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費繩甫先生醫案》~ 四、咳 (2)

回本書目錄

四、咳 (2)

1. 四、咳

(案10)(外感)肺腎陰虛,濕熱下注,膀胱氣化無權。屢次遺精,溲前帶濁,感冒逡,清肅無權,間或嗆咳,脈弦已退,風邪外解。治宜益腎化濕,兼清肺氣。

淡豆豉(三錢),黑山梔(二錢),女貞子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生穀芽(四錢),瓜蔞子(三錢),川楝肉(一錢半),川石斛(三錢),冬瓜子(四錢),忍冬藤(三錢)

(案11)(咳兼筋絡)本案重出,見「經絡病」(案8)。

(案12)(乾血咳)居經不行已三閱月,嗆咳內熱,口渴引飲,飲食少進。肝鬱化火,銷鑠肺胃陰液,肺失清肅之權,胃少衝和之氣。脈來弦細軟,入夜神迷譫語,乾血癆症已成。姑擬育陰制陽。

北沙參(三錢),大麥冬(三錢),生甘草(五分),左牡蠣(四錢),女貞子(三錢),甜杏仁(三錢),川石斛(四錢),瓜蔞皮(四錢),南沙參(四錢),南楂炭(三錢),鮮竹茹(一錢半),天花粉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炙內金(三錢),生白芍(一錢半),藕節(一枚)

(案13)(初診,乾血勞咳)陰血久虛,肝陽升騰無制,銷鑠肺陰,金受火刑,清肅無權。嗆咳,內熱,口乾,頭眩,臥難著右。居經不行已三閱月,脈來弦細而數。勢已入損,治宜養血清肝,兼肅肺氣。

冬青子(三錢),生白芍(一錢半),甜杏仁(三錢),左牡蠣(四錢),北沙參(四錢),生甘草(五分),甜川貝(三錢),瓜蔞皮(三錢),川石斛(三錢),冬瓜子(四錢)

(案14)(復診,乾血勞咳)肝陽升騰之勢漸平,胃氣下降,內熱、口乾較前已減。惟嗆咳,頭眩,臥難著右,居經不行已三月,肺陰久虛,清肅無權,脈弦略退,細數如常。宜宗前法進治。

女貞子(三錢),生白芍(一錢半),生甘草(五分),北沙參(四錢),鮮竹茹(一錢),川貝母(三錢),瓜蔞皮(三錢),甜杏仁(三錢),生穀芽(四錢),冬瓜子(四錢),廣皮白(五分),黑料豆(三錢),川石斛(三錢)

(案15)(咳兼血)肝陽上亢之勢漸平,脾有復振之權。痰帶血絲已止,內熱、氣急、大便溏薄均減,尚未盡退,嗆咳作惡。肺腎陰虛已極,胃氣宣布無權,脈弦略退,沉細如常。宜宗前法進治。

北沙參(四錢),生白芍(一錢半),生甘草(五分),白茯苓(四錢),蓮子(十粒),生懷藥(三錢),黑料豆(三錢),生杜仲(三錢),川貝母(三錢),川石斛(三錢),廣皮白(三錢),冬瓜子(四錢),生熟穀芽(各四錢)

(案16)(咳兼衄)肝陽升騰之勢已緩,肺金清肅之令下行,內熱、口乾、衄血已止,納穀不易消化、嗆咳、氣急皆減,尚未盡退。肺腎陰虛,攝納無權,脈來沉細。宜宗前法進治。

白話文:

四、咳

(案10) 患者因外感導致肺腎陰虛,濕熱下注,膀胱氣化功能失調。多次遺精,排尿前尿液混濁,感冒症狀雖減輕,但肺氣清肅功能仍不足,偶爾出現嗆咳,脈象弦數已減退,風邪已解。治療應以滋補腎陰、化除濕熱,並兼顧清泄肺氣為主。處方:淡豆豉、黑山梔、女貞子、川貝母、生穀芽、瓜蔞子、川楝肉、川石斛、冬瓜子、忍冬藤。

(案11) 此咳嗽兼筋絡病症,詳見「經絡病」(案8)。

(案12) 患者月經停閉已三月,出現嗆咳、內熱、口渴多飲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因肝鬱化火,耗傷肺胃陰液,導致肺臟清肅功能不足,胃氣缺乏溫煦之氣。脈象弦細而軟,夜間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,乾血癆症狀已形成。治療應以滋陰降火為主。處方:北沙參、大麥冬、生甘草、牡蠣、女貞子、甜杏仁、川石斛、瓜蔞皮、南沙參、南棗炭、鮮竹茹、天花粉、川貝母、炙內金、生白芍、藕節。

(案13) 初診,患者因陰血長期虧虛,肝陽上亢失控,耗傷肺陰,導致肺臟清肅功能不足。症狀包括嗆咳、內熱、口乾、頭暈,難以側臥右側。月經停閉已三月,脈象弦細而數。病情已較嚴重,治療應以養血清肝,並兼顧清肅肺氣為主。處方:冬青子、生白芍、甜杏仁、牡蠣、北沙參、生甘草、川貝母、瓜蔞皮、川石斛、冬瓜子。

(案14) 複診,患者肝陽上亢之勢減輕,胃氣下降,內熱、口乾等症狀較前減輕。但嗆咳、頭暈、難以側臥右側等症狀仍然存在,月經停閉已三月,肺陰長期虧虛,清肅功能不足,脈象弦數略減。宜沿用前藥方治療。處方:女貞子、生白芍、生甘草、北沙參、鮮竹茹、川貝母、瓜蔞皮、甜杏仁、生穀芽、冬瓜子、廣皮白、黑料豆、川石斛。

(案15) 患者肝陽上亢之勢減輕,脾胃功能有所恢復。痰中帶血絲已止,內熱、氣急、大便溏薄等症狀減輕,但尚未完全消失,嗆咳仍很嚴重。肺腎陰虛已很嚴重,胃氣虛弱,脈象弦數略減,沉細如常。宜沿用前藥方治療。處方:北沙參、生白芍、生甘草、白茯苓、蓮子、生懷藥、黑料豆、生杜仲、川貝母、川石斛、廣皮白、冬瓜子、生熟穀芽。

(案16) 患者肝陽上亢之勢減緩,肺臟清肅功能有所恢復,內熱、口乾、鼻出血等症狀已停止,但消化不良、嗆咳、氣急等症狀減輕,但尚未完全消失。肺腎陰虛,吸收功能不足,脈象沉細。宜沿用前藥方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