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蓮舫醫案》~ 卷中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中 (3)

1. 六、痰飲

(案1)左。肺虛生痰,腎虛生飲,內擾咳嗽,綿延漸加氣怯,上下攝納無權,中焦亦失砥柱,納食欠旺,兩足浮腫,脈見沉弦。擬以和養。

於術,全福,蘇子,元斛,半夏,石英,款冬,杜仲,川貝,冬瓜子,白芍,新會,枇杷葉,銀杏肉

(案2)左。中氣不振,積痰生飲,阻遏升降道路,脘宇攻動,漉漉有聲,必得噯氣,然後鬆軟。脈見沉弦,治以調降。

於術,沉香曲,木神,香附,黨參,澄茄,遠志,新會,半夏,左金,白芍,小青皮,玫瑰露炒竹茹

(案3)朱,左。封藏早虧,水不涵木,木邪擾中,中焦積痰蓄飲,以致臍腹間似痞非痞,有時下陷轉而上升,即為胸次窒塞,又復凌心,心悸艱寐,迫腎為之夢遺。種種升降失司,陰陽造偏,頭眩耳鳴,鼻衄疝墜。脈見細弦,舌苔滑膩。虛中挾實,實即痰飲,擬交坎離而調木土。

於術,全福,瓦楞,半夏,代赭,夜交藤,秫米,丹參(鴨血拌),白芍,洋參,芝麻,新會,竹二青

(案4)費,右。下虛生飲,氣虛生痰,喘腫多年,痰不從咳而化,飲不從便而達,以致肢面皆腫,先為脅痛,由絡脈氾濫肌膚,高年防氣不歸元。

茅朮皮,杏仁,蘇子,茯苓,防己,川貝,桑皮,米仁,萆薢,冬瓜子,新會,天仙藤,姜衣,陳麥柴

白話文:

[六、痰飲]

(案例1) 左側。肺部虛弱導致痰液生成,腎臟虛弱產生飲邪,內在幹擾引發咳嗽,病情持續並逐漸加重,出現呼吸膽怯的症狀。上下氣機攝納功能喪失,中焦消化系統也失去平衡,進食狀況不佳,雙腳出現浮腫,脈象呈現沉弦。治療計劃為和緩滋養。

使用的藥材包括:白朮、全福、蘇子、石斛、半夏、石英、款冬花、杜仲、川貝、冬瓜子、白芍、新會、枇杷葉、銀杏肉。

(案例2) 左側。中焦氣機不振,導致痰濕生成,阻礙了氣機的升降通道,腹部有動態感,聽起來漉漉作響,必須打嗝後才感到舒緩。脈象呈現沉弦,治療計劃為調節下降氣機。

使用的藥材包括:白朮、沉香曲、木神、香附、黨參、澄茄、遠志、新會、半夏、左金丸、白芍、小青皮、玫瑰露炒竹茹。

(案例3) 朱先生,左側。封藏功能早衰,水不涵木,木邪幹擾中焦,中焦積聚痰濕,導致肚臍到腹部間似有硬塊但又不是硬塊的感覺,有時會向下沉再上升,造成胸部窒塞,接著影響心臟,心悸難眠,甚至引發夢遺。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升降失調,陰陽偏頗,頭暈耳鳴,鼻出血,疝氣下墜。脈象細弦,舌苔滑膩。虛弱中夾雜實證,實證就是痰飲,計劃調整水火並調理肝脾。

使用的藥材包括:白朮、全福、瓦楞、半夏、代赭石、夜交藤、秫米、丹參(鴨血拌)、白芍、西洋參、芝麻、新會、竹二青。

(案例4) 費先生,右側。下焦虛弱產生飲邪,氣虛導致痰液生成,長年喘息和水腫,痰液不能通過咳嗽排出,飲邪也不能通過排泄消除,結果四肢和麪部都出現腫脹,起初是脅肋疼痛,這是因為絡脈擴散到皮膚組織,對於老年人要預防氣機無法回歸根本。

使用的藥材包括:茅朮皮、杏仁、蘇子、茯苓、防己、川貝、桑皮、薏仁、狗脊、冬瓜子、新會、天仙藤、薑皮、陳麥芽。

2. 七、脾胃

(案1)王,左。能食無力,大便屢解,有時當脘作痛,痛行臀部,得一轉矢氣較松。脈見沉弦,治以調養。

黨參,半夏,益智,杜仲,白朮,左金,澄茄,香蟲,建曲,香附,白芍,新會,老檀香(四分),姜竹茹

(案2)高,左。脘宇懊憹,得食每為上冒,頭痛肢酸,早有便溏,脾胃受傷。治以和降。

生白朮,小樸,全福,茯苓,枳實,鬱金,代赭,白芍,半夏,姜渣,瓦楞,新會,姜竹茹,白檀香

白話文:

