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旌孝堂醫案》~ 十七、盤腸氣

回本書目錄

十七、盤腸氣

1. 十七、盤腸氣

(案1)盤腸氣痛,痛甚防厥逆。

天台烏藥,延胡索,香附米,川鬱金,宣木瓜,廣橘皮絡,製半夏,赤苓,大白芍,降香屑,盤香頭,香蘇莖

(案2)痛在腸間,勢不可耐,盤腸氣症,勢防厥逆。

天仙藤,臺烏藥,香蘇莖,川樸,香附米,川鬱金,延胡索,肉桂子,砂仁,金橘葉,盤香頭

外用炒鹽布包揉熨。

又診:加青皮絡、麥穀芽

三診:煨白芍,炙甘草,制附片,安桂心,香附米,蘇莖,橘皮絡,砂仁,吳萸,香櫞皮,淡姜渣,又加廣木香、小茴香

四診:雲茯苓,川樸,蘇莖,陳橘皮,製半夏,附片,肉桂子,吳萸,廣木香,香附米,延胡索,西砂仁,佩蘭葉,淡姜渣

外:溫白丸每晨服五粒,津液送下。溫脾丸每晨服三錢開水下。

上兩丸間服,又加味枳朮丸、加味四七丸各一錢五分。

又,附子理中丸(一錢五分),當歸拈痛丸(一錢)

又,外用暖臍膏。

白話文:

【十七、腸絞痛】

案例一:遇到腸絞痛的情況,疼痛劇烈時要預防可能出現的氣血逆亂。

治療使用的藥物包括:天台烏藥、延胡索、香附米、川鬱金、宣木瓜、廣橘皮絡、製半夏、赤苓、大白芍、降香屑、盤香頭和香蘇莖。

案例二:腸部的疼痛讓人難以忍受,這種腸絞痛的情況,必須要注意防止氣血逆亂。

治療使用的藥物有:天仙藤、天台烏藥、香蘇莖、川樸、香附米、川鬱金、延胡索、肉桂子、砂仁、金橘葉和盤香頭。此外,還可以使用熱鹽包裹在布袋中,然後對患處進行揉搓和熨敷。

後續診療中,醫生又加入了青皮絡和麥穀芽。

第三次診療時,藥物調整為:煨白芍、炙甘草、制附片、安桂心、香附米、蘇莖、橘皮絡、砂仁、吳萸、香櫞皮、淡姜渣,並額外添加了廣木香和小茴香。

第四次診療時,藥物組合為:雲茯苓、川樸、蘇莖、陳橘皮、製半夏、附片、肉桂子、吳萸、廣木香、香附米、延胡索、西砂仁、佩蘭葉和淡姜渣。

外部治療上,每天早上服用五粒溫白丸,用津液送服。每天早上再服用三錢的溫脾丸,用開水吞服。

這兩種藥丸交替服用,同時,加味枳朮丸和加味四七丸每次各服一錢五分。

另外,還會服用附子理中丸(一錢五分)和當歸拈痛丸(一錢)。

另外,還會使用暖臍膏作為外部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