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蓮舫醫案》~ 卷下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5)

1. 二十、股陰毒

(案1)左。股陰毒右面結核,按之作痛,步履皆為不利,屬氣痹凝痰,痰流於絡。治以疏和。

獨活,赤芍,竹瀝夏,淮膝,桑梗,歸尾,防己,萆薢,蠶沙,大力,天仙藤,新會,絲瓜絡

(案2)張,右,三十八。股陰毒潰膿孔深,筋絡先傷,半身抽搐疼痛。因瘡成病,氣逆汗多,心悸神疲,納微發嘔,大便失行。脈見濡細,勢防痙變。

洋參,木神,全福,米仁,川石斛,龍齒,川貝,淮麥,白芍,丹參,女珍,會紅,絲瓜絡

(案3)李,右,三十四。股陰高腫,將成流痰,脈見弦細。治以疏和。

當歸,竹三七,杏仁,寄生,生牛膝,仙鶴草,赤芍,瓦楞,防己,青皮,丹參,昆布,絲瓜絡,藕節

(案4)張,右,三十八。復:股陰外收未全,小便仍膿,防成小腸癰,急宜調護。

沙參,茯苓,白芍,川斛,料豆,米仁,牡蠣,會皮,女珍,敗醬草(三錢),川貝,草梢,藕節,絲瓜絡

白話文:

[二十、大腿內側疾病]

(案例1)某人左大腿內側出現類似結核的病竈,一觸碰就感到疼痛,連走路都變得困難。這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痰濕凝結,痰濕滲入經絡。治療上需用疏導和調和的方法。

藥方包含:獨活、赤芍、竹瀝夏、淮膝、桑梗、歸尾、防己、萆薢、蠶沙、大力、天仙藤、新會、絲瓜絡。

(案例2)張先生,三十八歲,右大腿內側病竈化膿,且病竈深達肌肉和神經,引發半身抽搐和劇烈疼痛。由於傷口惡化,出現呼吸困難、多汗、心悸、精神疲憊、食慾不佳、嘔吐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狀。從其細弱的脈象判斷,有轉變為嚴重疾病的風險。

藥方包含:洋參、木神、全福、米仁、川石斛、龍齒、川貝、淮麥、白芍、丹參、女珍、會紅、絲瓜絡。

(案例3)李先生,三十四歲,右大腿內側高度腫脹,有成為流動性膿腫的趨勢,脈象顯示弦細。治療上同樣需要疏導和調和。

藥方包含:當歸、竹三七、杏仁、寄生、生牛膝、仙鶴草、赤芍、瓦楞、防己、青皮、丹參、昆布、絲瓜絡、藕節。

(案例4)張先生,三十八歲,右大腿內側疾病尚未完全恢復,小便仍有膿液,有可能形成小腸炎,必須立即調整保養。

藥方包含:沙參、茯苓、白芍、川斛、料豆、米仁、牡蠣、會皮、女珍、敗醬草、川貝、草梢、藕節、絲瓜絡。

2. 二十一、膝眼癰

(案1)陶,左,十一。膝眼癰流膿鬱郁,治以和解。

潞黨參,當歸,茯苓,料豆,銀柴,生草,川石斛,青蒿子,新會,絲瓜絡,湘蓮肉(七粒)

復:膝眼癰流膿不止,因瘡發病,脈數將勞。

洋參,青蒿子,冬瓜子,連翹心,銀柴胡,蛤殼,象貝母,川石斛,生草,絲瓜絡

白話文:

【二十一、膝蓋部位的膿腫】

(案例1)陶先生,左膝蓋部位出現了持續流膿的膿腫,治療上採用調和的方法。

使用了潞黨參、當歸、茯苓、料豆、銀柴、生甘草、川石斛、青蒿子、新會陳皮、絲瓜絡、湘蓮子(七粒)等藥材進行治療。

然而,陶先生的膝蓋膿腫仍持續流膿,且病情是由傷口感染引起,脈搏頻率加快,有勞損之虞。

進一步的治療方案則改為西洋參、青蒿子、冬瓜子、連翹心、銀柴胡、蛤殼、象貝母、川石斛、生甘草、絲瓜絡等藥材。

3. 二十二、胃脘癰

(案1)陳,左,三十四。胃脘癰萬不可成,屬脫力觸穢而發。

香附,佩蘭,會皮,丹參,法半夏,小樸,建曲,羌活,枳殼,佛手,生苡,防風,絲瓜絡,荷梗

復:胃脘癰急圖消退。

香附,建曲,白芍,當歸,川楝,小樸,丹參,蘇梗,枳殼,米仁,茯苓,會皮,絲瓜絡,竹茹

白話文:

【二十二、胃部炎症】

(案例1)患者姓陳,左側,年齡三十四歲。胃部出現嚴重炎症,情況非常危急,似乎是因體力透支及受到感染所引起。

醫師採用以下藥物進行治療:香附、佩蘭、橘皮、丹參、制半夏、厚朴、建神曲、羌活、枳殼、佛手、薏苡仁、防風、絲瓜絡、荷梗。

後續處理:爲了使胃部炎症迅速消退,醫師調整了藥方如下:

香附、建神曲、白芍、當歸、川楝子、厚朴、丹參、蘇梗、枳殼、薏苡仁、茯苓、橘皮、絲瓜絡、竹茹。

4. 二十三、乳癰

(案1)右。乳癰蒸膿,色紅兼腫,脈浮舌白,並有表症,微寒微熱。治以疏和。

防風,大力,赤芍,青皮,荊芥,炙甲片,王不留行,生苡,薄荷,歸尾,生麥芽,會皮,藕節

白話文:

【二十三、乳腺炎】

(案例1)右側乳腺發炎化膿,皮膚呈現紅色且伴有腫脹,脈象浮而舌苔爲白色,同時出現像是輕微寒顫與低燒等體表症狀。治療上採取疏風解表及調和氣血的方法。

處方包括:防風、柴胡、赤芍、青皮、荊芥、炙鱉甲、王不留行、薏苡仁、薄荷、當歸尾、生麥芽、橘皮、藕節。這些藥材將用於調理病情。

5. 二十四、魚肚癰

(案1)範,左,四十二。魚肚癰恐變為爛疔腐化,有掌大之勢。

石決明,象貝,生草,地丁草,連翹,會皮,滑石,大力,花粉(三錢),忍冬藤,蘆根

白話文:

【案例24、魚肚癰】

這是一個名叫範,年齡四十二歲的病患的案例。他患有魚肚癰,病情嚴重到可能轉變成爛疔並導致組織壞死,情況嚴重到影響手掌大小的範圍。

治療用藥如下:石決明、象貝、生甘草、地丁草、連翹、陳皮、滑石、大力子、天花粉(分量為三錢)、忍冬藤和蘆根。

6. 二十五、子癰

(案1)左。腎囊腫痛,疝氣起因,將變子癰,形寒形熱,蒸膿之勢。脈息沉弦,治以疏和。

川楝,青皮,橘核,木香,赤芍,延胡,枳殼,蠶沙,大力,當歸,香附,炒桃仁,絲瓜絡

白話文:

【案例二十五、子癰】

病患左側有腎囊腫大且疼痛,此症狀起因於疝氣,若不治療恐將轉變為子癰。患者時而畏寒,時而發熱,顯示體內已有化膿趨勢。從脈搏診斷,發現其脈象呈現沉弦,故採用疏肝和胃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
藥方包含:川楝子、青皮、橘核、木香、赤芍、延胡索、枳殼、蠶沙、大力子、當歸、香附、炒桃仁以及絲瓜絡等藥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