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蓮舫醫案》~ 卷上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11)

1. 二十九、霍亂

(案1)姜,右。揮霍擾亂,瀉而兼嘔,脈見細弦,治以苦辛通降。

姜川連(四分),姜半夏,鮮佛手,焦米仁,制小樸,連皮苓,干佩蘭,益元散,焦建曲,大腹絨,宣木瓜,方通草,扁豆花(七朵),姜竹茹

復:嘔瀉漸減,再以清泄。

姜川連,鮮佛手,杭菊花,焦建曲,制小樸,川鬱金,白茯苓,粉萆薢,姜半夏,新會皮,焦米仁,方通草,扁豆花(七朵),鮮荷梗(五寸)

(案2)徐,左。上吐下瀉,汗冷肢清,脈細兼弦,治以疏和。

姜川連,廣藿香,焦米仁,益元散,制小樸,連皮苓,白蔻仁,黃防風,焦建曲,大腹絨,鮮佛手,新會皮,荷梗

(案3)朱,左。揮霍擾亂,勃然上吐下瀉,當脘懊憹,汗多肢清,脈來沉細。治以分疏。

法半夏,干佩蘭,大腹絨,焦米仁,制小樸,鮮佛手,帶皮苓,白蔻仁,焦建曲,川鬱金,晚蠶沙,新會皮,姜竹茹

(案4)費,左,四十。霍然擾亂,吐瀉脘悶,脈見沉弦,治以分泄。

法半夏,廣藿香,青木香,白蔻仁,制小樸,鮮佛手,晚蠶沙,焦米仁,焦建曲,川鬱金,白茯苓,新會皮,西砂仁

白話文:

[二十九、霍亂]

(案例1)患者姜,病症表現爲突然發作的混亂,同時有嘔吐與腹瀉,脈象細且弦,治療採用苦辛性質的藥物以促進通降。

藥物包括:薑黃連,姜半夏,鮮佛手,炒米仁,制厚朴,茯苓連皮,幹佩蘭,益元散,焦山楂,大腹絨,宣木瓜,方通草,扁豆花(七朵),姜竹茹。

後續:嘔吐腹瀉症狀逐漸減輕,再次使用清熱瀉火的藥物。

藥物包括:薑黃連,鮮佛手,杭菊花,焦山楂,制厚朴,鬱金,白茯苓,粉萆薢,姜半夏,陳皮,炒米仁,方通草,扁豆花(七朵),鮮荷梗(五寸)。

(案例2)患者徐,病症表現爲上吐下瀉,出汗且四肢冰冷,脈象細且弦,治療採用疏解調和的方法。

藥物包括:薑黃連,廣藿香,炒米仁,益元散,制厚朴,茯苓連皮,白蔻仁,黃防風,焦山楂,大腹絨,鮮佛手,陳皮,荷梗。

(案例3)患者朱,病症表現爲突然發作的混亂,劇烈的上吐下瀉,胸口悶痛,大量出汗且四肢冰冷,脈象沉且細,治療採用分疏的方法。

藥物包括:法半夏,幹佩蘭,大腹絨,炒米仁,制厚朴,鮮佛手,茯苓帶皮,白蔻仁,焦山楂,鬱金,晚蠶沙,陳皮,姜竹茹。

(案例4)患者費,年齡四十,病症表現爲突然發作的混亂,嘔吐腹瀉且胃脘部不適,脈象沉且弦,治療採用分泄的方法。

藥物包括:法半夏,廣藿香,青木香,白蔻仁,制厚朴,鮮佛手,晚蠶沙,炒米仁,焦山楂,鬱金,白茯苓,陳皮,西洋砂仁。

2. 三十、囊風

(案1)囊風發熱發癢,流滋結痂,略有咳嗽,治以清泄。

茅朮,連翹,黃芩,萆薢,梔皮,銀花,苦參,赤苓,豨薟,川連,生草,新會,扁柏

遊風多年,變為囊風,流滋發癢,甚於下部,脈來弦滑。治以清化。

茅朮皮,連翹,萆薢,蘚皮,梔皮,黃芩,赤苓皮,米仁,豨薟(蜜炙),苦參,側皮,滑石,忍冬藤

白話文:

【案例三十、囊風】

(案例一)患者患有囊風,症狀包含發熱與劇烈的搔癢,並有分泌物流出後結成硬殼,偶爾還會有輕微的咳嗽。治療上應採取清熱解毒的方式。

使用的藥材包括:茅朮、連翹、黃芩、萆薢、梔子皮、銀花、苦參、赤苓、豨薟草、黃連、甘草、陳皮、扁柏。

(案例二)患者長期遭受遊風困擾,久而久之轉變為囊風,分泌物持續流出且極度癢痛,尤其在下體部位更為嚴重,脈象呈現弦滑的特徵。治療上同樣需採取清熱解毒的策略。

所用藥材有:茅朮皮、連翹、萆薢、蘚皮、梔子皮、黃芩、赤苓皮、薏苡仁、蜜炙豨薟草、苦參、桑白皮、滑石、忍冬藤。

3. 三十一、驚風

(案1)左,一歲。驚風挾痰,氣逆音嘶,脈弦。治以清泄。

桑葉,川貝,鉤藤,杏仁,膽星,白芍,前胡,新會,蛤散,加竹瀝(一兩),沖濂珠粉(一分)

