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蓮舫醫案》~ 卷中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中 (6)

1. 二十、噎膈

(案1)左。未能辟穀登仙,格症但求進食。

高麗參須,木神,丹參,瓜蔞仁,法半夏,遠志,腹糧,煨益智,生當歸,白芍,香附,陳皮,竹茹,棗

(案2)左。陰耗陽結,謂之關格,隨食隨吐,更衣艱澀,攻補不受,大致氣與液兩虧,痰與飲用事。脈見細濡,調理為難。

白話文:

左側

未能辟穀登仙,只能尋求進食來維持生命。

方劑:高麗參須、木神、丹參、瓜蔞仁,用半夏、遠志做引經藥,再加入腹糧、煨益智,以生當歸、白芍、香附、陳皮、竹茹、棗調和。

左側

陰氣耗損,陽氣凝結,稱為關格,患者隨吃隨吐,穿衣困難,進補無效。大致是因為氣與津液雙雙虧損,痰飲積聚在體內所致。脈象細弱濡滑,調理起來非常困難。

吉林須,關虎肚,丹參,澄茄,宋半夏,戌腹糧,志曲,佛花,生當歸,生白芍,生穀芽,會皮,姜竹茹,棗

(案3)右。肝邪內擾,積飲蓄痰,阻遏脾胃升降氣道,穀食難下,吞酸吐沫,必得大便通行漸覺鬆動,屬上格下關之象。高年患此,必須調理,尤在頤養。

吉林須,虎肚,木神,澄茄,半夏,腹糧,遠志,白芍,左金丸,生當歸,丹參,會皮,姜竹茹

(案4)左。上格下關,謂之關格。所食無多尚欲吐出,吞酸吐沫,脘宇或痛或脹,更衣十餘日一行,糞如羊矢,脈左右沉濡。氣痹液耗,用藥不可偏陰偏陽,擬以和降調中。

白話文:

吉林須、虎肚、丹參、澄茄、宋半夏、戌腹糧、遠志、佛花、生當歸、生白芍、生穀芽、會皮、姜竹茹、棗。這些藥物是針對肝邪內擾,積飲蓄痰,導致脾胃升降氣道受阻,飲食難以下嚥,吞酸吐沫的症狀。由於大便不通,需要以通便來改善症狀,這屬於上格下關之象。年紀較大的患者,需要調理身體,特別要注意頤養。

吉林須、虎肚、木神、澄茄、半夏、腹糧、遠志、白芍、左金丸、生當歸、丹參、會皮、姜竹茹。上格下關又稱為關格,患者食量不多,仍想吐出食物,吞酸吐沫,腹部或痛或脹,十幾天排便一次,糞便如羊屎,脈象沉濡。這是氣血痹阻,津液耗損所致,用藥不可過於偏陰或偏陽,應以和降調中為宜。

吉林須,虎肚,木神,澄茄,宋半夏,腹糧,遠志,麥冬,川石斛,白芍,丹參,新會,竹茹,伏龍肝

(案5)李,左,三十四。關格數年,一飲一食皆難停留,必得吐盡後已,漸至氣久不能升降。現在陰液亦為枯槁,嘔甚見血,脘腹通連梗痛,脈六部細微。無六淫外感,亦無七情內發,昨晚形寒發熱,寒暖不調所致,擬調中降逆。

吉林須,全福,木神,姜半夏,川連(元米炒),代赭,益智,丹參,蘇梗,瓦楞,志曲,會皮,姜竹茹,伏龍肝

(案6)左。隨食隨吐,名曰上膈,脈見細弦,治以通降。

白話文:

李姓男子,三十四歲,患有胃病多年,吃什麼吐什麼,無法消化,必須全部吐出來才能舒服一點。情況越來越嚴重,氣血運行也越來越差。現在體內水分也嚴重流失,嘔吐時甚至帶血,胸口到腹部都疼痛難忍,脈象微弱。沒有外感風寒暑濕燥火,也沒有因七情所致的內傷,昨晚感到冷熱交替,寒熱失調引起不適。打算用調和脾胃、降逆止嘔的方法治療。

