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顧氏醫案》~ 三、痢疾門(十八方) (2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痢疾門(十八方) (2)

1. 三、痢疾門(十八方)

炒黃米湯泛丸,每日服五錢,參湯送下。午後服東引臭椿根皮去木洗潔,曬乾切片,磨粉炒糯米粉,黑糖拌服。

(案17)女,久痢命門酸墜,脈細數,舌紅,腹痛後重。恐陰虧氣陷,暑濕黏著,最恐妨胎之險。

焦白朮,白芍,黃芩,穀芽,雲茯苓,炙草,川連,荷蒂

(案18)酒醴濕熱,蒸傷臟腑,夕陽在山之象。

葛花,川連,茯苓,雞距,秦皮,神麯

白話文:

三、痢疾(十八方)

用炒黃米熬成的米湯做成藥丸,每天服用五錢(約15克),用人參湯送服。下午服用東引產的臭椿樹根皮(去除木質部分,清洗乾淨,曬乾切片,磨成粉末),再與炒過的糯米粉、黑糖拌勻服用。

(案例17)一位女性,久患痢疾,腰部酸痛下墜,脈搏細而快,舌頭紅,腹部疼痛,疼痛感由輕到重。擔心是陰虛氣陷,暑濕內侵,最擔心會危及胎兒。

處方:焦白朮、白芍藥、黃芩、穀芽、雲茯苓、炙甘草、川連翹、蓮子蒂

(案例18)因飲酒過度,濕熱內盛,損傷臟腑,就像夕陽西下之景。

處方:葛花、川連翹、茯苓、雞屎藤、秦皮、神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