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佗

《華佗神方》~ 卷五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7)

1. 五○三三·華佗治石瘤神方

石瘤亦生於皮膚之上,按之如石之堅,不覺痛苦,治法同骨瘤。

白話文:

石瘤

石瘤也生於皮膚之上,按壓時堅硬如石,沒有疼痛感,治療方法與骨瘤相同。

2. 五○三四·華佗治氣瘤神方

氣瘤無痛無癢,時大時小,隨氣為消長,氣旺則小,氣弱反大,氣舒則寬,氣鬱則急。治法必須補其正氣,開其鬱氣,則瘤自散。方用:

白話文:

氣瘤不疼痛不癢,時而大時而小,隨着氣體的盈虧而變化,氣盛則瘤小,氣弱則瘤大,氣順則瘤鬆弛,氣鬱則瘤緊。治療方法必須補益正氣,疏導鬱氣,那麼腫瘤自然會消散。方藥應用:

沉香一兩,木香二兩,白芍四兩,白朮八兩,人參二兩,黃耆八兩,枳殼一兩,檳榔一兩,茯苓四兩,香附二兩,附子五錢,天花粉四兩

各為細末,蜜為丸,每日服三錢,一料全消。

白話文:

沉香一兩:具有理氣、止痛、止瀉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腹脹、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
木香二兩:具有理氣、通便、溫中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胃腸脹氣、便祕、腹痛等症狀。

白芍四兩:具有養血、補肝、緩中、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心悸、脅痛、月經不調、產後腹痛等症狀。

白朮八兩:具有健脾、燥濕、止瀉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脾虛、腹瀉、水腫等症狀。

人參二兩:具有補氣、益血、生津、安神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氣虛、血虛、疲勞、失眠等症狀。

黃耆八兩:具有補氣、固表、益氣、生肌肉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氣虛、表虛、瘡瘍、跌打損傷等症狀。

枳殼一兩:具有理氣、破氣、消積、導滯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胃腸脹氣、食積、便祕等症狀。

檳榔一兩:具有行氣、消積、殺蟲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胃腸脹氣、食積、蟲積等症狀。

茯苓四兩:具有利水、滲濕、健脾、寧心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腹水、水腫、脾虛、心悸等症狀。

香附二兩:具有理氣、解鬱、調經、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胸悶、脅痛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狀。

附子五錢:具有補火、回陽、溫中止痛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陽虛、畏寒、腹瀉、腹痛等症狀。

天花粉四兩:具有清熱、生津、止渴、止汗的功效,常被用於治療發熱、口乾、盜汗等症狀。

3. 五○三五·華佗治五疔神方

疔瘡之生,膏粱人居其半,皆因營養過度,火毒外發所致。名稱雖有多種,地位亦無一定。其實可賅之為心、肺、肝、脾、腎五種;即色赤者為心疔,色白者為肺疔,色青紫者為肝疔,色黃者為脾疔,色黑者為腎疔也。初起時可用:

白話文:

疔瘡的發生,富貴人家佔了一半,都是因為營養過剩,火毒外發所引起的。名稱雖然有很多種,部位也沒有固定。其實可以歸納為心、肺、肝、脾、腎五種;也就是顏色發紅的是心疔,顏色發白的是肺疔,顏色發青紫的是肝疔,顏色發黃的是脾疔,顏色發黑的是腎疔。一開始時可以用:

紫花地丁一兩,甘菊花一兩

水煎服,六劑痊愈。外用:

絲瓜葉十片,明礬,雄黃(末)各二錢

搗絲瓜葉極爛,取汁調二味末,以鳥羽敷疔上,隨干隨潤,數日即消。或以:

白菊花葉連根

白話文:

取紫花地丁一兩,甘菊花一兩,水煎服,服用六劑可痊癒。外用藥方:

取十片絲瓜葉,再加入各二錢的明礬和雄黃(末),將絲瓜葉搗爛取汁,調和二味末藥,用鳥羽將藥敷於患處,隨著藥乾了就再潤濕,數天後即可消退。或者使用:

搗汁一杯,沸酒沖服,毒甚者須多服。渣敷患處,留頭不敷。覆被令汗出,其毒自散。無時可用甘白菊花四兩代之,少則不效。

白話文:

將汁液搗碎成一杯,用沸騰的酒沖服,毒性很強的患者需要服用更多。將渣滓敷在患處,留頭部不敷。蓋上被子讓汗液排出,毒性就會自行分散。不論何時都可以用四兩甘白菊花代替,如果用量少則沒有效果。

4. 五○三六·華佗治疔瘡出血神方

飲真麻油一大碗即止,或用菜籽油亦效。

白話文:

喝一大碗麻油就可以停止了,或者使用菜籽油也有功效。

5. 五○三七·華佗治疔瘡走黃神方

其原因為食豚肉所致,患此者多不知。宜以:

芭蕉根

搗汁,服之即解。

白話文:

原因是吃了豬肉所導致的,患有這種症狀的人大多不知道。應該用芭蕉根搗成汁來服用,喝了之後就可以解除了。

6. 五○三八·華佗治疔瘡不破神方

蟬衣,僵蟲

上等份為末,醋調敷四圍,候根出,拔去,再塗即愈。

白話文:

把蟬蛻和僵蠶等量研磨成粉,用醋調和後敷在四周,等到病灶長出來後,就可以拔除,再塗一次就能痊癒。

7. 五○三九·華佗治疔根不出神方

鐵粉一兩,輕粉一錢,麝香少許

上為末,針畫十字,以點藥入內,醋調麵糊敷之,極效。

白話文:

鐵粉一兩,輕粉一錢,麝香少許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針在患處畫出十字,然後將藥粉點入其中,再用醋調和麵粉做成糊狀敷在上面,效果非常好。

8. 五○四○·華佗治紅線疔神方

紅線疔屬心疔類,其形縷縷如絲線,周身纏繞,如在手足上,則入心即死。宜用松針刺去其血,忌食熱物。或以:

白話文:

紅線疔屬於心疔的一種,它的形狀像一條條絲線,纏繞在身上。如果長在手腳上,就會侵入心臟,導致死亡。治療時應該用松針刺破疔瘡,放出毒血,並且忌食熱性食物。也可以使用以下藥方:

白菊花根葉,雄黃錢許,蜒蚰二條

共搗極爛,從疔頭敷至絲盡處為止,以絹條裹緊,越縮即消。

白話文:

將白菊花的根和葉、雄黃一錢左右、兩條蜒蚰一起搗成非常細膩的糊狀,然後從長疔的地方敷上去,一直敷到長疔的範圍之外,再用布條緊緊包裹起來,等到布條慢慢變緊時,長疔就會消退。

又此疔生於足者延至臍,生於手者延至心,生於唇面者延至喉,亦皆死。急用針或磁鋒,刺破其紅絲盡處,使出血,以浮萍嚼塗刺處,用白礬搗末,包裹於搗爛蔥白中(約三錢)吞下,再飲蔥酒一、二杯,覆被靜臥,汗出即愈。

白話文:

而且長在腳趾的癤子會一直延伸到肚臍,長在手指的癤子則會一直擴散到心臟,長在嘴脣邊的癤子則會擴散到咽喉,這都會致人死亡。緊急情況下,可以用針或者磁針,刺破紅絲盡頭的地方,讓它出血,然後將浮萍嚼碎後,塗在針刺的地方,再用白礬研磨成粉末,包在搗碎的蔥白中(約三錢)吞下去,接著再喝一兩杯蔥酒,蓋上被子安靜地躺著,等到出汗了,癤子就會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