【七、脾胃】

案例一:王先生,他的左手邊。他雖然胃口好但身體無力,大便頻繁,偶爾胃部會疼痛,且這疼痛感會延伸到臀部,放屁後會稍微舒緩。他的脈象顯示沉而弦,治療上我們選擇調養的方式。

藥方包括黨參,半夏,益智,杜仲,白朮,左金,澄茄,香蟲,建曲,香附,白芍,新會,以及少量的老檀香(四分之一量),姜竹茹。

案例二:高先生,他的左手邊。他常感到胸悶不適,進食後常有噁心感,伴隨頭痛與四肢痠痛,早晨常有腹瀉的情況,這是因為脾胃功能受損。治療上我們選擇和胃降逆的方法。

藥方包含生白朮,小樸,全福,茯苓,枳實,鬱金,代赭,白芍,半夏,姜渣,瓦楞,新會,姜竹茹,白檀香。

3. 八、瘧疾

(案1)朱,左,十六。暑風客邪,內伏募原,營衛不和,致發瘧疾。少熱多寒,脘悶頭眩,脈見弦數。治以分泄,兼顧便堅腹痛,舌黃口渴。

蘇梗(一錢五分),黃芩,益元散,桑葉,煨草果(四分),青蒿,小樸,白薇,炒知母(一錢五分),枳殼,苡米,佩蘭,荷葉,竹茹,陳皮,半夏

(案2)張,左。間日發瘧,寒少熱多,有時但熱不寒,脘悶頭痛,渴不多飲,便澀溺赤,脈見弦滑,舌苔黃膩。屬風暑痰濕四邪交併,表裡因之失宣,擬以疏和。

煨草果(八分),青蒿,半夏,桑葉,炒知母,黃芩,川貝,白薇,制小樸,益元散,建曲,赤苓,荷葉,佛手

白話文:

【案例一】朱先生,左側身體受到影響,年十六歲。他因爲暑氣和風邪侵入體內,潛伏在募原部位,導致營衛失調,從而引發瘧疾。他的症狀表現爲輕微發熱但嚴重發冷,胃部感到悶脹且頭痛眩暈,脈象呈現爲弦數型。治療上採取了分化排泄的方式,並且考慮到他的便祕和腹痛問題,以及舌頭黃和口渴的症狀。

處方藥物包括:蘇梗(一錢五分)、黃芩、益元散、桑葉、煨草果(四分)、青蒿、小樸、白薇、炒知母(一錢五分)、枳殼、苡米、佩蘭、荷葉、竹茹、陳皮、半夏。

【案例二】張先生,左側身體受到影響。他每隔一天就會發作瘧疾,發冷少而發熱多,有時只熱不冷,胃部感到悶脹並頭痛,口渴但飲水不多,大便乾燥,小便顏色偏紅,脈象呈現弦滑,舌苔黃膩。這屬於風、暑、痰、溼四種邪氣交織,導致內外環境失衡,計劃採用疏通調和的治療方法。

處方藥物包括:煨草果(八分)、青蒿、半夏、桑葉、炒知母、黃芩、川貝、白薇、制小樸、益元散、建曲、赤苓、荷葉、佛手。

4. 九、類瘧

(案1)劉,右,六十三。咳嗽痰薄,類瘧寒熱,脈見弦滑。治以分疏。

豆豉,小樸,白薇,益元散,防風,薄荷,茯苓,通草,前胡,佛手,米仁,新會,荷葉

復:類瘧較輕,仍咳嗽痰多,當脘滿悶,脈見弦滑。治以分泄。

半夏,桑葉,益元散,佛手,川貝,白薇,小樸,赤苓,前胡,米仁,建曲,通草,枇杷葉,洋佩蘭

復:類瘧已止,咳喘未除,脈見弦滑,治以疏和。

半夏,桑葉,茯苓,款冬,川貝,杏仁,通草,佩蘭,蘇子,前胡,會白,穀芽,枇杷葉

白話文:

【案例九、類似瘧疾的病情】

(案例1) 一位63歲的劉先生,他有咳嗽且痰質稀薄的症狀,病情類似瘧疾的寒熱交錯,脈象呈現出弦滑的特徵。治療上以調理疏通為主。

藥方包括:豆豉、小樸、白薇、益元散、防風、薄荷、茯苓、通草、前胡、佛手、米仁、新會、荷葉。

後續:他的類似瘧疾的病情已經較輕,但仍舊咳嗽且痰量多,胸口常感到悶脹,脈象仍是弦滑。治療上以利尿排泄為主。

藥方包含:半夏、桑葉、益元散、佛手、川貝、白薇、小樸、赤苓、前胡、米仁、建曲、通草、枇杷葉、洋佩蘭。

再後續:類似瘧疾的病情已經停止,但仍有咳嗽和呼吸困難,脈象仍顯示弦滑。治療上以疏通和調和為主。

藥方包括:半夏、桑葉、茯苓、款冬、川貝、杏仁、通草、佩蘭、蘇子、前胡、會白、穀芽、枇杷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