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陳蓮舫醫案》~ 卷上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10)

1. 二十四、冬溫

(案1)顧,右。冬溫鬱蒸表裡解而未解,有汗不多,大便不暢,呃忒口渴,當脘脹滿,邪勢方張,精液漸為劫爍,舌苔質紅色灰薄如煙煤。脈兩手滑大,左右寸重按模糊。溫邪愈趨愈深,犯包絡已有神昏,動肝風又將痙厥,高年正虛邪熾,勢防內閉外脫。擬清陰泄邪,以圖弋獲。

西洋參(一錢五分),光杏仁,淡竹葉,鮮生地,淡豆豉(二味同打),羚羊尖(摩沖,四分),瓜蔞(元明粉二錢拌,三錢),黑山梔,朱茯苓,鮮石斛,冬桑葉,炒枳殼,活水蘆根(去節,八錢),荷葉(乙角)

白話文:

病人是右側,冬天溫熱鬱積蒸蒸,表裡都未解,出汗不多,大便不順暢,呃逆口渴,腹部脹滿,邪氣正盛,精液漸漸被消耗,舌頭是紅色的,舌苔薄薄的,灰白色,像煙煤一樣。脈象兩手滑數且有力,左右寸關脈按下去模糊不清。溫邪越來越深入,侵犯包絡已經出現神志昏迷,還有肝風要引起痙攣抽搐的跡象,年紀大的人正氣虛弱,邪氣旺盛,擔心會出現內閉外脫。治療方案是清熱陰涼,泄去邪氣,期望能把邪氣趕走。

(案2)盛,左。身熱無汗,咳嗆口渴,入夜譫語,防冬溫內陷為變,脈見浮弦。治以辛涼。

冬桑葉,粉前胡,胖大海(一錢五分),白茯苓,淡豆豉,連皮杏仁,炙款冬(一錢五分),川通草,薄荷尖,冬瓜子,淨蟬衣,枇杷葉

白話文:

病人左邊身體發熱,沒有汗,咳嗽嗆咳,口渴,晚上胡言亂語,要小心冬溫內陷轉變,脈象浮而弦。用辛涼藥物治療。

藥方:冬桑葉、粉前胡、胖大海、白茯苓、淡豆豉、連皮杏仁、炙款冬、川通草、薄荷尖、冬瓜子、淨蟬衣、枇杷葉。

2. 二十五、溫毒

(案1)王,右,廿。咽喉紅痛,內熱脈大,染苔舌灰。風暑挾痰,鬱於上焦,當清涼分泄。

冬桑葉,薄荷尖,光杏仁,炒荊芥,淡豆豉,扎馬勃,象貝母,粉前胡,炒殭蠶,白射干,大力子,益元散,荷葉

復:咽喉紅痛,減而未除,脈大身熱,再以分泄。

白話文:

案1:

**病症:**一位年約二十歲的男性,右側咽喉紅腫疼痛,體內有熱氣,脈搏有力,舌苔呈灰白色。

**診斷:**風熱暑氣與痰濕夾雜,阻滯於上焦,導致咽喉疼痛。

**治療方案:**清熱涼血、分消痰濕。

藥方:

  • 冬桑葉
  • 薄荷尖
  • 光杏仁
  • 炒荊芥
  • 淡豆豉
  • 扎馬勃
  • 象貝母
  • 粉前胡
  • 炒殭蠶
  • 白射干
  • 大力子
  • 益元散
  • 荷葉

**追蹤:**咽喉紅腫疼痛症狀減輕但未完全消除,脈搏有力,體溫仍高,需要繼續清熱分泄。

冬桑葉,光杏仁,杭菊花,荊芥穗,淡豆豉,象貝母,扎馬勃,粉前胡,炒天蟲(三錢),薄荷尖,大力子,新會皮,鮮荷葉包益元散

(案2)仇,右。風暑挾痰,項腫咽痛,口疳滿布,脈浮大。治以分泄。

冬桑葉,炒殭蠶,大力子,荊芥穗,淡豆豉,扎馬勃,光杏仁,淨銀花,薄荷尖,白射干,象貝母,益元散,荷葉

白話文:

冬天採收的桑葉,曬乾的杏仁,杭州產的菊花,荊芥的花穗,淡豆豉,象貝母,扎馬勃,粉末狀的前胡,炒過的天蟲(三錢),薄荷的葉尖,大力子,新會皮,新鮮荷葉包著益元散。

(案2)仇姓病人,右邊。風熱夾雜痰濕,脖子腫痛,咽喉疼痛,口腔潰瘍遍佈,脈象浮大。治療方法是分泄。

冬天採收的桑葉,炒過的僵蠶,大力子,荊芥的花穗,淡豆豉,扎馬勃,曬乾的杏仁,淨化的銀花,薄荷的葉尖,白射干,象貝母,益元散,荷葉。

3. 二十六、風痧

(案1)馮,左。身熱微寒,咳嗽頭痛,勢將發痧,脈見浮大。治以分泄。

冬桑葉,荊芥穗,淡豆豉,光杏仁,柔白薇,方通草,淨蟬衣,新會皮,薄荷尖,粉前胡,白茯苓,杭菊花,荷葉

復:風痧已發,布於四肢頭面,咳嗆口乾,咽喉紅腫,脈見浮大,治以清解。

白話文:

