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顧氏醫案》~ 一、女科時症門(二百四方) (11)

回本書目錄

一、女科時症門(二百四方) (11)

1. 一、女科時症門(二百四方)

沙參,麥冬,茯神,穀芽,生地,玉竹,石決明

白疹未暢,旋即退收,邪終未泄,繼而復熱,氣粗鼻掀,肺虛火盛,不克宣降恐其熱勢復烈。擬用錢仲陽法,復入清通之品。

補肺阿膠湯加蘆根、佛手

熱退脈小緩,熱來則數大,此邪之聚散也,舌苔稍潤,渴飲溺赤,斑發未艾。清滋解泄,一定成則,昨宵法合當,繼之。

照昨方。

絡續得汗,可知邪未復聚,所以潮熱不來,舌雖潤紅而有裂紋。肺胃之陰殊難恢復,專以清之化之。

沙參,玉竹,麥冬,茯苓,生地,川斛,橘白,穀芽

身涼脈靜,不比昨日,其邪若有未淨者。然養陰和胃為主,清泄少陽為佐。

生地,玉竹,茯苓,桑葉,麥冬,川斛,橘白,丹皮

(案71)舌紅裂紋,渴飲,上猶燥也,而腹鳴溺赤,口疳復生,濕熱蓄於中下。今當滋上分下。

川斛,阿膠,丹皮,澤瀉,麥冬,沙參,茯苓,淡竹葉

(案72)舌不幹而口乾,胃中津液虧也。仍舊滋陰和胃以化之。

沙參,阿膠,麥冬,人中白,生地,石斛,丹皮,穀芽

(案73)病已逾月,舌紅苔黃,脈數關大,渴飲溲赤,痰濁口膩,不更衣者六日。雖未可云腑實,而陽明之熱究屬未清。須得便通之後,舌淡脈靜,方可填納。然乎?否乎?方未錄。

濕溫病後,飲食不節,復熱十餘日,戰汗不解,遍體紅紫,藍斑密布,齒衄成流,脈芤澀。濕溫熱毒,深傷陽明,營分血得熱而沸騰也,勢極危篤。

犀角汁(石膏湯磨),板藍汁,金汁,羚羊角汁(石膏湯磨),方諸水,茅根汁,鮮生地汁,藕汁,銀花露

復診:照前方去羚羊角,加生軍汁。

大便連行,熱甚不解。若不進谷,胃氣內憊,終難成功也。

犀角,丹皮,生石膏,生地,洋參,明玳瑁,茅根,人中黃,板藍根

復診:前方去玳瑁、石膏,加藿香、鮮蓮子。

穀食漸進,身熱漸緩,皆是邪毒化解之機,然其斑如玳瑁者,未能轉色,尚在險途。擬清營解毒。

茅根三豆湯代茗

犀角地黃湯加西洋參、人中黃、板藍根

(案74)暑風濕熱夾痰食交蒸,十六日不得汗解,神志昏蒙,唇腫舌強,脈沉滑數。邪結膜膈,漸入心營,大勢棘手。勉擬清營泄熱,開竅豁痰,以冀萬一。

犀角,薄荷,豆豉,竹瀝,山梔,連翹,鮮地,菖蒲汁,竹葉,淡芩

另用紫雪丹五分,竹葉湯送下先服。

(案75)咳嗆不爽,至圊不便,邪食阻踞膜膈,有昏閉危厥之勢。勉擬背城借一。(涼膈散拆寫)

竹葉,薄荷葉,黃芩,元明粉,連翹,生草,生軍,桑皮,枇杷葉,黑梔

(案76)濕溫疫邪九日,神呆,脈伏,斑點模糊,內陷之象,其勢棘手。

犀角,連翹,檳榔,菖蒲汁,牛蒡,草果,鬱金,知母,半夏,赤芍

必得斑隨汗化,方有希冀。

白話文:

一、女科時症門(二百四方)

患者白疹消退,但邪氣未盡,又復發高熱,呼吸粗重,鼻翼煽動,肺虛火盛,無法宣降,擔心病情加重。擬用錢仲陽的方子,再加入清熱通利之藥。用補肺阿膠湯加蘆根、佛手。

熱退後脈象微弱緩慢,發熱時脈象則快速有力,這是邪氣聚集和消散的表現,舌苔略微濕潤,口渴飲水,小便赤黃,斑疹尚未完全消退。需清熱滋陰,通利腸胃,繼續使用昨天的方子。

繼續使用昨天的方子。

持續出汗,說明邪氣尚未再次聚集,因此潮熱未發,舌頭雖然濕潤紅腫,但出現裂紋。肺胃陰液難以恢復,需專注於清熱化濕。

患者身體涼爽,脈象平靜,與昨日不同,但邪氣可能未完全清除。需以養陰和胃為主,清泄少陽為輔。

患者舌頭紅腫有裂紋,口渴,上焦仍然乾燥,但腹部鳴響,小便赤黃,口腔潰瘍再次出現,濕熱鬱積在下焦。現在應該滋養上焦,瀉下焦。

患者舌頭不乾燥但口乾,胃中津液不足。仍需滋陰和胃。

患者病情已超過一個月,舌頭紅腫,苔黃,脈象數而有力,口渴,小便赤黃,痰多口膩,六天未換衣。雖然不能說是腑實,但陽明熱證尚未完全清除。必須大便通暢後,舌苔淡白,脈象平靜,才能考慮補益。具體方劑未記錄。

濕溫病癒後,飲食不節,再次發熱十餘日,寒戰汗出不止,全身紅紫,出現藍色斑點,牙齦出血,脈象虛弱而澀滯。濕溫熱毒,嚴重損傷陽明經,營血因熱而沸騰,病情危重。

使用犀角汁(石膏湯磨)、板藍根汁、金汁、羚羊角汁(石膏湯磨)、方諸水、茅根汁、鮮生地汁、藕汁、金銀花露。

複診:照之前的方子,去掉羚羊角,加入生軍汁。

大便多次排出,高熱仍未退解。如果不進食,胃氣衰敗,難以痊癒。

使用犀角、丹皮、生石膏、生地、西洋參、明玳瑁、茅根、人中黃、板藍根。

複診:之前的方子去掉玳瑁、石膏,加入藿香、鮮蓮子。

穀物飲食逐漸增加,發熱逐漸減輕,這是邪毒化解的跡象,但斑點仍像玳瑁一樣,顏色未變,仍處於危險之中,需清營解毒。

用茅根三豆湯代替茶飲。

用犀角地黃湯,加入西洋參、人中黃、板藍根。

患者暑濕風熱夾雜痰飲,發熱十六日,汗出不解,神志不清,嘴唇腫脹,舌頭強硬,脈象沉而滑數。邪氣阻塞膜膈,漸入心營,病情危急。試圖清營泄熱,開竅豁痰,以求一线生機。

使用犀角、薄荷、豆豉、竹瀝、山梔、連翹、鮮地黃、菖蒲汁、竹葉、黃芩。

另用紫雪丹五分,用竹葉湯送服。

患者咳嗽氣喘,大便秘結,邪氣和飲食阻塞膜膈,有昏迷危殆之勢。試圖用涼膈散加減。

使用竹葉、薄荷葉、黃芩、元明粉、連翹、生草、生軍、桑皮、枇杷葉、黑梔子。

患者濕溫疫病九日,神志呆滯,脈象隱伏,斑點模糊,內陷,病情危急。

使用犀角、連翹、檳榔、菖蒲汁、牛蒡、草果、鬱金、知母、半夏、赤芍。

必須斑疹隨汗液排出,才會有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