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佗

《華佗神方》~ 卷十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二 (2)

1. 一二○○九·華佗治牙根腫痛神方

山慈菇枝根

煎湯,漱吐極效。

白話文:

用山慈菇的枝根煎水漱口,吐掉,效果非常好。

2. 一二○一○·華佗治齒根欲脫神方

取生地黃搗,以綿裹貼齒根,常含之甚妙。

白話文:

用鮮生地黃搗碎,用棉花裹起來貼在牙根上,經常含著,效果很好。

3. 一二○一一·華佗治牙痛面腫神方

蒴藋五兩(以水五升煮取四升去滓),蜀椒,吳茱萸,獨活,烏賊魚骨,桃膠各一兩,桂心半兩,酒一合

先將蜀椒等六味,以水二升,煮取八合,投蒴藋汁及酒,更煎取一小升,去滓含之,就病。日三,以瘥止為度。

白話文:

華佗治療牙痛面腫的特效藥方:取蒴藋五兩,加水五升煮至四升,過濾掉渣滓。再取蜀椒、吳茱萸、獨活、烏賊魚骨、桃膠各一兩,桂心半兩,以及酒一合。先將蜀椒等六味藥材用二升水煮成八合,然後加入過濾後的蒴藋汁和酒,繼續煎煮至一小升,過濾掉渣滓後含在患處。每日三次,直到病癒為止。

4. 一二○一二·華佗治齒齦腐爛神方

生地黃一斤,食鹽二合

二物搗和成團,用濕麵包煨令煙盡,去面入麝香一分研勻,日夜貼之,不久自愈。

白話文:

用一斤生地黃和二合食鹽搗成泥狀,用濕麵包包裹後煨烤至煙消盡,再加入研磨好的麝香一分,混合均勻,每天早晚敷貼患處,不久就能痊癒。

5. 一二○一三·華佗治齒齦黑臭神方

苦參

煎湯,漱口,續用數日,必有奇效。

白話文:

用苦參煎水漱口,持續使用幾天,一定會有奇效。

6. 一二○一四·華佗治䘌齒神方

䘌齒者,是蟲蝕齒至斷。膿爛汁臭,如蝕之狀,故謂之䘌齒。治法於:

五月五日乾蝦蟆燒灰,石黛(思邈按:石黛疑是黑石脂),甘皮(思邈按:甘皮即柑皮)各等分

搗末,以敷齒上,取瘥。或以:

細辛,當歸,甘草(炙),蛇床子各一兩,青葙子三兩

上五味搗,以綿裹如大豆,著齒上,日三,勿咽汁,瘥止。亦奇效。

白話文:

蛀牙,就是蟲子蛀蝕牙齒直到斷裂,牙齒化膿腐爛,流出臭液,像被蟲蛀蝕的樣子,所以叫做蛀牙。治療方法如下:

方法一:五月五日曬乾的蟾蜍燒成灰,石黛(註:石黛可能指的是黑石脂),柑皮,三者等量。磨成粉末,敷在患牙上,直到痊癒。

方法二:細辛、當歸、炙甘草、蛇床子各一兩,青葙子三兩。以上五味藥材搗碎,用棉花包裹成大豆大小,敷在患牙上,一天三次,不要吞咽藥汁,痊癒即可停止。這也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。

7. 一二○一五·華佗治齲齒神方

五月五日蝦蟆(燒作灰),石黛,甘皮,細辛,白雞屎,麝香,乾薑,薰黃

上八味各等分,以薄綿裹少許,納蟲齒孔中。日三易之,瘥。或用:

白附子,知母各一分,細辛五分,芎藭三分,高良薑二分

上五味末之,以綿裹少許,著齲上,勿咽汁。日二、三次,亦效。

白話文:

華佗治療蛀牙的神奇配方:

配方一:五月五日捕捉的蟾蜍(燒成灰)、石黛、甘草皮、細辛、白雞屎、麝香、乾薑、雄黃,以上八種藥材等量混合。取少許藥粉用薄棉布包好,塞入蛀牙孔中,每日更換三次,直到痊癒。

配方二:白附子、知母各一份,細辛五份,川芎三分,高良薑二份,將以上五種藥材磨成粉末,取少許藥粉用棉布包好,敷在蛀牙患處,不要吞咽藥汁。每日使用兩到三次,同樣有效。

8. 一二○一六·華佗治齲齒根腫出膿神方

白礬(燒),熊膽各一分,蟾酥,雄黃,麝香各半分

上為散,每用半錢,敷牙根。

白話文:

用煅燒過的白礬、熊膽各一錢,蟾酥、雄黃、麝香各半錢,混合研磨成粉末。每次取半錢,敷在牙根腫痛處。

9. 一二○一七·華佗治風齒神方

蜀椒二十粒,枳根皮,莽草,細辛,菖蒲,牛膝各二兩

上六味,以水四升煮取二升,去滓細細含之,以瘥為度。未瘥更作,取瘥。又單煮獨活一味,含之良。

白話文:

取蜀椒二十粒,枳殼根皮、莽草、細辛、菖蒲、牛膝各二兩,加水四升,煎煮成二升,過濾後慢慢含漱,直到痊癒為止。如果未痊癒,可以重複煎煮服用。此外,單獨煎煮獨活,含漱也有療效。

10. 一二○一八·華佗治風齒口臭神方

芎藭,當歸各三兩,獨活,細辛,白芷各四兩

上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,去滓含,日三、五度,取瘥。

白話文:

華佗治療風齒口臭的特效藥方:川芎、當歸各三兩,獨活、細辛、白芷各四兩。將這些藥材用水五升煎煮,濃縮至二升,過濾掉藥渣後含在口中,每天三次到五次,直到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