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蓮舫醫案》~ 卷上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15)

1. 十九、濕㾦

香青蒿,北沙參,生穀芽,炒黃芩,西耆皮,環粟子,柔白薇,白茯苓,黃防風,焦米仁,元金斛,方通草,荷葉,紅棗

(案11)陳,左,十一。身熱出㾦,㾦色枯白,上為口渴無度,下為大便溏薄,脈見細弦。治以分泄,兼顧咳嗆耳聾。

香青蒿,北沙參,冬桑葉(蜜炙),益元散,炒黃芩,川石斛,杭菊花,川貝母,柔白薇,環粟子,淨蟬衣,新會白,枇杷葉,鮮稻葉(一大握,煎湯代水)

(案12)顧,左。㾦隨汗,汗隨熱,嘔惡綿延,肺胃之病,脈見細弦。治以和養。

香青蒿,制小樸,全福花,炒米仁,炒黃芩,干佩蘭,代赭石,白茯苓,柔白薇,川鬱金,金石斛,川通草,荷葉包雞蘇散,炒竹茹

(案13)沈,左。寒少熱多,白㾦出沒,脘腹痛脹亦未見輕。邪入氣分,逗留不解,脈左弦右滑,舌苔前半脫液根膩,屬虛中挾實,實中挾虛。擬分化三焦,略兼存津養液法。

香青蒿,西洋參,生白芍,新會白,炒黃芩,綠萼梅(八分),炒川楝,晚蠶沙,柔白薇,元金斛,炒夏曲,佛手花,荷葉,竹茹

白話文:

十九、濕疹

案例一:一位陳姓患者,左側身體患病,年十一歲。症狀為發熱伴隨濕疹,濕疹顏色枯萎發白,口渴難耐,大便稀溏,脈象細弦。治療方案以瀉熱為主,同時兼顧咳嗽、嗆咳及耳聾等症狀。處方藥材包括:香青蒿、北沙參、生穀芽、炒黃芩、西羌皮、環粟子、柔白薇、白茯苓、黃防風、焦米仁、元參(元金斛應為元參)、方通草、荷葉、紅棗。

案例二:一位顧姓患者,左側身體患病。濕疹隨著出汗而加重,出汗又伴隨發熱,持續嘔吐,屬肺胃病變,脈象細弦。治療方案以調和滋養為主。處方藥材包括:香青蒿、制小麥、全福花、炒米仁、炒黃芩、干佩蘭、代赭石、白茯苓、柔白薇、川鬱金、金石斛、川通草、荷葉包裹的雞蘇散、炒竹茹。

案例三:一位沈姓患者,左側身體患病。寒少熱多,濕疹時隱時現,脘腹脹痛也未見好轉。邪氣入侵氣分,久治不愈,脈象左側弦細,右側滑數,舌苔前半部脫落,根部濕潤黏膩,屬虛中夾實,實中夾虛的證候。治療方案擬分化三焦,兼顧滋養津液。處方藥材包括:香青蒿、西洋參、生白芍、新會白術、炒黃芩、綠萼梅、炒川楝子、晚蠶沙、柔白薇、元參(元金斛應為元參)、炒麥芽(夏曲應為麥芽)、佛手花、荷葉、竹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