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蓮舫醫案》~ 卷上 (17)
卷上 (17)
1. 二十三、秋燥
(案1)徐,左,十九。身熱頭痛咳嗆,舌光,口渴無度,脈見浮弦。治以分泄。
淡豆豉,焦山梔,光杏仁,川石斛,冬桑葉,方通草,荊芥穗,南沙參,杭菊花,粉前胡,川貝母,新會白,紅蔗皮(一兩),鮮荷葉,薄荷尖
(案2)蔣,左,七。寒少熱多,大便不通。當表裡分解。
淡豆豉,光杏仁,荊芥穗,黃防風,粉前胡,方通草,冬桑葉,炒枳殼,淨蟬衣,薄荷尖,炒蔞皮(四錢),杭菊花,荷葉
(案3)朱,左。寒熱之後,燥邪未得清徹,客於肺胃,牙齦浮腫,咳嗆無度,脈見弦大,舌苔光紅。治以清泄。
南沙參,川貝母,細荊芥,蜜炙前胡,冬桑葉,杭菊花,粉蛤殼,薄荷梗,光杏仁,炒天蟲(三錢),方通草,川石斛,荷葉
(案4)富,左,廿八。燥邪客於上焦,牙腫喉痛,咳嗆不爽。脈息浮大,治以辛涼。
冬桑葉,光杏仁,杭菊花,方通草,炒天蟲,象貝母,炒牛蒡(三錢),荊芥穗,扎馬勃(八分),薄荷尖,白射干,新會皮,荷葉
(案5)顧,左,九。會厭為吸門,系七沖之一。痰熱內阻,呼吸不利,哮聲如鋸。脈見弦數。擬宣肺竅而化痰熱。
南北沙參,粉蛤殼(一兩),冬瓜子(三錢),冬桑葉,川貝母,瓜蔞仁(四錢),淨蟬衣(七隻),杭菊花,光杏仁,煅海石(四錢),青蒿子,扎馬勃,沖鮮竹瀝(六錢),枇杷葉
(案6)浦,左,十七。咽喉紅痛,身寒發熱,咳嗽口渴,脈息數大。治以辛涼分泄。
冬桑葉,杭菊花,炒荊芥,制元參,扎馬勃,方通草,光杏仁,川石斛,象貝母,薄荷尖,炒天蟲(三錢),甘中黃(八分),紅蔗皮(一兩)
白話文:
[二十三、秋燥]
(案例1) 一位姓徐的病人,十九歲,左側身體。他有身體發熱,頭痛,咳嗽,舌頭表面無苔,極度口渴,脈搏呈現浮弦狀態。治療應採取分泄法。
藥物包括:淡豆豉,焦山梔,光杏仁,川石斛,冬桑葉,方通草,荊芥穗,南沙參,杭菊花,粉前胡,川貝母,新會白,紅蔗皮,鮮荷葉,薄荷尖。
(案例2) 姓蔣的病人,七歲,左側身體。他寒少熱多,大便不通。應該進行表裏分解治療。
藥物包括:淡豆豉,光杏仁,荊芥穗,黃防風,粉前胡,方通草,冬桑葉,炒枳殼,淨蟬衣,薄荷尖,炒蔞皮,杭菊花,荷葉。
(案例3) 姓朱的病人,左側身體。在寒熱交替之後,燥邪未能清除,侵入肺胃,導致牙齦浮腫,咳嗽無度,脈搏顯現弦大,舌苔光紅。治療應採取清泄法。
藥物包括:南沙參,川貝母,細荊芥,蜜炙前胡,冬桑葉,杭菊花,粉蛤殼,薄荷梗,光杏仁,炒天蟲,方通草,川石斛,荷葉。
(案例4) 姓富的病人,二十八歲,左側身體。燥邪侵襲上焦,導致牙腫喉痛,咳嗽不爽。脈息浮大,治療應採取辛涼法。
藥物包括:冬桑葉,光杏仁,杭菊花,方通草,炒天蟲,象貝母,炒牛蒡,荊芥穗,扎馬勃,薄荷尖,白射干,新會皮,荷葉。
(案例5) 姓顧的病人,九歲,左側身體。會厭是吸門,屬於七衝之一。痰熱內阻,呼吸困難,哮喘聲音如鋸。脈搏顯現弦數。擬議宣肺竅並化解痰熱。
藥物包括:南北沙參,粉蛤殼,冬瓜子,冬桑葉,川貝母,瓜蔞仁,淨蟬衣,杭菊花,光杏仁,煅海石,青蒿子,扎馬勃,衝鮮竹瀝,枇杷葉。
(案例6) 姓浦的病人,十七歲,左側身體。咽喉紅痛,身體寒冷發熱,咳嗽口渴,脈息數大。治療應採取辛涼分泄法。
藥物包括:冬桑葉,杭菊花,炒荊芥,制元參,扎馬勃,方通草,光杏仁,川石斛,象貝母,薄荷尖,炒天蟲,甘中黃,紅蔗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