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華佗神方》~ 卷四 (6)
卷四 (6)
1. 四○三九·華佗治傷寒百合病神方
百合病者,謂無經絡百脈,一宗悉致病也。皆因傷寒虛勞,大病之後,不平復,變成斯病也。其狀如欲食復不能食,欲臥不得臥,欲出行而不能出行,如有寒復如無寒,如有熱復如無熱,諸藥不能療,得藥則劇而吐利,行持坐臥,神靈式憑。治法以百合為主,而佐以知母者,為治已經發汗後,更發之法。方用:
百合七枚,知母三兩
先用泉水洗漬百合一宿,去其水;更以泉水二升,煮取一升,去滓;次以水二升,煮知母得一升;與百合汁和,復煮取一升半,分二次服。若已經下後,更發者則如前法浸煮百合七枚外,可更以滑石三兩、代赭一兩,用水二升,煮取一升,和百合汁復煮,得一升半,如前法服之。又百合病已經吐後更發者,亦如前法,先浸煮百合七枚,乃以雞子黃納汁中,攪勻分再服。
又若百合病始,不經發汗、吐、下,其病如初者,可仍如前法,先浸煮百合,次以生地黃汁一升,與百合汁相和,再煮取一升半,溫分再服。一服中病可,勿更服,大便當出惡沫。
白話文:
百合病是指身體經絡百脈都出問題,各種病症一起發作的疾病。這種病大多是因為傷寒、體虛勞損,或是大病之後沒有恢復好而引起的。患者症狀表現為想吃東西卻吃不下,想睡卻睡不好,想出門卻走不動,感覺好像有寒意又好像沒有,好像發熱又好像不熱,各種藥物都治療無效,甚至吃了藥還會加重病情而嘔吐腹瀉,行動、站立、坐臥都非常困難,精神萎靡不振。治療方法是以百合為主藥,輔以知母,這是針對已經發汗之後,再次發病的治療方法。
藥方:
百合七枚,知母三兩
先用泉水浸泡百合一夜,去掉水分;再用泉水兩升,煮成一升,過濾去渣;然後用同樣的水量,煮知母至一升;將知母汁與百合汁混合,再煮成一升半,分兩次服用。如果服藥後病情再次加重,則按照上述方法浸泡百合七枚,再加入滑石三兩、代赭石一兩,用水兩升煮成一升,與百合汁混合再煮,得到一升半,按照上述方法服用。如果百合病已經嘔吐過後病情再次加重,也按照上述方法,先浸泡百合七枚,然後加入雞蛋黃攪勻,分兩次服用。
如果百合病剛開始,沒有經過發汗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,病情還處於初期階段,可以按照上述方法,先浸泡百合,然後加入生地黃汁一升,與百合汁混合,再煮成一升半,溫熱後分兩次服用。服用一次後如果病情好轉,就不要再服用了,大便應該會排出惡臭的泡沫。
2. 四○四○·華佗治中風神方
凡卒中風欲死,身體緩急,口目不正,舌強不能語,奄奄忽忽,神情悶亂。宜急用:
麻黃,防己,人參,黃芩,桂心,白芍藥,甘草,川芎,杏仁各一兩,防風一兩半,附子一枚,生薑五兩
先以水一斗一升,煮麻黃三沸,去沫,乃納諸藥,煮取三升,分三服,極效。
白話文:
中風將死,身體忽冷忽熱,口眼歪斜,舌頭僵硬說不出話,神志不清,昏昏沉沉,精神煩亂。應立即使用:
麻黃、防己、人參、黃芩、桂枝、白芍藥、甘草、川芎、杏仁各一兩,防風一兩半,附子一個,生薑五兩。
先用一斗一升水,煮沸麻黃三次,去掉浮沫,再放入其他藥材,煎煮至三升,分三次服用,療效極佳。
3. 四○四一·華佗治中風口噤神方
淡竹瀝一斗,防風,葛根,菊花,細辛,芍藥,白朮,當歸,桂心,通草,防己,人參,炙甘草,炮附子,茯苓,玄參各一兩,秦艽,生薑各二兩,桑寄生三兩
以淡竹瀝煮諸藥,得四升,分四次服之,忌海藻、菘菜、豬肉、生菜、生蔥、醋、桃、李、雀肉等物。
白話文:
華佗治療中風口不能言語的特效藥方:
取一斗淡竹瀝,再取防風、葛根、菊花、細辛、芍藥、白朮、當歸、桂心、通草、防己、人參、炙甘草、炮附子、茯苓、玄參各一兩,秦艽、生薑各二兩,桑寄生三兩。用淡竹瀝煮這些藥材,熬煮至四升,分四次服用。服用期間忌食海藻、白菜、豬肉、生菜、生蔥、醋、桃、李子、麻雀肉等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