復:驚風稍平,發嘔發噯,滿口腐爛,治以清養。

沙參,金斛,銀花,連翹,冬瓜子,薄荷,象貝,蛤殼,通草,加茅根(去心,三錢),枇杷葉

復:驚風已平,口乾咽哽,爛斑肌灼,能否支持。

洋參(六分),淡竹葉,新會白,羚羊(四分),生竹茹,橄欖核,鮮斛(三錢),連翹心,蜜桑葉,辰燈心

白話文:

【案例一】 一個一歲大的小男孩,他出現了驚風症狀,夾帶著痰,呼吸不順,聲音嘶啞,脈搏緊繃。治療方式為清熱解毒。

藥方包括:桑葉、川貝、鉤藤、杏仁、膽星、白芍、前胡、新會、蛤散,再加入竹瀝一兩,以及濂珠粉一分。

後續:驚風症狀稍有緩解,但開始嘔吐,打嗝,且嘴巴內部嚴重潰爛,治療方式轉為清熱滋養。

藥方調整為:沙參、金斛、銀花、連翹、冬瓜子、薄荷、象貝、蛤殼、通草,並添加茅根(去心,三錢)、枇杷葉。

再後續:驚風症狀已經平息,但出現口乾舌燥,咽喉疼痛,皮膚出現燒灼感的爛斑,狀況堪憂。

藥方調整為:洋參(六分)、淡竹葉、新會白、羚羊(四分)、生竹茹、橄欖核、鮮斛(三錢)、連翹心、蜜桑葉、辰燈心。

4. 三十二、肺癰

(案1)沈,左。肺癰潰爛,先血後膿,現在雖減,最忌炎夏反復。

沙參,杏仁,桑皮,新會,冬瓜子,川貝,地骨,通草,米仁,蛤殼,茯苓,生草,活水蘆根(去節,五錢)

(案2)王,左。哮喘重發,痰不爽吐,且帶腥臭,脈見浮弦。治以宣解,兼顧形寒形熱。

豆豉,菔子,冬瓜子,杏仁,桑葉,大力,生米仁,川貝,白前,兜鈴,茯苓,通草,枇杷葉

此病有根,重發已三日,服此方四帖四愈。

(案3)左。咳嗽暴起,嬌臟頃刻腐爛,穢氣直衝,紅痰不止,肺癰之象。

兜鈴,地骨,杏仁,茜草,冬瓜子,桑皮,川貝,茯苓,米仁,蛤殼,白芍,新會,竹茹,枇杷葉,肺露

(案4)左。吐血甚多,由陽明而損及肝肺,現加咳嗽黃痰、綠痰帶穢而出,顯成肺癰,嘈雜顴紅,又復盜汗。擬以清養。

沙參,杏仁,桑皮,白芍,冬瓜子,川貝,前胡,茯苓,米仁,蛤殼,仙鶴草,會絡,枇杷葉,竹茹,肺露

白話文:

[三十二、肺膿瘍]

(案例1) 沈先生,左側。肺部有膿瘍潰爛,先是咳血後轉爲膿液,雖然現在症狀有所減輕,但夏季炎熱時容易反覆發作。

處方藥物包括:沙參、杏仁、桑皮、陳皮(新會)、冬瓜子、川貝、地骨、通草、薏苡仁、蛤殼、茯苓、甘草、新鮮蘆根(去節,五錢)

(案例2) 王先生,左側。哮喘嚴重發作,痰液難以順利吐出,並帶有腥臭味,脈象呈現浮弦。治療上需宣散解表,同時兼顧身體冷熱狀況。

處方藥物包括:豆豉、萊菔子、冬瓜子、杏仁、桑葉、大力子、生薏苡仁、川貝、白前、兜鈴、茯苓、通草、枇杷葉

此病有其根源,已經嚴重發作三天,服用這處方四劑後痊癒。

(案例3) 左側。突然劇烈咳嗽,肺部迅速腐爛,穢氣沖鼻,紅色痰液不斷,呈現肺膿瘍的症狀。

處方藥物包括:兜鈴、地骨、杏仁、茜草、冬瓜子、桑皮、川貝、茯苓、薏苡仁、蛤殼、白芍、陳皮(新會)、竹茹、枇杷葉、肺露

(案例4) 左側。大量咯血,由陽明經損傷累及肝臟和肺臟,現在加上咳嗽,黃痰、綠痰帶穢物排出,明顯形成肺膿瘍,伴有胃部不適、顴骨發紅,夜間盜汗。治療擬採用清養法。

處方藥物包括:沙參、杏仁、桑皮、白芍、冬瓜子、川貝、前胡、茯苓、薏苡仁、蛤殼、仙鶴草、絡石藤、枇杷葉、竹茹、肺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