患者左側身體發熱,但略帶寒意,咳嗽頭疼,看起來像是要發痧,脈象浮大。治療方法應該以分泄為主。

藥方:桑葉、荊芥穗、淡豆豉、杏仁、白薇、通草、蟬衣、新會皮、薄荷尖、前胡、茯苓、菊花、荷葉。

如果患者已經發病,風痧遍布四肢頭面,咳嗽喘息口乾,咽喉紅腫,脈象浮大,治療方法應該以清解為主。

冬桑葉,甘中黃(八分),川貝母,川石斛,扎馬勃,南沙參,山豆根(一錢五分),京元參,板藍根,杭菊花,光杏仁,忍冬花,紅蔗皮(一兩)

復:熱毒爍肺,喉腐,脈數大,治以清化。

北沙參,冬桑葉,甘中黃(八分),鮮石斛,板藍根,淨連翹,金果蘭(八分),杭菊花,山豆根,忍冬花,京元參,綠豆衣,紅蔗皮

白話文:

这两段古文是中医药方,描述了两种治疗热毒灼伤肺部,喉嚨腐烂,脉象数而大的药方。

第一部分的药方以清熱化毒为主,主要包含清熱解毒的藥材,如冬桑葉、川貝母、板藍根、杭菊花、忍冬花等等。

第二部分的药方也是以清熱化毒为主,并加入了更多清热生津的藥材,例如北沙參、鮮石斛、綠豆衣等等。

注意

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翻译,实际的药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。
如果您有任何疾病,请咨询专业的医师,不要自行用药。

4. 二十七、食復

(案1)李,左,十一。痧後食復,身熱有汗。向來脾胃失健,又有腹痛便溏,脈見細弦。治以疏和。

嫩白薇,大腹絨,五穀蟲(一錢五分),白茯苓,焦米仁,焦建曲,生熟穀芽(各三錢),淨蟬衣,炙雞金,方通草,陳皮,雞蘇散,荷葉(乙角)

轉方:去白茯苓、淨蟬衣、熟穀芽,加赤苓、樸花

白話文:

李姓患者,11歲,左邊身體。他之前患了痧症,現在已經好了,開始正常吃飯,但是身體發熱,而且一直出汗。他平時脾胃不好,經常腹痛,大便稀溏,脈象細小而弦急。醫生打算用疏通氣機,和解脾胃的治療方法。

處方:

白薇(嫩的)、大腹皮、五穀蟲(1.5錢)、白茯苓、焦米仁、焦建曲、生穀芽、熟穀芽(各3錢)、淨蟬衣、炙雞金、方通草、陳皮、雞蘇散、荷葉(乙角)。

調整處方:去掉白茯苓、淨蟬衣、熟穀芽,改用赤苓、樸花。

5. 二十八、呃忒

(案1)蔣,左,十九。寒熱後胃氣為逆,呃忒頻仍,納呆脘悶,脈見細弦。治以疏和。

法半夏,焦建曲,新會皮,全福花,公丁香,鮮佛手,焦米仁,代赭石,制小樸,干佩蘭,白蔻仁(四分),白茯苓,乾柿蒂(三枚),姜竹茹

(案2)汪,左,三十四。寒熱不揚,神迷發痙,口渴無度,呃忒頻仍,右脈模糊,左脈細弦。陰寒外束,濕熱內蒸,從此邪無出路,急防閉脫。

白話文:

蔣姓患者,左側脈象,十九歲。患者患寒熱病後,胃氣逆亂,頻頻呃逆,食慾不振,脘腹悶脹,脈象細而弦。治療方法以疏理調和為主。

汪姓患者,左側脈象,三十四歲。患者寒熱症狀反覆不定,神志不清,四肢抽搐,口渴異常,頻頻呃逆,右側脈象模糊不清,左側脈象細而弦。這是由於陰寒邪氣外束,濕熱邪氣內蒸,導致邪氣無路可出,急需預防病情惡化,避免閉證及脫證。

老蘇梗(一錢五分),廣藿香,抱木神,真川連(四分),新會皮,石決明,法半夏,生白芍,雙鉤藤,竹茹,鮮佛手,洋佩蘭(七片)

白話文:

老蘇梗 (一錢五分)、廣藿香、抱木神、真川連 (四分)、新會皮、石決明、法半夏、生白芍、雙鉤藤、竹茹、鮮佛手、洋佩蘭 (七片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