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華佗神方》~ 卷四 (31)
卷四 (31)
1. 四二三一·華佗治翻胃神方
其症朝食夜吐,心下堅如杯,往來寒熱,吐逆不下食,此為寒癖所作。治用:
珍珠,雄黃,丹砂各一兩,朴硝二兩,乾薑十累
上五味搗篩,蜜丸。先食服如梧子二丸,少煩者,飲水則解之。忌生血物。
白話文:
患者早上吃東西晚上嘔吐,心窩部硬如杯子,時而發冷時而發熱,嘔吐不止,無法進食,這是寒邪停滯引起的胃病。治療方法是:
珍珠、雄黃、丹砂各一兩,朴硝二兩,乾薑十兩。
將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藥丸。飯前服用,每次服用兩丸,如同梧桐子大小,如果覺得不舒服,喝水即可緩解。忌食生冷血腥之物。
2. 四二三二·華佗治嘔吐神方
嘔吐有兩種:一者積熱在胃,一者積冷在胃。二事正反,須細察之,如屬熱症。宜用:
生蘆根,生麥門冬(去心),青竹茹各一升,生薑汁五合,茯苓五兩
上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半,去滓,加竹瀝六合,攪調,分三服,相去如人行十里久,始服一劑。忌醋物。如服前藥,未能全除,宜再用:
茯苓五兩,人參三兩,麥門冬(去心)一升,生薑六兩,青竹茹一升
共搗篩,蜜和為丸,煎蘆根湯飲下之。初服十五丸,日二服。稍稍加至三十丸,如梧子大。
如系冷症。宜用:
半夏,小麥面各一升
先搗半夏為散,以水溲麵,丸如彈子大,以水煮冷麵熟,則是藥成。初吞四、五丸,日二服。稍稍加至十四五丸,旋煮旋服,病自漸減。又如服前藥,病雖漸減,惟病根不除,欲多合前丸,又慮毒藥,不可久服。可改用:
人參,白朮各五兩,生薑八兩,厚朴(炙),細辛各四兩,橘皮三兩,桂心二兩
上搗篩,蜜和丸,如梧子,飲下之。初服十丸,日再,稍加至二十丸。若與半夏丸間服,亦得。忌桃、李、羊肉、雀肉、生蔥、生菜。
白話文:
嘔吐分兩種:一種是胃裡有熱,一種是胃裡有冷。這兩種情況正好相反,必須仔細辨別。如果是熱症,應該用:
鮮蘆根、鮮麥門冬(去心)、青竹茹各一升,生薑汁五合,茯苓五兩。
用八升水煎煮到二升半,去渣,加入竹瀝六合,攪拌均勻,分三次服用,每次服藥間隔約等於步行十里的時間。忌食醋製品。如果服用上述藥物後,嘔吐症狀還沒有完全消除,應該再用:
茯苓五兩,人參三兩,麥門冬(去心)一升,生薑六兩,青竹茹一升。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,加蜜做成藥丸,用蘆根湯送服。開始服用十五丸,一天服用二次。逐漸增加到三十丸,藥丸大小如梧桐子。
如果是冷症,應該用:
半夏、小麥麵各一升。
先將半夏搗碎成粉末,用水和麵,做成彈子大小的藥丸,用水煮熟麵糰,藥就算是做好了。開始服用四五丸,一天服用二次。逐漸增加到十四五丸,邊煮邊服用,病症就會慢慢減輕。如果服用上述藥物後,病情雖然減輕,但病根未除,想繼續服用前面做的藥丸,又擔心藥物毒性,不能長期服用,可以改用:
人參、白朮各五兩,生薑八兩,厚朴(炮製過的)、細辛各四兩,橘皮三兩,桂心二兩。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,加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。開始服用十丸,一天服用二次,逐漸增加到二十丸。也可以與半夏丸交替服用。忌食桃、李、羊肉、雀肉、生蔥、生菜。
3. 四二三三·華佗治乾嘔神方
乾嘔者,胃氣逆故也。但嘔而欲吐,吐而無所出,故云乾嘔。治用:
生葛根
絞取汁,服一升。
白話文:
乾嘔是因為胃氣逆亂造成的。患者想吐卻吐不出東西,所以稱為乾嘔。治療方法是:用生葛根絞汁,服用一升。
4. 四二三四·華佗治飢餓嘔吐神方
蜀椒
煮汁,溫服立效。
白話文:
用蜀椒煮水,溫溫的喝下去,馬上見效。
5. 四二三五·華佗治嘔吐清水神方
干蘄艾
煎湯啜之,立愈。
白話文:
用乾艾草煎湯喝下,馬上就好了。
6. 四二三六·華佗治嘔吐酸水神方
黑山梔三錢
煎濃汁,入生薑汁少許,和服。或以:
黃連六分,吳茱萸一分
煎湯飲。
白話文:
華佗治療嘔吐酸水的有效方法:用三錢黑山梔煎成濃汁,加入少許生薑汁,混合後服用。或者用六分黃連、一分吳茱萸煎湯服用。
7. 四二三七·華佗治吐血神方
生地,當歸各一兩,川芎,元參各五錢,黃芩,三七各三錢,甘草,荊芥各一錢
水煎服。或用:
鮮生地汁一碗,三七末三錢,炮薑炭末五分
調服一劑,即止血,極神效。
白話文:
華佗治療吐血的妙方:
方一:生地黃、當歸各一兩,川芎、元參各五錢,黃芩、三七各三錢,甘草、荊芥各一錢,水煎服。
方二:鮮生地黃汁一碗,三七粉三錢,炮薑炭粉五分,混合服用一劑,即可止血,效果極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