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費繩甫先生醫案》~ 費繩甫先生女科要略 (5)
費繩甫先生女科要略 (5)
1. 十一、外症
(案1)先天腎虛,後天脾弱,中失運化之權,下少生髮之氣,濕痰阻氣,凝結成塊,脈來沉弦。治宜益腎健脾,化痰理氣。
左牡蠣(四錢),甜川貝(二錢),臺參鬚(五分),地膚子(三錢),女貞子(三錢),薄橘紅(一錢),京赤芍(一錢),連皮苓(四錢),冬瓜子(四錢),六神麯(三錢),生熟穀芽(各三錢),陳香櫞皮(一錢),桑枝(一尺)
白話文:
病人天生腎氣不足,後天脾胃虛弱,導致體內氣血運化失調,下焦缺乏生髮之氣,濕痰停滯,阻礙氣機,凝結成塊,脈象沉弦。治療應以補腎健脾、化痰理氣為主。方劑使用牡蠣、甜川貝、參鬚、地膚子、女貞子、薄橘紅、赤芍、連皮苓、冬瓜子、六神麯、生熟穀芽、陳香櫞皮、桑枝等藥材。
(案2)脾腎久虛,肝陽太旺,挾濕熱耗氣灼榮,腎囊時流脂水、血水,少腹惡寒,濕熱生痰,阻塞氣機已著,脈來沉細而弦。治宜益腎清肝,健脾化濕。
臺參鬚(八分),南沙參(四錢),生杜仲(三錢),赤茯苓(二錢),陳香櫞皮(一錢),京赤芍(一錢),金鈴子(一錢半),山楂子(三錢),冬瓜子(三錢),地膚子(三錢),陳廣皮(一錢),法半夏(一錢半),甜川貝(二錢),生熟穀芽(各四錢)
白話文:
患者脾腎長期虛弱,肝陽過旺,帶着濕熱之氣耗損元氣,灼傷津液,導致腎囊時常排出油水、血水,下腹部感到寒冷,濕熱生痰阻塞氣機,脈象沉細而弦。治療應以滋補腎氣、清熱肝火,健脾化濕為原則。
2. (一)目疾
(案1)目為肝竅,瞳神屬腎,得血而後能視,腎陰肝血俱虧,精華不能上注,左目散光,右目作痛,陽升無制,挾熱痰銷鑠營陰,脈來沉弦。治宜清肝益腎,兼化痰熱。
北沙參(四錢),川石斛(三錢),女貞子(三錢),黑料豆(三錢),杭菊花(二錢),夏枯草(二錢),生甘草(五分),天花粉(二錢),甜川貝(三錢),瓜蔞皮(三錢),鮮竹茹(一錢),甜杏仁(三錢)
白話文:
患者眼睛出現散光和疼痛,是因為肝腎陰虛,精華無法上注眼睛,導致陽氣上升失控,並伴隨熱痰。醫生建議用清熱滋養肝腎的藥物,並化解痰熱。
(案2)目為肝竅,瞳神屬腎,得血而能視,營血久虛,木火升騰無制,銷鑠營陰,左目散光,視物不甚清楚,咯血鼻衄,內熱口乾,脈來沉弦。治宜清肝明目發光。
冬青子(三錢),黑料豆(三錢),北沙參(四錢),川石斛(三錢),甜川貝(三錢),鮮竹茹(一錢),生穀芽(四錢),生甘草(五分),大麥冬(三錢),冬瓜子(四錢),荸薺(五枚)
害眼方:
白話文:
眼睛是肝臟的竅竅,瞳孔屬於腎臟,依靠血液才能視物。長期營養血不足,肝木之火無所約束,向上升騰,耗損陰血,導致左眼散光,視力模糊,還會伴隨咳血、鼻出血、內熱口乾、脈象沉弦等症狀。治療應以清肝明目,使眼睛恢復光彩為原則。
酒木通(一錢),牡丹皮(一錢半),赤茯苓(二錢),京赤芍(一錢),冬桑葉(一錢),甘菊花(二錢),生甘草(五分),大貝母(三錢),黑山梔(一錢半),鮮竹茹(一錢半),燈心(三尺),鮮荷梗(一尺)
白話文:
木通一錢,牡丹皮一錢半,赤茯苓二錢,京赤芍一錢,冬桑葉一錢,甘菊花二錢,生甘草五分,大貝母三錢,黑山梔一錢半,鮮竹茹一錢半,燈心三尺,鮮荷梗一尺。
3. (二)濕瘡
(案1)本案重出,見「濕熱」(案1),本案處方多「川石斛三錢」一味。
(案2)本案重出,見「濕熱」(案3),本案處方多「象貝母三錢」一味。