藥方包括:吉林須、全福、木神、姜半夏、川連(元米炒)、代赭、益智、丹參、蘇梗、瓦楞、志曲、會皮、姜竹茹、伏龍肝。

另一位姓左的患者,也是隨吃隨吐,稱為上膈,脈象細弦,將用通降的方法治療。

左金丸,全福,虎肚,澄茄,半夏,代赭,腹糧,益智,當歸,建曲,白芍,木神,姜竹茹,棗

(案7)左。上格為嘔逆,下關為便閉,上下不和,由於中焦窒塞,當脘滿悶,時發懊憹。脈見弦澀,弦主陰耗,澀主氣痹,久延恐難調復。

左金丸,木神,虎肚,瓦楞,法半夏,遠志,戌糧,志曲,生當歸,丹參,白芍,會皮,竹二青

(案8)左。肝邪侮中,中有積飲,當脘作痛兼脹,吞酸吐沫,脈見細弦。中焦升降失調,厥陰遂為充斥,更衣不利,上格下關之勢。

吳萸,生當歸,戌腹糧,澄茄,川連,木神,白芍,益智,姜夏,丹參,新會,建曲,姜竹茹

白話文:

左金丸、全福、虎肚、澄茄、半夏、代赭、腹糧、益智、當歸、建曲、白芍、木神、姜竹茹、棗等藥材,用於治療上嘔下閉、中焦窒塞的症狀,患者會感到脘腹滿悶、時而發熱。脈象弦澀,說明陰氣虧虛、氣機阻滯,久治不癒恐難恢復。

左金丸、木神、虎肚、瓦楞、法半夏、遠志、戌糧、志曲、生當歸、丹參、白芍、會皮、竹二青等藥材,用於治療肝氣犯胃、積食停滯的症狀,患者會感到脘腹疼痛、脹滿、吞酸吐沫。脈象細弦,說明中焦升降失調,厥陰之氣充斥,患者穿衣不便,出現上嘔下閉的現象。

吳萸、生當歸、戌腹糧、澄茄、川連、木神、白芍、益智、姜夏、丹參、新會、建曲、姜竹茹等藥材,用於治療肝氣犯胃、積食停滯的症狀,患者會感到脘腹疼痛、脹滿、吞酸吐沫。脈象細弦,說明中焦升降失調,厥陰之氣充斥,患者穿衣不便,出現上嘔下閉的現象。

(案9)右。上嘔不止,下便不利,是為關格,脈見沉弦。老年陰耗陽結,難許調復。

左金丸,木神,虎肚,沉香曲,生當歸,遠志,戌腹,新會,香附,丹參,白芍,姜夏,姜竹茹

白話文:

病人右邊嘔吐不止,下瀉不暢,這是關格證,脈象沉弦。老年人陰氣虧損,陽氣鬱結,很難調治。用左金丸,木神,虎肚,沉香曲,生當歸,遠志,戌腹,新會,香附,丹參,白芍,姜夏,姜竹茹等藥物治療。

2. 二十一、痢後

(案1)張,左。昔年痢後受傷,久而不復,大便有溏有結,溏時每為帶血。營虛生風,氣虛生濕,風濕之邪外遊肌表,或寒或熱,或為發瘰。關係者肛門發麻,有時上升,可及遍體。脈見細弦,治以疏和。

耆皮,白朮,地榆(一錢五分),豨薟(三錢),防風,當歸,炒槐米(一錢五分),梧桐花,寄生,丹參,炒椿皮(一錢五分),側柏,紅棗

白話文:

張姓患者,左側身體。曾經患過痢疾,痊癒後留下病根,久治不愈。大便時而稀溏,時而乾燥,溏泄時常帶有血絲。由於氣血虧虛,導致風邪入侵,又因脾胃虛弱,濕氣積聚,風濕邪氣遊走於肌膚表面,或寒或熱,有時還會出現瘰癧。患者也伴隨肛門發麻,有時麻木感會向上蔓延,甚至波及全身。脈象細弱而弦急,宜用疏散調和的治療方法。

