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蓮舫醫案》~ 卷中 (3)
卷中 (3)
1. 六、痰飲
(案1)左。肺虛生痰,腎虛生飲,內擾咳嗽,綿延漸加氣怯,上下攝納無權,中焦亦失砥柱,納食欠旺,兩足浮腫,脈見沉弦。擬以和養。
於術,全福,蘇子,元斛,半夏,石英,款冬,杜仲,川貝,冬瓜子,白芍,新會,枇杷葉,銀杏肉
(案2)左。中氣不振,積痰生飲,阻遏升降道路,脘宇攻動,漉漉有聲,必得噯氣,然後鬆軟。脈見沉弦,治以調降。
白話文:
左側病症:肺氣虛弱導致痰液生成,腎氣虛弱導致津液停滯,內在擾動引起咳嗽,咳嗽不斷加重,體力衰弱,上下氣機調節失衡,中焦失去支撐,消化功能減弱,雙腳浮腫,脈象沉弦。擬定以調和滋養為治。
處方:全福、蘇子、元斛、半夏、石英、款冬、杜仲、川貝、冬瓜子、白芍、新會枇杷葉、銀杏肉。
左側病症:中氣不足,痰濕積聚,阻礙氣機升降,胸腹脹滿,咕嚕作響,必須嗳氣才能舒緩。脈象沉弦,治療應以調降氣機為主。
於術,沉香曲,木神,香附,黨參,澄茄,遠志,新會,半夏,左金,白芍,小青皮,玫瑰露炒竹茹
(案3)朱,左。封藏早虧,水不涵木,木邪擾中,中焦積痰蓄飲,以致臍腹間似痞非痞,有時下陷轉而上升,即為胸次窒塞,又復凌心,心悸艱寐,迫腎為之夢遺。種種升降失司,陰陽造偏,頭眩耳鳴,鼻衄疝墜。脈見細弦,舌苔滑膩。虛中挾實,實即痰飲,擬交坎離而調木土。
白話文:
方劑
沉香曲、木神、香附、黨參、澄茄、遠志、新會、半夏、左金、白芍、小青皮、玫瑰露炒竹茹。
病症分析
(案3)患者朱某,左側病症。封藏功能早衰,導致水不能滋養木,木氣外邪侵擾中焦,中焦積聚痰飲,因此患者臍腹間似有痞塊,卻又似無,有時下陷,有時又上浮,導致胸悶氣短,甚至上犯心臟,心悸難眠,進而迫使腎臟出現遺精。種種升降失調,陰陽失衡,出現頭暈耳鳴、鼻衄疝氣等症狀。脈象細弦,舌苔滑膩。這是虛症夾雜實症,實症即痰飲,需要調和坎離,以調節木土之氣。
解釋
- 沉香曲、木神、香附、黨參、澄茄、遠志、新會、半夏、左金、白芍、小青皮、玫瑰露炒竹茹: 這些都是中藥,組成一個方劑,用於治療患者的病症。
- 封藏功能: 中醫認為腎臟具有封藏精氣的功能,如果腎臟功能衰弱,就會導致精氣外泄,出現各種病症。
- 水不涵木: 水指腎氣,木指肝氣。腎氣不足,不能滋養肝氣,肝氣就會外溢,導致木邪擾中。
- 中焦積痰蓄飲: 中焦指脾胃,痰飲是水濕停滯所致,患者脾胃功能失調,導致痰飲積聚。
- 臍腹間似痞非痞: 患者臍腹間有似有似無的痞塊,這是痰飲積聚的表現。
- 胸次窒塞: 患者胸悶氣短,這是痰飲上犯心肺所致。
- 心悸艱寐: 患者心悸失眠,這是痰飲擾亂心神所致。
- 迫腎為之夢遺: 患者遺精,這是腎氣虛弱,不能封藏精氣所致。
- 升降失司: 指臟腑氣機升降失調。
- 陰陽造偏: 指陰陽失衡。
- 頭眩耳鳴、鼻衄疝墜: 這些都是患者的症狀,分別由不同臟腑功能失調引起。
- 細弦脈: 指脈象細小而弦急。
- 滑膩苔: 指舌苔潤滑而厚膩。
- 虛中挾實: 指虛症夾雜實症。
- 交坎離: 指調和腎氣(坎)和心火(離)之氣。
- 調木土: 指調節肝氣(木)和脾胃之氣(土)。
總結
患者朱某是腎虛導致肝氣外溢,中焦積聚痰飲,出現一系列病症。醫師根據患者的症狀和脈象,判斷這是虛中挾實的病症,需要用藥調和腎氣和心火,以及調節肝氣和脾胃之氣,才能達到治療效果。
於術,全福,瓦楞,半夏,代赭,夜交藤,秫米,丹參(鴨血拌),白芍,洋參,芝麻,新會,竹二青
(案4)費,右。下虛生飲,氣虛生痰,喘腫多年,痰不從咳而化,飲不從便而達,以致肢面皆腫,先為脅痛,由絡脈氾濫肌膚,高年防氣不歸元。
茅朮皮,杏仁,蘇子,茯苓,防己,川貝,桑皮,米仁,萆薢,冬瓜子,新會,天仙藤,姜衣,陳麥柴
