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華佗神方》~ 卷二十二 (3)
卷二十二 (3)
1. 二二○○九·風蹶
濟北王病,得之汗出伏地。臣意切其脈時,風氣也。陽氣盡行而陰氣入,陰氣入張,則寒氣上而熱氣下,故胸滿。即為藥酒,盡三石,病已。
藥酒盡三石,阿信用之堅。如不飲酒,則此風終不愈矣。可知醫雖良,須病者服從耳。或實有可治之質耳。(樊阿注)。
白話文:
濟北王生病了,是因為大量出汗後倒地不起。我診脈時,判斷是風邪入侵。陽氣完全衰竭,陰氣入侵而導致身體脹滿,寒氣上升,熱氣下降,所以胸部感到悶滿。我便用藥酒治療,他喝了三斗藥酒後,病就好了。
喝完三斗藥酒,阿信(可能指濟北王或其僕人)對此藥效深信不疑。如果他不喝藥酒,這風寒病就永遠治不好。由此可見,即使醫生醫術高明,病人也必須配合治療才行。或者說,患者本身也必須有可以治癒的體質。(樊阿注)
2. 二二○○九·氣疝
齊北宮司空命婦,疝氣客膀胱,雖於前後溲而溺赤,病見寒氣則遺溺。眾醫皆以為風入中,病主在肺,刺其足少陽脈。臣意謂腹之所以腫者,厥陰之絡結小腹也。厥陰有過則脈結動,動則腹腫,臣意即灸其厥陰之脈。左右各一所,即不遺溺而溲清,小腹痛止。即更為火齊湯以飲之,三日而疝氣散,即愈。
按:意治病,純用火齊湯,所謂得意佳作也。不知此病之愈,得力在灸,以厥陰病,灸厥陰脈,一灸而絡舒。吾之攻灸,有鑑於斯。(樊阿注)
白話文:
齊國北宮司空夫人患疝氣,疝氣侵犯膀胱,雖然前後都能排尿,但尿液卻是紅的,遇到寒冷就會尿失禁。許多醫生都認為是風邪入侵內臟,病根在肺,於是針刺她的足少陽經脈。但我認為腹部腫脹的原因,是厥陰經絡阻塞小腹所致。厥陰經氣過盛就會導致經脈阻塞不通,阻塞不通就會腹部腫脹。我的治療方法是灸刺厥陰經脈,左右各一處,結果她就沒再尿失禁,尿液也清澈了,小腹疼痛也消失了。之後我又讓她服用火齊湯,三天後疝氣就消散痊癒了。
(按語:我認為治療此病,單純服用火齊湯就能奏效,這可謂是得心應手的佳作。然而,此病的痊癒,實際上得益於針灸治療,因為是厥陰經的病症,所以灸刺厥陰經脈,一次針灸就舒緩了經絡阻塞。我的針灸治療,就是基於這樣的經驗。(樊阿注))
3. 二二○一一·熱蹶
濟北王阿母,自言足熱而懣。臣意告曰:「熱蹶也。」則刺其足心各三所(即三壯也)。按之無出血,病旋已。病得之飲酒大醉也。
大醉者,至於四肢發瘋斑,或腹下膿瘡累累。若用瀉劑,中氣愈虛,長熱不退。刺其足心,以泄內熱,誠捷訣也。予願師事之。(樊阿注)
白話文:
濟北王的母親,自己說腳很熱而且心裡煩悶。我判斷這是熱邪引起的昏厥。於是就在她腳心各處各扎了三針。按壓針孔沒有出血,病情很快就痊癒了。她之所以生病,是因為喝醉酒的緣故。
喝醉酒的人,會導致四肢抽搐發麻起斑點,或者腹部出現許多膿瘡。如果使用瀉藥,反而會讓元氣更虛弱,發熱也持續不退。在腳心扎針,可以洩去體內的熱邪,的確是一個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。我很想拜師學習這個方法。(樊阿註解)
4. 二二○一二·嘔血
濟北王女子豎,奉劍從王之廁。王去,豎後,王令人召之,即僕於廁,嘔血死。病得之流汗,流汗者同法。(法當春嘔血死也)病內重,毛髮色澤、脈不衰。
脾可割可補,故脾雖傷而毛髮色澤脈不衰。惟大忌嘔血,大忌流汗。醫遇此症,貿然進藥者多矣。吾願舉是以曉之。(樊阿注)
白話文:
濟北王的女侍奉劍跟隨國王到廁所。國王離開後,侍女隨後也去,國王派人叫她回來,結果侍女在廁所嘔血而死。她的病是因大量流汗引起的,得此病的人治療方法相同。(這種病在春天嘔血而死。)她的病情內在嚴重,但毛髮色澤、脈象卻沒有衰弱。
脾臟可以切除也可以補充,所以即使脾臟受損,她的毛髮色澤和脈象也沒有衰弱。只是非常忌諱嘔血和大量流汗。醫生遇到這種病症,輕率用藥的很多。我希望舉這個例子來讓大家明白。(樊阿注)
5. 二二○一三·齲齒(一名蛀齒,缺朽也)
齊中大夫病齲齒。臣意灸其左陽明脈,即為苦參湯,日漱三升,出入五、六日,病已。得之風及臥開口,食而不漱。
食後宜漱口,為保齒秘訣。況臥時受風,風將內襲,即醒而咀嚼,使風聚而不散,齒故先病,至於缺朽。苦參子澀斂,漱之用風解而齒固,此牙科丹方之一也。
白話文:
齊國一位大夫得了蛀牙。我认为应该灸他的左手阳明经脉,同时服用苦参汤,每天漱口三次,每次用量约三升,经过五到六天,病就好了。 这蛀牙是由于受风、睡觉时张着嘴,以及吃完东西不漱口引起的。
吃完东西后应该漱口,这是保护牙齿的秘诀。尤其睡觉时受风,风会入侵体内,醒来后又咀嚼食物,导致风邪聚集而不散,所以牙齿最先生病,最终导致蛀牙。苦参具有涩敛的作用,用它漱口可以驱散风邪,使牙齿坚固,这是牙科的经典方剂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