藥方

  • 耆皮
  • 白朮
  • 地榆(一錢五分)
  • 豨薟(三錢)
  • 防風
  • 當歸
  • 炒槐米(一錢五分)
  • 梧桐花
  • 寄生
  • 丹參
  • 炒椿皮(一錢五分)
  • 側柏
  • 紅棗

備註

  • 括號內為藥材的學名,方便查找。
  • “錢”為古代重量單位,大約相當於現代的 3.75 克。
  • 藥方中的藥材用量僅供參考,實際用量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。
  • 中醫診療應以專業醫師的診斷為準,不可自行用藥。

復:休息痢後,有時下血作瀉,由陽明垢滯,隨去隨生,以至肝脾受傷,生風挾濕,忽寒忽熱,遍身發麻。最慮者,上至巔頂,下至肛門。脈見細弦,治以和養。

防風,秦艽,丹參,冬瓜子,炒荊芥,白芍,茯苓,川斛,臟連丸,地榆,赤曲,新會,側柏

白話文:

病人休息後,痢疾好了,但偶爾會出現便血腹瀉,這是因為陽明經脈積聚了廢物,隨便瀉就會再生,久而久之損傷了肝脾,導致肝風挾濕,忽冷忽熱,全身發麻。最令人擔憂的是,這種麻木感從頭頂一直蔓延到肛門。脈象顯示為細弦,應以調理滋養為治療原則。

可以用防風、秦艽、丹參、冬瓜子、炒荊芥、白芍、茯苓、川斛、臟連丸、地榆、赤曲、新會、側柏等藥材治療。

3. 二十二、囊漏

(案1)艾,左,三十四。陽明、太陽之間,小腸之下,垢穢不能分化,當時滿腹攻痛,漸至大便鮮通,囊為出糞,年餘淹纏。脈見沉弦,擬分清降濁。

敗醬草(三錢),生當歸,米仁,生草,川楝,新會皮,冬瓜子,荔核,瓜蔞仁,茯苓,洋參,白芍,黃絹(三寸一方,化灰沖服)

復:大便失行,舍正路而不由,陰囊膜破,糞即由此而行,脈見濡軟。證情淹纏,一時難復,擬以疏導。

白話文:

案一:

患者資訊: 艾姓,左邊,三十四歲。

病症描述: 病灶位於陽明經與太陽經之間,小腸下方。患者因體內垢穢無法有效分解,導致腹痛,漸漸發展至大便不通暢,最終因糞便無法排出而導致陰囊破裂,糞便從破裂處排出。患者受此病症困擾已逾一年。

脈象診斷: 脈象沉弦,顯示患者體內有清濁不分之症。

治療方案: 使用分清降濁之法。

處方:

  • 敗醬草三錢
  • 生當歸
  • 米仁
  • 生草
  • 川楝
  • 新會皮
  • 冬瓜子
  • 荔核
  • 瓜蔞仁
  • 茯苓
  • 洋參
  • 白芍
  • 黃絹(三寸一方,化灰沖服)

患者後續狀況: 患者大便失控,無法正常排出,糞便從破裂的陰囊膜排出。脈象濡軟,顯示患者體質虛弱。

醫師判斷: 此病症纏綿難癒,需採取疏導之法治療。

通幽丸(三錢),敗醬草,生當歸,青皮,火麻仁(三錢),丹參,橘核,茯苓,西洋參(一錢),白芍,荔核,蠶繭灰(一錢五分),黃絹(三寸一方,化灰沖服)

通幽湯方:油當歸,升麻,桃仁,甘草,紅花,熟地,生地

煎成,用藥汁磨檳榔五分調服。

白話文:

通幽丸配方為:三錢的通幽丸、三錢的敗醬草、生當歸、青皮、三錢的火麻仁、丹參、橘核、茯苓、一錢的西洋參、白芍、荔核、一錢五分的蠶繭灰以及三寸一方化灰後沖服的黃絹。

通幽湯配方為:油當歸、升麻、桃仁、甘草、紅花、熟地和生地。

將這些藥材煎煮後,使用藥汁來磨碎檳榔,使其成為五分的濃度後調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