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蓮舫醫案》~ 卷上 (22)
卷上 (22)
1. 三十六、咳嗽
沙參,川貝,白芍,金斛,燕根,冬瓜子,旱蓮,石英,冬蟲,全福,女珍,蛤殼,紅棗,藕節
如血來以墨染白絹三寸一方,化灰待冷沖服。
(案12)孔,左。失血漸止,痰中尚為帶溢,肝肺兩虛,肺失降為咳嗆,肝不和為脅痛。脈見數滑。青年最防入損,再從清養。
沙參,甜杏,全福,白芍,冬蟲,川貝,石英,川斛,燕根,旱蓮,蛤殼,茜根,藕節,肺露
復:失血已平,肝升肺降仍屬未知,痰膠氣逆咳嗆之勢,夜甚於日,脈見數滑。再從清養,兼和中以開胃納。
沙參,甜杏,全福,白芍,冬蟲,川貝,石英,生熟穀芽,元斛,冬瓜子,蛤殼,會白,紅棗,肺露
(案13)梅,左。連年見血,每每逢節而發,發時或多或少,整口色鮮。由陽明損及肝肺,肺不降為咳嗆,肝不和為脅痛,漸至音嘶盜汗,潮熱形寒,關係尤在便溏,有損而過中之勢。脈息弦滑,擬以和養。
沙參,元斛,白芍,蠶繭炭,冬蟲,全福,川貝,扁豆衣,燕根,石英,百藥煎,炙草,紅棗,鮮藕肉(一兩)
(案14)王,左。英發太早,濕熱下注,肛癰未斂,內管漸成。肺腸為表裡,咳嗽綿延,痰薄且黏,夏令防失血成損。治以清養急和,左脈弦數。
沙參,杏仁,全福,象牙屑,冬蟲,川貝,石英,冬瓜子,燕根,蛤殼,川斛,新會紅,枇杷葉,紅棗,肺露
(案15)左。早有遺泄,近發失血,遂致肝升肺降,兩為失司,咳嗽氣逆。窮則傷腎,諸虛雜出,形寒潮熱,咽乾艱寐,肢腰痠楚,盜汗淋漓。脈見芤數,右部為甚,治以和養。
沙參,元斛,全福,白薇,冬蟲,川貝,石英,蘇子,燕根,白芍,新會,茯苓,枇杷葉,藕節,豆花露
復:遺泄不發,失血亦不見重,惟關係者尤在咳嗽氣怯,喘須高枕,痰多成罐。營衛早為偏勝,形寒潮熱,且又出汗,心煩神倦。脈見細軟,根本大傷,夏令能否有減無損,再擬甘平清降。
吉林須(淡秋石八分泡湯煎),冬蟲,全福,白芍,沙參,燕根,石英,茯苓,綿耆(鹽水炒),淮麥,川貝,蛤殼,枇杷葉,紅棗,會絡
白話文:
三十六、咳嗽
文中記載了數個咳嗽病人的案例,並列出其使用的藥方。這些方劑主要成分包含沙參、川貝、白芍、天冬(金斛應為天冬)、燕窩根、冬瓜子、旱蓮草、石英、冬蟲夏草、人參(全福應為人參)、女貞子、蛤殼、紅棗、藕節等中藥材。
第一個案例提到,患者咳血,用墨汁染白絹來觀察出血量,並將藥材研磨成灰服用。
第二個案例(案12)的患者,左肺有問題,出血漸止,但仍有痰液,診斷為肝肺兩虛,肺氣下沉不足導致咳嗽嗆咳,肝氣不順導致脅肋疼痛。脈象數而滑。醫生建議年輕患者要預防損傷,並著重調理身體。
第三個案例(案13)的患者,左側病灶,多年咳血,尤其在特定節氣發作,出血量時多時少,血色鮮紅。診斷為陽明經損傷累及肝肺,肺氣下沉不足導致咳嗽嗆咳,肝氣不順導致脅肋疼痛,並出現聲音嘶啞、盜汗、潮熱、畏寒等症狀,大便稀溏。脈象弦而滑,治療方案著重調理身體。
第四個案例(案14)的患者,左側病灶,過早出現症狀,濕熱下注,肛門廔管未癒合,病情加重。肺和腸互為表裡,咳嗽持續,痰稀薄黏稠,夏季需預防失血。治療方案著重調理身體,脈象弦而數。
第五個案例(案14)的患者,左側病灶,有遺尿史,近期咳血,導致肝氣上升、肺氣下沉失調,出現咳嗽氣逆。病情嚴重損傷腎氣,出現各種虛弱症狀,如畏寒、潮熱、咽喉乾燥、睡不安穩、肢體腰部酸痛、盜汗等。脈象浮數,右側更甚,治療方案著重調理身體。
第五個案例的後續追蹤提到,遺尿和出血症狀減輕,但咳嗽、氣短、需高枕睡眠、痰液增多等症狀仍存在。營衛失調,出現畏寒、潮熱、出汗、心煩、疲倦等症狀。脈象細軟,體質嚴重受損。醫生計劃在夏季使用甘平清降的藥物治療。
文中所有藥方都由多種中藥材組成,每一個案例的藥方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略有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