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旌孝堂醫案》~ 二十七、瘧疾 (1)
二十七、瘧疾 (1)
1. 二十七、瘧疾
(案1)㾬瘧後失調,致成瘧母,肝腎交虧,間或遺泄,面色無華,少腹膨脹,得大便方解,脈弦細而澀。再延防成脹滿。
野於術,制附片,雲茯苓神,製半夏,吳萸,漢防己,通絡散,白蔻花,省頭草,腹皮絨,川萆薢,雞內金,蠶沙
(案2)邪客太陰,致成瘧疾,左脅下已有瘧母,胸次痞塞,肝脾不和,症屬顯然,脈來弦滑。擬方先治中宮。
野於術,雲茯苓,乾薑,制附片,廣橘皮絡,製半夏,黃鬱金,香蘇莖,川雅連,砂仁殼,雞內金,淡姜渣
白話文:
(案1)瘧疾發作後身體失調,導致形成瘧母,肝腎氣血不足,偶爾會出現遺精,臉色蒼白無光,小腹脹滿,只有排便後才會緩解,脈象弦細而澀。如果繼續拖延,就會發展成脹滿。
治療方法:用茯苓、半夏、吳萸、防己、白蔻花、省頭草、腹皮絨、川萆薢、雞內金、蠶沙等藥物,調理肝腎,通絡散結。
(案2)邪氣入侵太陰經,導致瘧疾發作,左脅下已經形成瘧母,胸部感到悶塞,肝脾不和,症狀很明顯,脈象弦滑。治療方案:先治療脾胃,以改善中焦運化功能。
治療方法:用茯苓、乾薑、制附片、橘皮、製半夏、黃鬱金、香蘇莖、川雅連、砂仁殼、雞內金、淡姜渣等藥物,溫中散寒,理氣化痰。
(案3)瘧久脾胃受傷,濕痰困中,遂令脘腹作痛,心悸面黃,噦吐酸水,脈象弦細。防成反胃。
吳萸,製半夏,蘇莖,黃鬱金,制附片,雲茯苓,九制於術,橘皮絡,防己,淡姜渣,秫米,又加白蔻殼、明天麻、白蒺藜
丸方:九制於術(三錢),雲茯苓(二兩),制附片(一兩),蘇莖(七錢),雞內金(二十五具,炙),橘皮絡(各八錢),製半夏(一兩五錢,薑汁炒),防己(八錢),砂仁殼(一兩五錢),吳萸(八錢),白蔻殼(一兩五錢),白蒺藜(一兩五錢),冬瓜瓣(一兩五錢),省頭草(一兩五錢),烏飯葉(一兩)
白話文:
長期瘧疾導致脾胃受損,濕痰停滯在體內,造成脘腹疼痛、心悸、面黃、噁心嘔吐酸水,脈象弦細。要預防反胃的發生。
藥方:九制於術、雲茯苓、制附片、蘇莖、雞內金、橘皮絡、製半夏、防己、砂仁殼、吳萸、白蔻殼、白蒺藜、冬瓜瓣、省頭草、烏飯葉。
上為末,用荷筋四兩,秫米三合,共煎湯泛丸。
(案4)寒瘧邪伏陰陽二維,三、四、七、八月但寒不熱,已七載,今秋七月,外邪內侵,遂令寒熱交作,甚則一日兩次,得汗乃解,脈象弦澀。根蒂已深,非徐圖不可。
柴胡(八分),制烏頭(一錢),雲茯苓(三錢),製半夏(二錢),漢防己(八分),橘皮絡(各七分),甘葛(一錢五分),砂仁(七分),絡石藤(一錢五分),絲瓜絡(一條)
(案5)溫邪化瘧已經三月,脈象弦數。久延非宜。
白話文:
把荷葉筋四兩和秫米三合一起煎煮成湯,然後做成丸子。
(案4)寒瘧的邪氣潛伏在陰陽兩維,在三、四、七、八月時,只有寒症沒有熱症,已經持續七年的時間。今年秋天七月,外邪入侵體內,導致寒熱交替出現,嚴重時一天發作兩次,出汗後才能緩解,脈象弦澀。病根已經很深,不能急於求成,必須慢慢調理。
用柴胡八分,製烏頭一錢,雲茯苓三錢,製半夏二錢,漢防己八分,橘皮絡和甘葛各七分,砂仁七分,絡石藤一錢五分,絲瓜絡一條。
(案5)溫邪化成的瘧疾已經持續了三個月,脈象弦數。拖延下去不是辦法。
柴胡,川桂枝,製半夏,大白芍,新會皮,川樸頭,黃鬱金,赤苓,枳殼,六和曲,甘草,枇杷葉
(案6)痎瘧兩月有餘,現加客感,又患滯下。擬方速解乃吉。
倉廩湯
(案7)瘧後失調,氣血交虧,濕痰下注,故小溲帶濁而痛,天癸數月不至,脈象弦數。擬方徐圖之。
石葦,川萆薢,晚蠶沙,益元散,車前子,當歸,大白芍,橘皮絡,茯苓神,柴胡,鱉甲,西毛珀,燈心,又加桑葉、丹皮、冬瓜仁
白話文:
柴胡、桂枝、製半夏、白芍、新會皮、川樸頭、黃鬱金、赤苓、枳殼、六和曲、甘草、枇杷葉。
病人已經發瘧疾兩個多月了,現在又加上了外感,還伴有下焦濕滯。需要迅速用藥解毒,才能吉利。
倉廩湯
病人瘧疾之後身體失調,氣血虧損,濕痰下注,所以小便混濁疼痛,月經也停了幾個月,脈象弦數。需要慢慢調理。
石葦、川萆薢、晚蠶沙、益元散、車前子、當歸、大白芍、橘皮絡、茯苓神、柴胡、鱉甲、西毛珀、燈心,再加上桑葉、丹皮、冬瓜仁。
再診:加竹葉、木通、省頭草,減茯神、冬瓜仁、桑葉、粉丹皮