(案3)本案重出,見「胸脘痛腹痛」(案7)。
(案4)肌膚起顆成片,破碎時流脂水,腿足內熱,暮腫朝消,濕熱外發,下行自尋出路,脈來弦滑。抱恙多年,根深蒂固。治宜氣血兩清,緩緩圖功。
南沙參(四錢),京元參(一錢),天麥冬(一錢半三錢),鮮生地(五錢),大玉竹(三錢),女貞子(三錢),牡丹皮(一錢半),仙遺糧(三錢),甜川貝(三錢),天花粉(三錢),梧桐花(三錢),川黃柏(一錢),光杏仁(三錢),鮮竹茹(一錢),川石斛(三錢),冬瓜子(四錢),生穀芽(四錢),鉤藤鉤(一錢半),犀角尖(磨沖,一分),牛黃(研,過服,五釐)
白話文:
(案1)
此病例重複出現,可參考「濕熱」(案1)的內容。此案處方較「濕熱」(案1)多了一味藥材,即「川石斛三錢」。
(案2)
此病例重複出現,可參考「濕熱」(案3)的內容。此案處方較「濕熱」(案3)多了一味藥材,即「象貝母三錢」。
(案3)
此病例重複出現,可參考「胸脘痛腹痛」(案7)的內容。
(案4)
病人皮膚上出現顆粒狀疹子,連成一片,破裂後流出油脂水,腿腳內熱,傍晚腫脹,早上消退,屬於濕熱外發,向下尋找出口,脈象弦滑。病患已抱恙多年,病情根深蒂固。治療宜以氣血雙清為原則,緩慢調理,逐步見效。
處方
- 南沙參(四錢)
- 京元參(一錢)
- 天麥冬(一錢半至三錢)
- 鮮生地(五錢)
- 大玉竹(三錢)
- 女貞子(三錢)
- 牡丹皮(一錢半)
- 仙遺糧(三錢)
- 甜川貝(三錢)
- 天花粉(三錢)
- 梧桐花(三錢)
- 川黃柏(一錢)
- 光杏仁(三錢)
- 鮮竹茹(一錢)
- 川石斛(三錢)
- 冬瓜子(四錢)
- 生穀芽(四錢)
- 鉤藤鉤(一錢半)
- 犀角尖(磨碎沖服,一分)
- 牛黃(研磨過篩服用,五釐)
註解
- 「[ ]」內的文字為中藥材名稱,括號內的數字為藥材用量,單位為錢。
- 「磨沖」指將藥材磨成粉末後沖服。
- 「研,過服」指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過篩後服用。
- 「釐」為傳統重量單位,約等於0.05克。
4. (三)瘰癧
(案1)肝陽升騰之勢漸平,津液宣布,內熱口乾較前已減。惟頸生瘰癧,偏右腋下又結痰核,脾腎久虛,痰熱蘊結,耗氣灼陰,脈弦略退,沉滑如常。宜宗前法進治。
西洋參(烘,三兩),大麥冬(炒,六兩),甜川貝(去心,六兩),瓜蔞皮(炒,六兩),白礬(研,三錢),糯米粉(八兩),白茯苓(烘,四兩),冬青子(六兩),薄橘紅(一兩),依法取末。
白話文:
肝火上炎的情況已經緩解,津液分泌恢復正常,口乾的症狀比之前有所減輕。不過,頸部仍然長了瘰癧,右腋下也出現了痰核,脾腎長期虛弱,痰熱積聚,耗損氣血,灼傷陰液。脈象弦緊的程度稍有減輕,沉滑如常。建議繼續沿用之前的治療方法。
藥方:西洋參(烘乾,三兩)、麥冬(炒,六兩)、甜川貝(去心,六兩)、瓜蔞皮(炒,六兩)、白礬(研磨成粉,三錢)、糯米粉(八兩)、茯苓(烘乾,四兩)、冬青子(六兩)、橘紅(薄片,一兩),按照藥方比例製成藥末。
川石斛(六兩),鮮竹茹(三兩),荸薺(打碎,十二兩)
煎湯泛丸,每服三錢,開水送下。
白話文:
將石斛六兩、鮮竹茹三兩和荸薺十二兩打碎,一起煮湯,並製成藥丸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開水沖服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