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旌孝堂醫案》~ 十五、噎膈、反胃
十五、噎膈、反胃
1. 十五、噎膈、反胃
(案1)肝氣不降,肺氣不升,升降失常,氣與痰搏,食入作阻,甚則噦吐飲食,脘腹時痛,脈象弦澀。再延防神思間病。
明天冬,貢阿膠,大白芍,川百合,乾薑,五味子,細辛,海粉,橘皮絡,製半夏,雲茯苓,煅赭石,枇杷葉,伏龍肝
(案2)肝厥犯胃,濕痰困中,脘痛噦吐,食入反出,脈象弦細而滑。擬方徐圖。
開口吳萸,四制於術,制附片,雲茯苓,製半夏,廣橘皮絡,川鬱金,代赭石,降香屑,伏龍肝
(案3)命火、脾陽不振,水飲伏胃,嘔吐涎沫,甚則食入反出,脈象沉弦。擬方獲效乃吉。
四制於術,熟附片,川樸花,廣橘皮絡,製半夏,雲茯苓,開口吳萸,蘇莖,川鬱金,川貝母,降香屑,伏龍肝,雞內金,冬瓜仁
(案4)火不生土,木來侮土,土不制水,水飲停中,於是噦吐並見,甚則食入反出,脈弦細而滑。症延三載,非徐圖不可。
天仙藤,漢防己,製半夏,蘇莖,白蔻花,川鬱金,老吳萸,熟附片,雲茯苓,廣橘皮絡,滌飲散,伏龍肝
(案5)肺氣不升,肝氣不降,氣與痰搏,升而不降,道路妨礙,食入覺阻,動輒嘔吐,脈象弦澀。關格之漸,擬方聊盡人力。
製半夏(七錢,薑汁炒),川貝母(一兩五錢),天門冬(二兩),川百合(一兩五錢),乾薑(一兩五錢),五味子(三錢),細辛(一錢五分),橘皮絡(各八錢),雲茯苓(一兩五錢),川鬱金(五錢),枇杷葉(一百片),綠海粉(一兩五錢),千捶木(八兩)
上藥用長流水入白蜜二兩,勺揚二百四十遍,浸透,熬取原汁,牡阿膠二兩收膏。每早三錢,晚二錢,開水和服。
(案6)肝氣橫逆,乘胃犯肺,脘中時痛,間作咳逆,營衛不和,為寒為熱,聲音不揚,向曾失血,脈弦細而數。延防成肺痿。
雲茯苓,代赭石,鹿角尖,橘皮絡,製半夏,粉甘草,黃鬱金,旋覆花,新絳,黑梔子,百藥煎,降香屑,千捶木
白話文:
[十五、吞嚥困難、食物逆流]
(案例1) 肝臟的氣息無法下降,肺部的氣息無法上升,導致身體氣息的正常升降失調,氣與痰相結,使得食物進入後會有阻塞感,嚴重時甚至會將食物嘔吐出來,腹部時常疼痛,脈象呈現弦澀。進一步防止精神思慮間的疾病發生。
隔日服用天冬,阿膠,白芍,百合,乾薑,五味子,細辛,海粉,橘皮,半夏,茯苓,赭石,枇杷葉,伏龍肝。
(案例2) 肝臟的氣息逆亂影響到胃部,濕痰困擾中焦,腹部疼痛並伴隨嘔吐,食物吃進去又吐出來,脈象呈現弦細且滑。計劃慢慢治療。
服用吳茱萸,於術,附片,茯苓,半夏,橘皮,鬱金,赭石,降香屑,伏龍肝。
(案例3) 生命活力和脾臟的陽氣衰弱,水分積聚在胃部,嘔吐唾液泡沫,嚴重時食物吃進去又吐出來,脈象深沉且弦。計劃治療以求效果。
服用於術,附片,樸花,橘皮,半夏,茯苓,吳茱萸,蘇莖,鬱金,貝母,降香屑,伏龍肝,雞內金,冬瓜仁。
(案例4) 火力無法滋養土地,木來欺侮土地,土地無法控制水分,水分在中焦停留,因此嘔吐同時出現,嚴重時食物吃進去又吐出來,脈象弦細且滑。病症持續三年,必須慢慢治療。
服用天仙藤,防己,半夏,蘇莖,蔻花,鬱金,吳茱萸,附片,茯苓,橘皮,飲散,伏龍肝。
(案例5) 肺部的氣息無法上升,肝臟的氣息無法下降,氣與痰相結,氣息上升卻無法下降,造成食物通道的阻礙,吃東西感覺到阻塞,輕易就會嘔吐,脈象呈現弦澀。這是逐漸發展的關格病狀,計劃盡力治療。
服用半夏(薑汁炒),貝母,天門冬,百合,乾薑,五味子,細辛,橘皮,茯苓,鬱金,枇杷葉,海粉,千捶木。將這些藥材與白蜜一起浸泡,然後熬煮成膏狀,每日早上服用三錢,晚上服用二錢。
(案例6) 肝臟的氣息橫逆,影響胃部和肺部,腹部時常疼痛,偶爾咳嗽,營衛不和,出現寒熱交替,聲音嘶啞,過去曾有出血情況,脈象弦細且數。防止發展成為肺痿。
服用茯苓,赭石,鹿角尖,橘皮,半夏,甘草,鬱金,旋覆花,新絳,梔子,百藥煎,降香屑,千捶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