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顧氏醫案》~ 二、瘧疾門(二十四方) (2)
二、瘧疾門(二十四方) (2)
1. 二、瘧疾門(二十四方)
(案21)瘧疾變證,邪入血室。其為至重。
柴胡,淡芩,黃連,橘紅,半夏,茯苓,竹茹
(案22)中秋伏邪,瘧後元氣未恢,脈細數,形神削奪,上咳下瀉。肺脾同病,土不生金,恐不成瘧癆。
沙參,山藥,米仁,炙草,於術,麥冬,茯苓,建蓮
(案23)瘧發秋杪,匝月而止,痰邪結痞,左脅有塊,乃受陰藥之累也。必得再來,方有出路。
二陳湯去甘草,加柴胡、黃芩、青皮、薑、棗
(案24)瘧來深秋,三翻四復,延至冬半,左脅結痞,脈弦細數,形神削奪,面色㿠白。伏邪久踞,正虛不敵,洵可畏也。
首烏,沙參,橘白,鱉甲,麥冬,炙草
(案25)瘧不了了,咳嗆脈數。當補肺陰。
沙參,鱉甲,苡米,川斛,麥冬,丹皮,茯苓,麥芽
白話文:
(案21)瘧疾併發症,邪氣入侵血液循環系統,病情十分危重。 方劑包含:柴胡、黃芩、黃連、橘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竹茹。
(案22)中秋時節感染瘧疾,病後元氣未復,脈搏細弱而數,精神萎靡,咳嗽、腹瀉。肺脾同時受損,脾土不能生金,擔心會發展成瘧疾引起的肺癆。 方劑包含:沙參、山藥、薏苡仁、炙甘草、蒼朮、麥冬、茯苓、蓮子。
(案23)瘧疾發作於秋季末期,持續一個多月後停止,痰邪結聚成痞塊,左脅下有腫塊,這是因為服用寒涼藥物所致。必須等瘧疾再次發作,才能找到治療的突破口。 方劑為:二陳湯去甘草,加柴胡、黃芩、青皮、生薑、大棗。
(案24)瘧疾發作於深秋,反覆發作三次以上,延至冬季中期,左脅下結塊成痞,脈搏弦細而數,精神萎靡,面色蒼白。邪氣久留體內,正氣虛弱,病情十分危險。 方劑包含:何首烏、沙參、橘皮、鱉甲、麥冬、炙甘草。
(案25)瘧疾久治不愈,咳嗽氣促,脈搏數次。應該補益肺陰。 方劑包含:沙參、鱉甲、薏苡仁、川貝母、麥冬、丹皮、茯苓、麥芽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