白話文:
治療方案包含全福、瓦楞、半夏、代赭、夜交藤、秫米、丹參(用鴨血拌)、白芍、人參、芝麻、新會、竹二青。
患者右側身體虛弱,久病導致氣虛生痰,多年喘腫,痰咳不出,飲水不消,導致四肢面部腫脹,先前脅肋疼痛,因經脈氾濫於肌膚所致,年老體虛更需注意防止氣血不歸元。
處方使用茅朮皮、杏仁、蘇子、茯苓、防己、川貝、桑皮、米仁、萆薢、冬瓜子、新會、天仙藤、姜衣、陳麥柴。
2. 七、脾胃
(案1)王,左。能食無力,大便屢解,有時當脘作痛,痛行臀部,得一轉矢氣較松。脈見沉弦,治以調養。
黨參,半夏,益智,杜仲,白朮,左金,澄茄,香蟲,建曲,香附,白芍,新會,老檀香(四分),姜竹茹
(案2)高,左。脘宇懊憹,得食每為上冒,頭痛肢酸,早有便溏,脾胃受傷。治以和降。
白話文:
病患
王某,左側。
症狀
食慾不振,乏力,腹瀉,時常感到脘腹疼痛,痛感沿臀部放射,放屁後稍舒緩。脈象沉弦。
診斷
脾胃虛弱,氣血不足。
治療
調養脾胃。
藥方
- 黨參、半夏、益智、杜仲、白朮、左金丸、澄茄、香蟲、建曲、香附、白芍、新會橘皮、老檀香(四分)、薑竹茹。
病患
高某,左側。
症狀
脘腹脹滿,食後反胃,頭痛、肢體酸軟,長期便溏,脾胃受損。
診斷
脾胃氣虛,升降失調。
治療
和胃降逆。
生白朮,小樸,全福,茯苓,枳實,鬱金,代赭,白芍,半夏,姜渣,瓦楞,新會,姜竹茹,白檀香
白話文:
這段文字列舉了一系列中藥材,分別是:
- 生白朮:白朮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,生白朮指未經炮製的生白朮。
- 小樸:小樸是指樸樹的根皮,也叫作桑白皮。
- 全福:全福是一種中藥材,其來源和作用不太常見,需要進一步確認。
- 茯苓:茯苓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,性平味甘,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寧心、安神的作用。
- 枳實:枳實是枳樹的成熟果實,性苦、酸,具有破氣消積、化痰止咳、理氣止痛的作用。
- 鬱金:鬱金是薑科植物薑黃的乾燥根莖,性辛、苦,具有行氣止痛、活血化瘀、涼血解毒的作用。
- 代赭:代赭是一種礦物藥材,性寒味苦,具有鎮驚安神、清熱解毒、止血的作用。
- 白芍:白芍是芍藥的根,性微寒味苦酸,具有養血柔肝、斂陰止汗、緩中止痛的作用。
- 半夏: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,性溫味辛,具有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嘔、消痞散結的作用。
- 姜渣:薑渣是指生薑榨汁後剩下的殘渣,具有溫中散寒、止嘔的作用。
- 瓦楞:瓦楞是指一種中藥材,其來源和作用不太常見,需要進一步確認。
- 新會:新會是指產地,可能是指產於新會的藥材,需要進一步確認。
- 姜竹茹:姜竹茹是指生薑的根莖上的竹茹,性寒味苦,具有清熱止渴、利咽化痰的作用。
- 白檀香:白檀香是檀香樹的木材,性溫味辛,具有行氣止痛、溫中止嘔、利尿的作用。
總之,這段文字列舉了14種中藥材,其中有一些常見的中藥材,也有一些不太常見的藥材,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確認。
3. 八、瘧疾
(案1)朱,左,十六。暑風客邪,內伏募原,營衛不和,致發瘧疾。少熱多寒,脘悶頭眩,脈見弦數。治以分泄,兼顧便堅腹痛,舌黃口渴。
蘇梗(一錢五分),黃芩,益元散,桑葉,煨草果(四分),青蒿,小樸,白薇,炒知母(一錢五分),枳殼,苡米,佩蘭,荷葉,竹茹,陳皮,半夏
白話文:
案一:
