初是邪氣入侵導致高燒,後來轉變成寒熱交替,像瘧疾一樣,但發熱時症狀很重,而且發熱時間長,退熱時間短,大量出汗卻無法退燒,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十天了。檢查脈象,發現浮而弦,數而硬,右手脈象不暢,舌苔白濁兼黃,舌根發灰,舌尖紅絳,嘴唇乾燥且硬。這說明病人腑臟積熱未清,熱氣蒸騰灼燒,熱邪從腑臟蔓延到經絡,所以表現出像瘧疾一樣的症狀。但熱邪仍然積聚在腑臟,擾亂營氣,所以發熱時神志清醒,不清醒時則四肢手指顫動,逐漸有風痙的徵兆。病程已經一個月,氣血津液受損嚴重,而邪氣積聚凝結不化,擔心邪氣纏綿,正氣虛弱,導致病情變化。
打算開方藥物,快速疏通腑臟,泄去熱邪,同時滋陰清熱,養護脾胃,希望積熱下行,熱勢逐漸平息。記錄藥方,觀察病情變化。
處方藥物:枳實(用元明粉研磨成粉,六分加水沖服)、檳榔、廣鬱金、淡芩、知母、蔞皮仁、鮮石斛、洋參、鮮生地、連翹心、生錦紋、竹茹、茅根肉、粉丹皮。
(案16)唐,左。伏邪挾積,留戀經旬,灼熱有汗不解,入夜轉甚,間有神昏譫語,口渴引飲,脘痛拒按,大便解而不多,脈象兩手弦洪,尺部較甚,舌苔光絳,中罩灰。症屬邪積內阻,濕熱上蒙,防其邪陷心營生變。茲姑擬宣邪化熱,通腑泄濁,俟其輕減,方可著手。錄方候正。
鮮石斛,玉泉散,連翹,玉金,知母,杏仁,淡芩,茯神,川貝母,青蒿,苡米,枳實,瓜蔞皮,二稻葉
(案17)丁,右。伏邪旬日,寒熱往來,有日重日輕之勢,熱不分清,心胸煩灼,脘悶氣逆,上升欲嘔,脈右大於左,經汐不期適至,甫經四日不斷,乃血室空虛,恐邪熱內陷。擬河間分泄三焦,冀准瘧則輕。
白話文:
唐朝病人,左側。邪氣積聚,停留十多天,發燒出汗不止,夜間更嚴重,偶爾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,口渴想喝水,胃脘疼痛按之拒按,大便通暢但量不多,脈象兩手弦緊有力,尺部更甚,舌苔光紅,中間覆蓋著灰白色苔。這是邪氣積聚內阻,濕熱上犯的表現,要預防邪氣侵入心包營氣造成變化。現階段先用藥物宣散邪氣,化解熱邪,通暢腑氣,瀉去濁氣,等病情減輕後,再根據情況制定治療方案。方劑如下:鮮石斛、玉泉散、連翹、玉金、知母、杏仁、淡芩、茯神、川貝母、青蒿、苡米、枳實、瓜蔞皮、二稻葉。
丁朝病人,右側。邪氣停留十天,寒熱交替,有時重有時輕,熱症不明顯,心胸煩躁灼熱,胃脘悶脹氣逆,向上涌想嘔吐,右脈比左脈強勁,經期不規律,連續四天未停,這是血虛所致,擔心邪熱內陷。擬用河間醫家分泄三焦的方法,希望能控制瘧疾的發作。
製半夏,生石膏(薄荷五分同打),知母,桂枝,新會皮,赤豬苓,益元散,枳實,赤芍,藿香,白蔻仁,竹二青,鮮稻漿
(案18)郁,右。伏邪深邃,欲達不宣,繼復受痧穢,交相為病,先見噁心嘔吐,下見洞泄,中宮隔拒,此邪與食滯使然。是症名曰霍亂,乃霍然撩亂之謂,當以正氣撤邪,其病自退。今視前方用白虎與瀉心並進,雖無大錯,未免其邪早被遏抑,蒸騰變幻,無有已時耳。
再閱後方,用溫中逐穢之屬,正合其宜,而仍未見效者,以經水乍過,血室已虛,不能使邪外出也。刻診脈左搏數,右濡數,舌白滿布,嘔瀉減而未罷。仍宜溫以降之,苦以泄之,芳香以逐之,冀其微效為吉。錄方候正。
白話文:
製半夏、生石膏、薄荷、知母、桂枝、新會皮、赤豬苓、益元散、枳實、赤芍、藿香、白蔻仁、竹二青、鮮稻漿等藥材,用於治療霍亂。患者症狀為噁心嘔吐、腹瀉、中氣不足,此乃邪氣與食積共同導致。雖然白虎湯與瀉心湯可以抑制邪氣,但容易導致邪氣鬱積,難以消散。溫中逐穢的藥物更適合此症,但由於患者經期剛過,血虛難以驅邪,因此效果不佳。現在患者脈搏左邊搏數,右邊濡數,舌苔白厚,嘔瀉減輕但未完全消失,應溫和地疏導邪氣,以苦寒泄熱,芳香化濁,期待病情緩解。
制川樸,淡芩,杏仁,連翹,枳實,大腹皮,蔻殼,香薷,赤茯苓,六一散,焦茅朮,萊菔子,佩蘭葉,竹二青,燈心
(案19)張,右。兩進涼解達邪,甫出汗而欲小解,汗即縮,疹亦未布,是邪欲出不達,肌膚燔灼如前,脈象左大於右,浮部多數,舌紅,微起白苔。兩陽邪火猶熾,仍望表出汗透,疹布為佳。
