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華佗神方》~ 卷四 (32)
卷四 (32)
1. 四二三八·華佗治五膈神方
五膈者,謂憂膈、恚膈、氣膈、寒膈、熱膈是也。方用:
白話文:
五種膈症,指的是憂鬱引起的膈症、憤怒引起的膈症、氣滯引起的膈症、寒邪引起的膈症、熱邪引起的膈症。處方使用如下:
麥門冬(去心)十分,蜀椒,遠志,附子(炮),乾薑,人參,桂心,細辛各六分,甘草(炙)十分
上搗篩,蜜和丸如彈子。以一枚著牙齒間含,稍稍咽汁,日三。
白話文:
麥門冬(去心)10錢,蜀椒、遠志、附子(炮製過)、乾薑、人參、桂心、細辛各6錢,甘草(炙製過)10錢。
2. 四二三九·華佗治七氣神方
七氣者,謂寒氣、熱氣、怒氣、恚氣、喜氣、憂氣、愁氣是也。此七氣為病,皆生積聚,堅牢如杯,心腹絞痛,不能飲食,時去時來,發則欲死。方用:
白話文:
七種致病之氣,是指寒氣、熱氣、怒氣、恚氣、喜氣、憂氣、愁氣。這七種病氣都能產生積聚,堅硬如杯,心腹絞痛,不能飲食;有時出現,有時消失,發作起來就會想死。
紫菀,前胡,半夏,細辛,丹參,茯苓,芎藭,桃仁(去皮尖),吳茱萸,桂心,桔梗,石膏各三分,乾薑,蜀椒各二分,人參,甘草,防葵各四分,烏頭(炮),大黃各三分,菖蒲三分
白話文:
-
紫菀:3 分
-
前胡:3 分
-
半夏:3 分
-
細辛:3 分
-
丹參:3 分
-
茯苓:3 分
-
芎藭:3 分
-
桃仁(去皮尖):3 分
-
吳茱萸:3 分
-
桂心:3 分
-
桔梗:3 分
-
石膏:3 分
-
乾薑:2 分
-
蜀椒:2 分
-
人參:4 分
-
甘草:4 分
-
防葵:4 分
-
烏頭(炮):3 分
-
大黃:3 分
-
菖蒲:3 分
上搗篩為末,蜜和丸,酒服如梧子三丸。日三。加至十丸,一方去半夏加甘遂三分。
白話文:
將藥材搗碎篩出細末,用蜂蜜和成丸劑,每次用酒送服,每服三丸,一天三次。逐漸增加到每次十丸。另一種藥方中去掉半夏,加入三分甘遂。
3. 四二四○·華佗治五噎神方
五噎,謂氣噎、憂噎、食噎、勞噎、思噎等是也。皆由陰陽不和,三焦隔絕,津液不行,憂恚嗔怒所生。謂之噎者,言噎塞而不通也。方用:
白話文:
五噎,是指氣噎、憂噎、食噎、勞噎、思噎等。都是由於陰陽不和諧,三焦隔絕,津液不運行,憂愁恚恨嗔怒所產生的。稱之為噎,是說噎塞不通。方劑使用:
乾薑,蜀椒,食茱萸,人參,桂心各五分,細辛,白朮,茯苓,附子(炮)各四分,橘皮六分
上搗篩,以蜜和為丸,如梧子,酒下三成,日再。
白話文:
-
乾薑:5 分
-
蜀椒:5 分
-
食茱萸:5 分
-
人參:5 分
-
桂心:5 分
-
細辛:4 分
-
白朮:4 分
-
茯苓:4 分
-
附子(炮):4 分
-
橘皮:6 分
4. 四二四一·華佗治痞疾神方
皂礬六兩(醋炒九次),沒藥三兩(炒去油)
共為末,棗肉為丸,空腹湯下七丸,七日有效。或用;
五靈脂,香附各一斤,黑白醜各二兩
共搗末,半炒熟,半生用,醋和丸,日服三錢。
白話文:
取六兩皂礬,用醋炒九次,再取三兩沒藥,炒去油。
將以上藥材共研成細末,以棗肉製成丸劑,空腹時用溫水送服七丸,連續服用七天會見效。或者使用以下配方:
取五靈脂和香附各一斤,再加上黑白丑各二兩。
將這些藥材一起搗碎成末,一半炒熟,一半生用,用醋調和製成丸劑,每日服用三錢。
5. 四二四二·華佗治痞積神方
桔梗,枳殼等分
水煎溫服,有效。
白話文:
桔梗和枳殼等量,
用水煎煮後溫服,有效。
6. 四二四三·華佗治呃逆神方
黃連一錢,紫蘇葉八分
水煎服。極神效。
白話文:
黃連一錢,紫蘇葉八分。
用水煎煮後服用。效果非常神奇。
7. 四二四四·華佗治陰寒呃逆神方
乳香,硫黃,陳艾各二錢
上搗末,以陳酒煎數沸,乘熱嗅之。外以生薑擦當胸,極效。
白話文:
乳香、硫磺、陳艾各取二錢,
將這些藥材搗碎成末,用陳酒煎煮幾沸後,趁熱聞其氣。另外,用生薑擦拭胸口,效果非常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