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佗

《華佗神方》~ 卷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2)

1. 四○○六·華佗治傷寒發斑神方

傷寒內發斑,身熱心如火,口渴呼水。氣喘舌燥,是謂陽火焚於胃口。宜用大劑寒涼撲滅之。方用:

白話文:

伤寒引起体内发斑,身体发热,心中像着了火一样,口渴想喝水。气喘并且舌头干燥,这叫做阳火在胃中燃烧。应该使用大量的寒凉药物来扑灭它。处方使用:

元參三兩,黃芩一兩,麥冬三兩,升麻二錢,防風,天花粉,青黛,生甘草各三錢,生地一兩,桑白皮五錢,蘇葉一錢

白話文:

元參三兩,黃芩一兩:此兩味藥材都有清熱、瀉火的作用,可緩解咽喉疼痛。

麥冬三兩:麥冬可以養陰生津,潤肺止咳,對緩解咽喉乾燥、疼痛有幫助。

升麻二錢,防風三錢,天花粉三錢,青黛三錢,生甘草三錢:這些藥材都有清熱、解毒的作用,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毒素,緩解咽喉腫痛。

生地一兩:生地具有清熱涼血、養陰生津的作用,可緩解咽喉疼痛、腫脹。

桑白皮五錢:桑白皮具有清熱、涼血、祛風的作用,可緩解咽喉腫痛。

蘇葉一錢:蘇葉具有清熱、消炎的作用,可緩解咽喉腫痛。

一劑即消大半,二劑全愈。

按:此方雖傳自神仙,惟升麻用至二錢,余藥也用至數兩,用者大宜斟酌,不可泥古。(孫思邈注)

白話文:

一服下去病就消了大半,兩服就能完全康復。

按照這個方法,雖然說是來自神仙的方子,但是升麻用了二錢,其他的藥材也用了幾兩,使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斟酌,不能拘泥於古法。

2. 四○○七·華佗治傷寒發黃神方

用麻黃一握(去節、綿裹),陳酒五升

煮取半升,頓服,取小汗。春月可用水煎。

白話文:

使用一把麻黃(去除節部,用布包裹),陳年酒五升。

煮至剩下半升,一次服用,讓身體微微出汗。春天可以用水來煎煮。

3. 四○○八·華佗治傷寒中風神方

丹砂十二銖,蜀椒,蜀漆,乾薑,細辛,黃芩,防己,桂心,茯苓,人參,沙參,桔梗,女萎,烏頭各十八銖,雄黃二十四銖,吳茱萸三十銖,麻黃,代赭石各二兩半

上十八味冶,下篩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覆令汗出。

白話文:

丹砂:12 公克

熟大黃:18 公克

吳茱萸:30 公克

雄黃:24 公克

蜀椒:18 公克

麻黃:50 公克

蜀漆:18 公克

代赭石:50 公克

乾薑:18 公克

細辛:18 公克

黃芩:18 公克

防己:18 公克

桂心:18 公克

茯苓:18 公克

人參:18 公克

沙參:18 公克

桔梗:18 公克

女萎:18 公克

烏頭:18 公克

4. 四○○九·華佗治傷寒吐血神方

青柏葉三兩,乾薑二兩,艾三把

白話文:

青色的柏樹葉三兩,乾薑二兩,艾草三把。

以水五升,煮取一升,去滓。別絞取新出馬通汁一升,相和合煎,取一升,綿濾之,溫分再服。馬通汁,是馬屎汁也。

白話文:

用五升水煮成一升,去掉渣滓。另外絞取一升新出的馬糞汁,混合一起煎煮,煮成一升,用綿布過濾,溫熱後分兩次服用。馬糞汁,就是馬糞的水。

5. 四○一○·華佗治傷寒下血神方

釜灶下黃焦土半升(棉裹),甘草三兩(炙),乾地黃三兩,白朮三兩,附子三兩(炮研),阿膠三兩(炙),黃芩三兩

白話文:

  1. 炒焦的鍋竈底部黃土,半升(用棉花包裹)。

  2. 甘草,三兩(經過烘烤)。

  3. 乾地黃,三兩。

  4. 白朮,三兩。

  5. 附子,三兩(經過炮製研磨)。

  6. 阿膠,三兩(經過烘烤)。

  7. 黃芩,三兩。

先以水八升煮六味,取三升,去滓,納膠令烊,分三服。忌海藻,菘菜,蕪荑,豬肉,桃李等。

白話文:

先用八升水將六味藥材煮沸,取三升藥液,去除渣滓,加入膠類藥物使其融化,分三次服用。服用期間忌食海藻、菘菜、蕪荑、豬肉、桃李等。

6. 四○一一·華佗治傷寒衄血神方

衄者,鼻出血也。此由五臟熱結所為。方用:

左顧牡蠣十分(熬),石膏五分

上二味搗末,酒服方寸匕,日三、四。亦可蜜丸如梧子大,酒服十五丸。

白話文:

鼻出血是由五臟熱結所致。治療方法如下:

使用煅燒過的牡蠣十份和石膏五份。

將這兩味藥研磨成粉末,每次用酒送服一茶匙,每日三到四次。也可以將藥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蜜丸,每次用酒送服十五粒。

7. 四○一二·華佗治傷寒煩渴神方

知母六兩,石膏一升,粳米六合,人參三兩,甘草二兩

白話文:

知母:300克

石膏:600克

粳米:360克

人參:150克

甘草:100克

先以水一斗二升,煮米熟,去米納諸藥,煮取六升,去滓溫服一升,日三。忌海藻,菘菜。

白話文:

先用一斗二升的水煮熟米飯,將米飯撈出後放入各種藥材,繼續煮至剩下六升,過濾後取一升溫熱服用,每天三次。服用期間應忌食海藻、菘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