丸方:雲茯苓神(一兩五錢),醋炒柴胡(六錢),當歸(一兩五錢),大白芍(一兩),冬瓜瓣(一兩五錢),粉甘草(七錢),飛滑石(一兩五錢),車前子(五錢,酒炒),川萆薢(一兩),橘皮絡(各八錢),西毛珀(一錢五分),晚蠶沙(一兩五錢)
上為末,用燈心三錢、淡竹葉五十片,煎湯泛丸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個中醫處方,包含了兩部分內容:
- 再診處方: 指的是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,對原來的處方進行調整。這次調整是增加了竹葉、木通、省頭草三味藥,同時減少了茯神、冬瓜仁、桑葉、粉丹皮四味藥。
- 丸方: 指的是醫生開的藥丸方劑,詳細列出了藥材種類和用量。方劑中包括雲茯苓、柴胡、當歸、大白芍、冬瓜瓣、甘草、滑石、車前子、川萆薢、橘皮絡、西毛珀、晚蠶沙等12味藥材。最後說明將這些藥材研成粉末,用燈心和淡竹葉煎湯,然後將藥粉加入湯液中,製成藥丸服用。
(案8)三日瘧當期,服方。
鮮首烏(四錢),歸身(一錢五分),南沙參(三錢),熟附片(七分),廣橘皮(一錢五分,鹽水炒),製半夏(一錢五分),雲茯苓(三錢),吉安烏梅(二枚),甘草(五分),生薑(二片),小紅棗(三個)
間日服代參丸三錢,開水下。
(案9)始患痰瘧,繼成三陰錯雜無定。擬方善為圖之。
野於術,制附片,雲茯苓,製半夏,陳橘皮,太原甘草,煨姜,小紅棗
代參丸三錢、鱉甲煎丸七分,開水下。
白話文:
患上三天發作一次的瘧疾,當發病期服用以下藥方:鮮首烏四錢、歸身一錢五分、南沙參三錢、熟附片七分、廣橘皮一錢五分(用鹽水炒)、製半夏一錢五分、雲茯苓三錢、吉安烏梅二枚、甘草五分、生薑二片、小紅棗三個。每隔一天服用代參丸三錢,用開水送服。
若剛開始是痰瘧,後來發展成三陰錯雜,無規律發作,則可考慮服用以下藥方:野於術、制附片、雲茯苓、製半夏、陳橘皮、太原甘草、煨姜、小紅棗,並配合代參丸三錢、鱉甲煎丸七分,用開水送服。
(案10)瘧久脾虛,已有瘧母,刻下兼感風邪,頭面浮腫,暫擬方治。
蘇葉子,防風,杏仁,川樸,廣皮,苓皮,五加皮,制茅朮,生薑皮
太無神功散每早一錢五分,用柴胡七分(醋炒)、鱉甲三錢(酒炙)、青皮七分(醋炒),煎湯和服。
鱉甲煎丸每早七分,用陳橘皮三分,泡湯下,與前散間服。
白話文:
藥物
蘇葉、防風、杏仁、川樸、廣皮、苓皮、五加皮、制茅朮、生薑皮
方劑
- **太無神功散:**每日早起服用一錢五分,用柴胡七分(醋炒)、鱉甲三錢(酒炙)、青皮七分(醋炒)煎湯服用。
- **鱉甲煎丸:**每日早起服用七分,用陳橘皮三分,泡湯服用,與太無神功散交替服用。
外貼硇砂八反膏。
(案11)瘧延月餘,加以風邪犯肺,肝氣橫逆,遂咳逆不已,左肋作痛,面浮肢腫,脘膨腹脹,臥難右側,深患喘厥。
香附米,旋覆花,製半夏,廣橘皮絡,雲茯苓神,蘇旁枝,杏仁泥,舒肝散,防己,宣木瓜,降香屑,枇杷葉,銀杏葉,川樸,五味子
白話文:
外敷硇砂八反膏。
(案11) 瘧疾持續一個多月,又加上風寒入侵肺部,肝氣逆上,導致咳嗽不止,左邊肋骨疼痛,臉部浮腫,四肢水腫,腹部脹滿,難以側卧,嚴重喘息昏厥。
藥方: 香附米、旋覆花、製半夏、廣橘皮、雲茯苓、蘇葉、杏仁泥、舒肝散、防己、宣木瓜、降香屑、枇杷葉、銀杏葉、川樸、五味子。
諸恙已解,惟咳逆未已,腫脹未消。
前方加黃鬱金,減香附、木瓜、舒肝散
(案12)瘧延月餘,傷食復作,足腫腹脹,防成瘧膨。
柴胡,川樸,草果霜,海南子,廣皮,南沙參,冬朮,茯苓皮,甘草,烏梅,生薑,小紅棗
河、井水各半煎,露一宿服。
白話文:
病人情況
各種病症已經解除,只剩下咳嗽和逆氣還沒好,腫脹也未消退。
藥方調整
前方藥方中,增加黃鬱金的份量,減少香附、木瓜和舒肝散的用量。
案例12
瘧疾已經持續一個多月,患者又因傷食而導致病情加重,出現足腫腹脹,擔心會發展成瘧疾膨脹。
藥方
柴胡、川樸、草果霜、海南子、廣皮、南沙參、冬朮、茯苓皮、甘草、烏梅、生薑、小紅棗。
煎藥方法
用河水和井水各一半煎藥,放置露水一夜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