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蓮舫醫案》~
1. 卷中
2. 一、痢疾
(案1)於,左,四歲。赤痢未止,舌黃口渴,身熱腹痛,關係者又在噤口。擬以疏和。
川連(元米炒),炒荊芥,川斛,白薇,白頭翁,地榆,會白,雞金,銀花炭,側柏,益元散,楂炭,粳稻葉(一大握,煎湯代水)
(案2)吳,右。霍亂後又發痢疾,舌剝口噤,如何支持。
洋參,甘中黃,木神,野赤豆,地榆,赤白芍(各一錢),丹參,綠豆衣,銀花炭,藿石斛,赤曲,會皮,卷竹心,稻葉(一束)
(案3)右。紅白痢,晝夜百計,脈見細弦。治以疏和。
香連丸(八分),赤曲,薑炭,萆薢,白芍,楂炭,地榆,澤瀉,香附,大腹,荊芥,新會,紅白扁豆花
(案4)左。酒客濕熱傷營,每便乾結,帶下赤痢,脈見細弦。由陽明而損肝脾,漸為腹痛形黃。擬以疏和。
臟連丸,大腹,側柏,澤瀉,紅曲,木香,炒荊芥,車前,楂炭,香附,地榆,會皮,野赤豆
(案5)右。休息久痢新積,色白,脈見沉弦。擬苦辛固養。
駐車丸,地榆,扁豆衣,川楝,白芍,側柏,通草,會皮,楂炭,茯苓,米仁,澤瀉,紅棗
(案6)左。痢疾,小腹發迸,肛門氣墜,欲便不利,屬半虛半實。脈見沉弦,治以和養。
白朮,吳萸,川楝,穀芽,香附,白芍,木香,車前,建曲,大腹,佛柑,陳皮,陽春,砂仁,棗
(案7)張,左,四十四。脫力阻氣,脅痛稍減,尚似痢非痢,裡急後重。治以疏和。
白朮,香附,佩蘭,茯苓,建曲,大腹,米仁,通草,楂炭,炒荊芥,益元散,新會,荷葉
復:血痢漸減,再以疏和。
白朮,大腹,佛手,佩蘭,建曲,廣木香,楂炭,炒荊芥,香附,會皮,益元散,米仁,紅扁豆花
(案8)右。肝脾失協,赤痢屢發,小腹迸痛,得食欠運。脈見細弦,擬以和養。
白朮,金斛,木神,川斷,赤曲,白芍,丹參,佛柑,香附,煨木香,杜仲,新會,荷蒂
(案9)右。休息痢有赤無白,腹痞攻痛,脈息濡細。陰虛之體,舌苔光剝。擬以和養。
於術,紅曲,炮薑炭,杜仲,黨參,艾絨炭,地榆,丹參,香附,煨木香,側柏,白芍,荷蒂,棗
(案10)左。赤痢久而不止,腹痛肛痛,肢腫納少,脈見細弦。擬以溫養。
白朮,炮姜,吳萸,補骨,黨參,地榆,白芍,菟絲,香附,木香,杜仲,車前,荷蒂,棗
(案11)左。赤白痢減,肛墜裡急,脈見細弦。擬升清降濁。
茅朮,建曲,澤瀉,升麻,黨參,楂炭,茯苓,白芍,川連(元米炒),廣木香,野赤豆,會皮,荷蒂,棗
白話文:
[一、痢疾]
(案例1) 於某,四歲的小孩。患著赤痢不止,舌頭呈黃色且口渴,身體發熱並有腹痛,更嚴重的是他已無法開口進食。醫生打算以調和的方式治療。
藥物包括:黃連(與米一起炒過)、炒過的荊芥、石斛、白薇、白頭翁、地榆、薏苡仁、雞內金、金銀花炭、側柏、益元散、山楂炭、一把粳稻葉(煎湯代替水)。
(案例2) 吳某。霍亂後再次發生痢疾,舌頭剝落,口不能張開,情況令人擔憂。
處方爲:西洋參、甘草、木神、野紅豆、地榆、赤芍、白芍(各一錢)、丹參、綠豆衣、金銀花炭、霍石斛、紅曲、陳皮、竹心、一束稻葉。
(案例3) 某人。患有紅白痢疾,日夜不休,脈象細弦。治療以調和爲主。
藥物包括:香連丸、紅曲、姜炭、狗脊、白芍、山楂炭、地榆、澤瀉、香附、大腹、荊芥、新會、紅白扁豆花。
(案例4) 某人。飲酒過度,溼熱傷營,每次排便乾燥結塊,帶有赤痢,脈象細弦。由陽明經損傷肝脾,逐漸變爲腹痛及面色發黃。醫生計劃以調和的方式治療。
藥物包括:髒連丸、大腹、側柏、澤瀉、紅曲、木香、炒過的荊芥、車前子、山楂炭、香附、地榆、陳皮、野紅豆。
(案例5) 某人。長期休息後新發痢疾,顏色蒼白,脈象沉弦。醫生打算以苦辛固養的方式治療。
藥物包括:駐車丸、地榆、扁豆衣、川楝、白芍、側柏、通草、陳皮、山楂炭、茯苓、薏苡仁、澤瀉、紅棗。
(案例6) 某人。患痢疾,小腹劇烈疼痛,肛門下墜感,想排便卻困難,屬於半虛半實的情況。脈象沉弦,治療以調養爲主。
藥物包括:白朮、吳茱萸、川楝、谷芽、香附、白芍、木香、車前子、建曲、大腹、佛手柑、陳皮、陽春砂仁、紅棗。
(案例7) 張某,四十四歲。脫力阻氣,脅痛稍減,似乎有痢疾但又不像,裏急後重。治療以調和爲主。
