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華佗神方》~ 卷四 (21)
卷四 (21)
1. 四一四○·華佗治老人腳氣神方
豬胃一具
洗淨,細切,水洗布絞乾,和蒜、椒、醬、醋五味常食之。
白話文:
將豬胃洗淨切碎,用布絞乾水分,再和蒜、辣椒、醬、醋一起調味,經常食用。
2. 四一四一·華佗治諸黃症神方
諸黃病者,謂一身盡疼,發熱面色洞黃。此由寒濕在表,則熱蓄於脾胃,腠理不開,瘀熱與宿谷相搏,鬱蒸不得消,則大小便不通,故身體面目皆變黃色。其類別有黃疸、黑疸、赤疸、谷疸、白疸、馬黃等。宜用:
瓜蒂二十七枚,赤小豆二十七枚,秫米二十七粒。
上搗為散,取如大豆粒,吹鼻中。
白話文:
患有各種黃疸的人,全身疼痛、發燒、臉色發黃。這是因為體表有寒濕,導致熱邪積聚在脾胃,毛孔閉塞不通,瘀熱與宿食互相搏鬥,鬱積的熱邪無法消散,因此大小便不通暢,所以身體和臉色都變黃。黃疸的種類包括黃疸、黑疸、赤疸、谷疸、白疸、以及像馬尿一樣顏色發黃的黃疸等等。治療方法是用:
瓜蒂二十七枚、赤小豆二十七枚、秫米二十七粒。
將以上藥物搗碎成粉末,取如大豆大小的藥粉,吹入鼻中。
3. 四一四二·華佗治急黃神方
脾胃有熱,穀氣鬱蒸,因為熱毒所加,故卒然發黃。心滿氣喘,發於傾刻,故云急黃。有得病即身體面目發黃者;有其初不知,直至死後而身現黃者。其候得病時,但發熱、心戰者是急黃也。治用:
赤小豆,丁香,黍米,瓜蒂各二十七枚,麝香,薰陸香等分(別研)青布二方寸(燒為灰)
上搗為散,飲服一錢匕,則下黃水,其黃即定。忌生冷,熟面,黏食,陳糗等。
白話文:
脾胃積熱,穀物消化不良產生的氣體鬱結在體內,加上熱毒入侵,所以突然發黃。患者胸口悶脹、呼吸急促,發病迅速,因此稱為「急黃」。有些人發病後立刻就會出現皮膚和臉部發黃;有些人則初期沒有症狀,直到死後才發現身體發黃。如果發病時,只是發熱、心慌,那就是急黃。治療方法是:
用赤小豆、丁香、黍米、瓜蒂各二十七粒,麝香、薰陸香等量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兩寸見方的青布燒成的灰,混合搗成藥粉。每次服用一錢重的藥粉,就能排出黃色的尿液,黃疸症狀也會好轉。忌食生冷食物、熟麵食、黏性食物和陳舊的米糧。
4. 四一四三·華佗治黃疸神方
患者身體、面目、爪甲及小便皆黃,由飲酒過度所致。方用:
茵陳,柴胡各四兩,升麻,黃芩,大黃各三兩,龍膽草二兩
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若身體羸,去大黃,加梔子仁五六兩,生地黃一升。
白話文:
病人全身皮膚、臉色、指甲和尿液都發黃,這是因為喝酒喝太多了引起的。治療方法如下:
茵陳、柴胡各四兩,升麻、黃芩、大黃各三兩,龍膽草二兩,加九升水煎煮,熬成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如果病人身體虛弱,就不要用大黃,改用梔子仁五六兩和生地黃一升。
5. 四一四四·華佗治陰黃神方
患者身目色黃,頭痛而不發熱,其病原為陽氣伏,陰氣盛,熱毒乘之所致。治宜用:
茵陳四兩,白蘚皮,黃芩,芍藥,青木香,柴胡,枳實(炙),黃連,土瓜根,大青各三分,栝蔞,梔子各四分,紫雪八分,大黃十分
上十四味,搗篩為散,煮茅根飲待冷,平旦空腹,以茅根飲服五錢匕,一服少間,當一兩行微利,利後煮稀蔥豉粥食之,利多以意漸減,常取微泄,利通一兩行為度,瘥止。
白話文:
病人皮膚和眼睛發黃,頭痛卻不發燒,這是因為陽氣內伏,陰氣旺盛,熱毒乘虛而入造成的。治療方法是用:
茵陳四兩,白蘚皮、黃芩、芍藥、青木香、柴胡、枳實(炒)、黃連、土瓜根、大青各三分,栝蔞、梔子各四分,紫雪八分,大黃十分。
以上十四味藥材,研磨成粉末,用茅根水煮開後放涼,清晨空腹服用五錢。藥效發作時間很快,應當會略微腹瀉一次或兩次,腹瀉後喝稀的蔥豉粥。如果腹瀉過度,就要根據情況逐漸減少藥量,保持輕微的通便即可,以通便一兩次為度,病癒後停止服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