症狀:
患者朱某,左側,十六歲。患暑熱風邪,入侵經絡,營衛氣血失調,導致發瘧疾。症狀表現為:發熱時間短,寒涼時間長,脘腹脹悶,頭昏眼花,脈象弦數。
治療方針:
以疏泄為主,兼顧便秘腹痛,舌苔黃膩,口渴等症狀。
處方:
蘇梗一錢五分,黃芩,益元散,桑葉,煨草果四分,青蒿,小樸,白薇,炒知母一錢五分,枳殼,苡米,佩蘭,荷葉,竹茹,陳皮,半夏。
(案2)張,左。間日發瘧,寒少熱多,有時但熱不寒,脘悶頭痛,渴不多飲,便澀溺赤,脈見弦滑,舌苔黃膩。屬風暑痰濕四邪交併,表裡因之失宣,擬以疏和。
煨草果(八分),青蒿,半夏,桑葉,炒知母,黃芩,川貝,白薇,制小樸,益元散,建曲,赤苓,荷葉,佛手
白話文:
案二:張姓病人,左側身體不適。
症狀:
- 間歇性發燒,寒少熱多,有時只發熱不發冷。
- 心口悶悶的,頭疼。
- 口渴但不喜歡喝水。
- 便秘,小便顏色發紅。
- 脈象弦滑,舌苔黃膩。
診斷:
- 病因是風、暑、痰、濕四種邪氣交雜在一起,導致表裡失調,氣機不宣暢。
治療方案:
- 採取疏和解表的方法。
處方:
- 煨草果(八分)
- 青蒿
- 半夏
- 桑葉
- 炒知母
- 黃芩
- 川貝
- 白薇
- 制小樸
- 益元散
- 建曲
- 赤苓
- 荷葉
- 佛手
註解:
- “左”指的是患者左側身體不適。
- “間日發瘧”指的是隔日發燒,是瘧疾的一種表現。
- “弦滑”指的是脈象有力,滑利,是濕熱內盛的表現。
- “黃膩”指的是舌苔厚膩,呈黃色,是濕熱內盛的表現。
- “疏和”指的是疏散表邪,和解脾胃。
- “煨草果”指的是將草果用火煨制,以增强其藥力。
- “炒知母”指的是將知母用火炒制,以降低其寒性。
- “制小樸”指的是將小樸用藥物加工處理,以減輕其毒性。
- “益元散”指的是一種中藥方劑,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。
- “建曲”指的是一種中藥方劑,具有燥濕健脾的作用。
- “赤苓”指的是一種中藥,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。
- “佛手”指的是一種中藥,具有理氣止痛的作用。
4. 九、類瘧
(案1)劉,右,六十三。咳嗽痰薄,類瘧寒熱,脈見弦滑。治以分疏。
豆豉,小樸,白薇,益元散,防風,薄荷,茯苓,通草,前胡,佛手,米仁,新會,荷葉
復:類瘧較輕,仍咳嗽痰多,當脘滿悶,脈見弦滑。治以分泄。
半夏,桑葉,益元散,佛手,川貝,白薇,小樸,赤苓,前胡,米仁,建曲,通草,枇杷葉,洋佩蘭
白話文:
案一:劉氏,男性,六十三歲。
**症狀:**咳嗽,痰液稀薄,類似瘧疾般的寒熱交替,脈象弦滑。
**辨證:**屬於分疏證。
處方:
- 豆豉
- 小樸
- 白薇
- 益元散
- 防風
- 薄荷
- 茯苓
- 通草
- 前胡
- 佛手
- 米仁
- 新會
- 荷葉
複診:
**症狀:**類似瘧疾的症狀較輕,但仍咳嗽痰多,伴隨脘腹脹滿悶痛,脈象弦滑。
**辨證:**屬於分泄證。
處方:
- 半夏
- 桑葉
- 益元散
- 佛手
- 川貝
- 白薇
- 小樸
- 赤苓
- 前胡
- 米仁
- 建曲
- 通草
- 枇杷葉
- 洋佩蘭
復:類瘧已止,咳喘未除,脈見弦滑,治以疏和。
半夏,桑葉,茯苓,款冬,川貝,杏仁,通草,佩蘭,蘇子,前胡,會白,穀芽,枇杷葉
白話文:
回覆:類似的瘧疾已經停止,咳嗽喘不過氣的症狀還沒有消除,脈象呈現弦滑,需要用疏散調和的藥物治療。
藥方如下:
- 半夏
- 桑葉
- 茯苓
- 款冬
- 川貝
- 杏仁
- 通草
- 佩蘭
- 蘇子
- 前胡
- 會白
- 穀芽
- 枇杷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