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華佗神方》~ 卷十三 (1)
卷十三 (1)
1. 卷十三
華佗喉科神方
2. 一三○○一·華佗治喉痹神方
喉痹者,喉里腫塞痹痛,水漿不得入也。治用:
白話文:
喉咙疼痛肿胀,导致无法吞咽水液。治疗方法如下:
馬藺根一升,升麻,玄參各三兩,瞿麥,通草,犀角(屑)各二兩,射干十兩
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,去滓,細細含咽。一日令盡,得破膿。
白話文:
馬藺根一公斤,升麻、玄參各三百公克,瞿麥、通草、犀角(屑)各兩百公克,射干一公斤。
3. 一三○○二·華佗治喉痹口噤神方
草烏頭,皂莢
等分為末,入麝香少許,入牙並搐鼻內,牙關自開。
白話文:
將草烏頭和皂莢等量研磨成粉末,加入少量的麝香,然後將這藥粉放入牙縫並吸入鼻內,牙關自然就會打開。
4. 一三○○三·華佗治急喉痹神方
豬牙皂,白礬,黃連
各等分,瓦上焙乾為末,以藥半錢吹入喉中,少頃吐出膿血,立愈。
白話文:
-
豬牙皁:豬牙皁是一種用於傳統中醫的草藥,由豬牙皁樹的根、葉或種子製成。它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痢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、痢疾、腸炎等症狀。
-
白礬:白礬是一種由硫酸鋁鉀製成的礦物鹽,在傳統中醫中用於治療各種疾病。它具有止血、收斂、殺菌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、瘡瘍腫痛、皮膚瘙癢等症狀。
-
黃連:黃連是一種用於傳統中醫的草藥,由黃連植物的根莖製成。它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濕熱型痢疾、黃疸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5. 一三○○四·華佗治客熱咽痛神方
風邪客於喉間,氣鬱成熱,故為痛也。方用:
白話文:
風邪侵入喉嚨,氣滯化熱,所以會疼痛。處方使用:
薄荷,防風,玄參,甘草,片芩(酒炒),梔子各五分,桔梗,連翹各一錢,大黃(酒炒),芒硝,牛蒡,荊芥各七分
水煎,食後溫服。外用:
白話文:
薄荷、防風、玄參、甘草、片芩草(用酒炒過)、梔子各 5 公克,桔梗、連翹各 3 公克,大黃(用酒炒過)、芒硝、牛蒡、荊芥各 2.1 公克。
寒水石半兩(煅紅),硼砂,牙硝,硃砂各一錢,龍腦五分
共為細末,摻入喉中,每次一錢。
白話文:
寒水石半兩(煅燒至紅色),硼砂、牙硝、硃砂各一錢,龍腦五分
6. 一三○○五·華佗治客寒咽痛神方
寒氣客於會厭,卒然如啞。是為寒氣與痰涎凝結咽喉之間,宜以甘辛溫藥治之,忌寒涼。方用:
白話文:
寒氣侵入會厭部位,突然間就變成了啞聲。這是因為寒氣和痰涎在咽喉之間凝結,應該使用甘甜、辛辣且溫熱的藥物來治療,避免使用寒涼的藥物。處方如下:
母薑汁一升,酥,牛骨髓各一升,桂心,秦椒各一兩,防風一兩半,芎藭,獨活各一兩六銖
白話文:
母薑汁一公升,酥、牛骨髓各一公升,桂心、秦椒各一兩(31公克),防風一兩半(46公克),芎藭、獨活各一兩六銖(42公克)
上為末,納薑汁中,煎取相淹濡,下酥髓等合調,微火三上三下煎。平旦溫清酒一升,下膏二合,即細細吞之,日三夜一。
白話文:
將上一步所製的藥末,加入薑汁中,煎煮至藥末與薑汁互相浸透。然後加入酥髓等藥物,混合調勻,用小火煎煮三次,每次煎煮後都要上下翻動藥物。天剛亮時,溫熱清酒一升,加入藥膏二合,慢慢吞服。每天三次,晚上一次。
7. 一三○○六·華佗治咽痛失音神方
栝蔞一枚,白殭蠶(去頭炒)半兩,甘草(炙)二兩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溫酒或生薑自然汁調下。或用綿裹噙化,咽津亦得,日兩三服。
白話文:
取一個栝蔞,半兩去掉頭部後炒過的白僵蠶,以及二兩炙過的甘草。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可以用溫酒或者生薑的自然汁調和服用。也可以用布包裹住含化,吞下津液也是可以的,每日服用兩到三次。
8. 一三○○七·華佗治咽喉妨悶神方
喉間痰氣結聚成核,久而不散,則生燥澀,凡婦人多郁者恆患之。治用:
白話文:
咽喉部位痰氣聚集形成結塊,長時間不消散,就會產生乾燥和滯澀的感覺,這通常是婦女情緒鬱悶時常會得的病。治療方法如下:
厚朴(薑汁炙),赤苓,紫蘇葉各一兩,半夏(薑製)一兩半
每服三錢,入生薑三片同煎,食後溫服。
白話文:
厚朴(用薑汁炙過),赤茯苓,紫蘇葉各一兩,半夏(用薑汁製過的)一兩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