牛蒡子,黑山梔,淡豆豉,連翹殼,粉丹皮,鮮生地,鮮沙參,赤芍,白薇,荊芥穗,白杏仁,蟬衣,茅蘆根
白話文:
川樸、淡芩、杏仁、連翹、枳實、大腹皮、蔻殼、香薷、赤茯苓、六一散、焦茅朮、萊菔子、佩蘭葉、竹二青、燈心。
患者張某,右側身體不適。經治療後,已經開始退燒解表,並且微微出汗,想小便,但汗液很快便收縮,疹子也沒有全部長出來,這是邪氣想要發散卻無法透出,肌膚依然灼熱如前,脈象左邊大於右邊,浮脈比較多,舌頭紅,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白苔。體內陽氣過盛,邪火未除,還是需要繼續發汗,疹子完全發出才是最佳狀態。
治療方劑:牛蒡子、黑山梔、淡豆豉、連翹殼、粉丹皮、鮮生地、鮮沙參、赤芍、白薇、荊芥穗、白杏仁、蟬衣、茅蘆根。
(案20)汪,右。暑濕熱鬱於三焦,瀰漫不已,寒熱微汗,將及一句,其邪未曾透達,有熱入血室之險,是以晝則明瞭,夜則譫語耳。茲診脈形細數,舌白微黃,而津液全涸。陰氣先已告竭,則陽光隨之獨熾。據症合脈,頗為重候,宜慎之。
鮮石斛(六錢),鮮生地(六錢),淡豆豉(一錢半),軟柴胡(炒,五分),黑山梔(三錢),肥知母(一錢半),淡黃芩(一錢半),軟白薇(一錢半),大連翹(三錢),金銀花露(沖,一兩),真川貝母(一錢半),炙甘草(三分),白茯苓(一錢半),廣玉金(一錢半),活水蘆根(一兩),竹葉(五十片),燈心(三十寸),
白話文:
患者右邊身體有問題,暑濕熱氣困在三焦經脈,久久不散,身體時而發冷時而發熱,微有汗出,眼看就要昏迷,但邪氣尚未完全透出,有熱邪入侵血脈的危險。因此白天清醒,晚上則會說胡話。診脈細數,舌苔白中略黃,津液枯竭。陰氣已耗盡,陽氣便獨自旺盛。根據症狀和脈象判斷,情況相當嚴重,需要謹慎治療。
藥方:鮮石斛六錢,鮮生地六錢,淡豆豉一錢半,炒軟柴胡五分,黑山梔三錢,肥知母一錢半,淡黃芩一錢半,軟白薇一錢半,大連翹三錢,金銀花露一兩沖服,真川貝母一錢半,炙甘草三分,白茯苓一錢半,廣玉金一錢半,活水蘆根一兩,竹葉五十片,燈心三十寸。
又:前進養陰增液之屬,熱灼漸退,已得松機,入暮亦能清了,但裡熱仍然熾甚,小腸丙火乘濕熱交蒸,是以小溲短赤,不時煩躁,乃暑症之故態也。診脈較前略和,舌津漸回。再能清以化之,可臻佳境。
鮮生地(六錢),鮮石斛(六錢),細川連(五分),淡黃芩(一錢半),黑山梔(三錢),赤茯苓(三錢),潼木通(一錢),六一散(三錢),連翹殼(二錢),象貝母(三錢),瓜蔞皮(三錢),甘菊花(一錢半),淨鉤鉤(後下,三錢),活水蘆根(五錢),竹葉(五十片),燈心(三十寸),
又:脈象較前已和,胃液亦能漸蘇,夜臥頗安,皆屬佳兆。再能調理得宜,可望痊愈。
白話文:
患者目前陰液有所補充,熱症逐漸消退,已稍有好轉,入夜也能清涼舒適,但體內熱氣仍舊旺盛,小腸火熱遇濕熱交蒸,因此小便短赤,時常煩躁不安,這些都是暑症的典型表現。脈象比之前略微平和,舌苔也慢慢恢復濕潤。只要再繼續清熱化燥,就能達到最佳狀態。
藥方:鮮生地六錢,鮮石斛六錢,細川連五分,淡黃芩一錢半,黑山梔三錢,赤茯苓三錢,潼木通一錢,六一散三錢,連翹殼二錢,象貝母三錢,瓜蔞皮三錢,甘菊花一錢半,淨鉤鉤(後下)三錢,活水蘆根五錢,竹葉五十片,燈心三十寸。
患者脈象比之前已趨平和,胃口也逐漸恢復,夜間睡眠安穩,這些都是良好的徵兆。只要繼續調理得當,就能期待痊癒。
川石斛三錢),鮮沙參六錢),大麥冬去心,一錢半),天花粉三錢),肥知母一錢半),生熟穀芽各三錢茯苓(三錢),炙甘草三分),大連翹一錢半),焦白朮(一錢半),女貞子炒,三錢),白薇須一錢半),枇杷葉露沖,一兩),蘆根去節,一兩)
白話文:
川石斛三錢,鮮沙參六錢,大麥冬去心一錢半,天花粉三錢,肥知母一錢半,生熟穀芽各三錢,茯苓三錢,炙甘草三分,大連翹一錢半,焦白朮一錢半,女貞子炒三錢,白薇須一錢半,枇杷葉露沖一兩,蘆根去節一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