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旌孝堂醫案》~ 二十九、崩帶血淋
二十九、崩帶血淋
1. 二十九、崩帶血淋
(案1)肝脾不和,任帶交傷,濕熱內蘊,於是天癸應竭不竭,反而妄行,帶下不已,氣味腥臭,少腹作痛,延經年餘,脈弦而滑,再延防崩。
貫仲(二錢),地榆炭(三錢),煨白芍(三錢),廣橘皮絡(各八分),製半夏(二錢),雲茯苓(三錢),冬桑葉(一錢五分),粉丹皮(一錢五分),川萆薢(二錢),甘草梢(七分),晚蠶沙(一錢五分),木芙蓉(一錢五分),紅白雞冠花(二錢),蔞霜(八分)
(案2)肝膽不和,郁痰內擾,心悸頭眩,小溲淋血,大便不實,天癸先期,時形帶下,脈象弦數。擬方次第圖之。
抱木茯神,夜交藤,冬桑葉,粉丹皮,廣橘絡紅,製半夏,蔞霜,益元散,小薊根,西琥珀,燈心(薪)
天癸已調,擬方進步圖之。
大小薊根,白茅根,四制於術,廣橘皮絡,製半夏,木茯苓神,蔞霜,木防己,首烏藤,黃鬱金,煅赭石,燈心
白話文:
【案例一】 患者肝脾運作不協調,導致任脈與帶脈受損,體內濕熱積聚。本該停止的月經卻不停止,反而異常出血,白帶持續不斷,且帶有腥臭味道,下腹部還會感到疼痛,此狀況持續了一年多。其脈象呈現弦滑,有崩漏之虞。
處方如下: 杜仲(六克)、地榆炭(九克)、炒白芍(九克)、廣陳皮絡(各約三克)、製半夏(六克)、雲茯苓(九克)、冬桑葉(約四點五克)、粉丹皮(約四點五克)、川萆薢(六克)、甘草梢(約二點一克)、晚蠶沙(約四點五克)、木芙蓉(約四點五克)、紅白雞冠花(六克)、蔞霜(約三克)。
【案例二】 患者肝膽運作不協調,體內痰濕困擾,出現心悸、頭暈、小便出血、大便不成型、月經提前、白帶等症狀,其脈象顯示弦數。將依序開立藥方進行治療。
處方如下: 茯神、夜交藤、冬桑葉、粉丹皮、廣陳皮絡紅、製半夏、蔞霜、益元散、小薊根、西琥珀、燈心。
待患者月經調節後,將進一步調整藥方。
處方如下: 大小薊根、白茅根、四制於術、廣陳皮絡、製半夏、木茯苓神、蔞霜、木防己、首烏藤、黃鬱金、煅赭石、燈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