藥物包括:白朮、香附、佩蘭、茯苓、建曲、大腹、薏苡仁、通草、山楂炭、炒過的荊芥、益元散、新會、荷葉。
複診:血痢漸減,再以調和的方式治療。
藥物包括:白朮、大腹、佛手、佩蘭、建曲、廣木香、山楂炭、炒過的荊芥、香附、陳皮、益元散、薏苡仁、紅扁豆花。
(案例8) 某人。肝脾失調,赤痢反覆發作,小腹劇痛,食後消化不良。脈象細弦,醫生計劃以調養的方式治療。
藥物包括:白朮、金斛、木神、川斷、紅曲、白芍、丹參、佛手柑、香附、煨木香、杜仲、新會、荷蒂。
(案例9) 某人。休息痢疾只有紅色沒有白色,腹部脹滿疼痛,脈象濡細。體質陰虛,舌苔剝落。醫生計劃以調養的方式治療。
藥物包括:白朮、紅曲、炮姜炭、杜仲、黨參、艾絨炭、地榆、丹參、香附、煨木香、側柏、白芍、荷蒂、紅棗。
(案例10) 某人。赤痢久而不止,腹痛肛痛,四肢腫脹食慾減少,脈象細弦。醫生計劃以溫養的方式治療。
藥物包括:白朮、炮姜、吳茱萸、補骨脂、黨參、地榆、白芍、菟絲子、香附、木香、杜仲、車前子、荷蒂、紅棗。
(案例11) 某人。紅白痢疾減輕,肛門下墜裏急,脈象細弦。醫生計劃以升清降濁的方式治療。
藥物包括:茅術、建曲、澤瀉、升麻、黨參、山楂炭、茯苓、白芍、黃連(與米一起炒過)、廣木香、野紅豆、陳皮、荷蒂、紅棗。
3. 二、腸風
(案1)徐,左。幼年間鼻血吐血,陰分早虧,虛熱內熾。現在熱迫大腸,腸風綿延,血下如射。每便堅澀,肛痔外凸。關係者在夢泄,精血兩傷,諸恙從此蜂集,神煩少寐,頭眩目花,驚悸不寧,脈見弦大。治以清養。
珠兒參,郁李仁,旱蓮,甜杏仁,烏芝麻,柏子仁,女珍,槐花炭,川石斛,地榆,制元參,蓮鬚,西瓜翠,松子仁,鮮藕肉(一兩),卷竹心
(案2)左。早有痰血,臟熱移腑,傳為腸風,血下如注,大便艱澀。由陰傷氣,漸至納少,神疲氣逆肢倦。脈見弦滑,虛多邪少,治以和養。
珠兒參,地榆,料豆,生熟穀芽,烏芝麻,側柏,女珍,茯苓,川斛,白芍,炙草,新會,紅棗
(案3)左。便燥帶血,屬腸風為多,久則損及肝脾,形黃腹痛,脈見沉弦。擬以和養。
元生地,地榆,赤曲,茯苓,川斛,炒荊芥,料豆,炙草,白芍,扁柏,杜仲,會皮,荷蒂,紅棗
(案4)沈,左,四十二。陽明鬱熱,肝脾統臟兩為失司,以致氣陷為肛墜,營虛為腸風。脈息沉弦,舌苔微灰。嗜煙體氣陰兩傷,調理不可偏陰偏陽,治以和養。
黨參,赤曲,扁豆衣,訶子肉(一錢五分),於術,地榆,炒椿皮,炒荊芥,元斛,白芍,丹參,炒扁柏,炒荷蒂,棗
復:腸風綿延,或輕或重,血下如水,甚則後重,脈見沉弦。陽明鬱熱,肝脾又失統臟,以致營不為守,再以和養。
於術,丹參,茯苓,椿皮,地榆,赤白芍(各一錢),扁柏,扁豆衣,元斛,新會,炒荊芥,赤曲,荷蒂,棗
白話文:
【二、腸風】
(案例1) 一位名叫徐的人,他從小就常有鼻血及吐血的狀況,這是因為他的體質陰分不足,導致體內虛火旺盛。目前病情是熱氣影響到大腸,引發腸風,血便如噴射般。每次排便時都感到困難且硬結,同時伴有痔瘡突出的情況。此外,他在睡夢中也會有遺精的現象,使得精血雙雙受損,各種症狀紛至沓來,讓他精神煩躁、睡眠不足,頭暈眼花,心悸不安,脈象顯示弦大。治療上,我們將採用清熱滋養的方法。
(案例2) 另一個人,早年就有痰中帶血的問題,內臟的熱氣轉移到腑臟,形成腸風,血便如泉湧,排便困難且硬結。因陰分受損,逐漸出現食慾不振,精神疲憊,氣短乏力。脈象呈現弦滑,虛證多於實證,治療上,我們將採用和胃滋養的方法。
(案例3) 第三位患者,排便乾燥且夾帶血跡,大多屬於腸風的問題。長時間下來,肝脾功能受損,面色泛黃,腹部疼痛,脈象呈現沉弦。我們打算採用和胃滋養的方式進行治療。
(案例4) 沈先生,42歲,陽明經絡的熱氣鬱積,肝脾功能失調,導致氣滯而發生肛門脫垂,營養不良引發腸風。脈象深沉且弦,舌苔略顯灰色。長期吸煙,體質氣陰兩損,調整治療不可偏向陰或陽,我們將採用和胃滋養的方式進行治療。
追蹤:腸風持續,病情時輕時重,血便如水,嚴重時會有急迫感,脈象呈現沉弦。陽明經絡的熱氣鬱積,肝脾功能再度失調,導致營養無法固守,我們再次採用和胃滋養的方式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