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雲山人

《孤鶴醫案》~ 二十、女科 (2)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、女科 (2)

1. 二十、女科

(案11)中虛肝鬱,腹脹食減,色脈少神。仿逍遙法。

炒柴胡(六分),焦白芍(一錢半),焦歸身(二錢),紫石英(三錢),茯神(三錢),制香附(三錢),川鬱金(一錢)焦白芍(一錢半),新會皮(一錢)

(案12)脾胃中虛,血多氣少,土不培木,肝邪鬱滯,結瘕少腹,發則上升,脹而兼痛,犯胃則嘔,味多帶酸,脈濡澀不弦。當用溫疏。又發時腰脊酸楚,此產後失調,兼涉奇脈。當於平時調補。

於術(一錢半),歸尾(一錢半),乾薑(五分),吳萸(三分),柴胡(七分),延胡索(二錢),玫瑰花(二朵),香附(三錢),茯苓(三錢),陳皮(一錢),半夏(一錢半),鬱金(一錢),小川芎(一錢),佛手(五分)

(案13)血不養肝,木亢侮土,素體如是。外感寒濕,胎前下痢,產後不止,中氣已虛,兼受木克,腹脹時痛,津不上承,口乾唇燥,舌黃而干。左脈促而弦,右大而濡。虛中挾實,攻補兩難。擬用溫劑。

檀香炒黨參(二錢),小樸(一錢),羌活(一錢半),川芎(八分),黃芩(一錢半),焦白芍(一錢半),艾絨(一錢),枳殼(一錢半),香附(三錢),荷葉橘葉(一角)

(案14)脾統血,肝藏血,奇脈統於肝腎。而脾為樞紐,沖主血,任主妊,中氣旺則足以攝營。中虛有火,舌光脫液,津液不上承,微覺腰楚,左脈數動,右大略弦。擬方專主培補。

熟地(五錢),於術(一錢半),杜仲(二錢),新會(一錢),白朮(一錢半),胡桃(二錢),人參(一錢),歸身(二錢),茯神(三錢),棗仁(三錢),川芎(八分),龍眼(五枚)

(案15)肝臟脾胃主不和,積濕蒸熱,中氣不達,鬱火時升,脈形濡數,左略弦。仍擬疏泄,未宜膩補。

黨參(二錢),半夏(一錢半),薑汁炒山梔(一錢半),腹皮(一錢半),苡米(三錢),茯苓(三錢),茅朮(一錢半),新會(一錢),江枳殼(一錢半),建曲(一錢半),藿香(一錢半),秫米(三錢),佛手(五分)

(案16)腰楚帶下,帶脈病也,筋掣而腹中引痛,任脈病也,水不滋木,邪亢侮土,脾胃素虛,受侮益弱,脘腹作痛,微覺堅實,筋脈酸楚,舌光脫液,肝主筋,血少則失養。按脈,右部濡弱,中虛也;左亦濡而不弦,知肝無藏血。腹脹亦屬虛邪,氣液並耗,調攝為難,姑擬柔劑。

沉香炒熟地(四錢),歸身(二錢),香附(三錢),阿膠(二錢),新會(一錢),桑螵蛸,人參(八分),菟絲(三錢),枸杞(二錢),龜板(四錢),茯神(三錢),杜仲(二錢),胡桃(二錢)

(案17)包絡如海,衝脈如江河,通行血絡者也。肝脾內虧,衝脈失調,心悸屬營虛,腹脹屬肝氣,頭眩耳鳴屬厥陰,少陰風火上升,經到則絡空,故見諸症耳,擬用滋攝。

白話文:

(案例11)這是因為身體中氣虛弱,肝氣鬱結,導致腹脹、食慾下降,臉色和脈象都顯得精神不足。治療方法要仿照逍遙散的思路。

使用藥物:炒過的柴胡(少量),焦炒的白芍(稍多),焦炒的當歸(多一些),紫石英(較多),茯神(較多),制香附(較多),川鬱金(少量),焦炒的白芍(稍多),新會陳皮(少量)。

(案例12)這是因為脾胃虛弱,導致血虛氣少,脾土不能滋養肝木,使得肝氣鬱滯,在小腹形成腫塊,發作時會向上衝,腹脹且疼痛,如果影響到胃,會出現嘔吐,而且吐出來的東西多帶酸味,脈象細軟而澀,不強勁。應該用溫和疏通的方法治療。另外,發作時腰背會酸痛,這是因為產後失調,還涉及到奇經八脈的問題。平時應該注意調理和補養。

使用藥物:炒過的白朮(稍多),當歸尾(稍多),乾薑(少量),吳茱萸(少量),柴胡(少量),延胡索(較多),玫瑰花(少量),香附(較多),茯苓(較多),陳皮(少量),半夏(稍多),鬱金(少量),小川芎(少量),佛手(少量)。

(案例13)這是因為肝血不足,導致肝氣過盛而反過來克制脾土,這是她原本的體質。又因為外感風寒濕邪,懷孕前就拉肚子,產後還沒好,導致中氣更加虛弱,又受到肝木的克制,出現腹脹時而疼痛,津液無法上行,導致口乾嘴唇乾燥,舌苔黃而乾燥。左邊脈象快而有力,右邊脈象大而軟。屬於虛中有實,補和瀉都難以處理。考慮用溫性的藥物。

使用藥物:檀香炒過的黨參(較多),小厚朴(少量),羌活(少量),川芎(少量),黃芩(少量),焦炒的白芍(少量),艾絨(少量),枳殼(少量),香附(較多),荷葉和橘葉(少量)。

(案例14)脾負責統攝血液,肝負責儲藏血液,奇經八脈歸屬於肝腎。而脾是樞紐,衝脈主管血液,任脈主管懷孕,中氣旺盛就能夠攝取營養。現在中氣虛弱又有虛火,舌頭沒有舌苔,缺乏津液,津液無法上行,微微感到腰部酸楚,左邊脈象跳動快,右邊脈象大而略有弦象。治療方法應該專注於培補。

使用藥物:熟地黃(很多),炒過的白朮(稍多),杜仲(較多),新會陳皮(少量),白朮(稍多),胡桃肉(較多),人參(少量),當歸身(較多),茯神(較多),酸棗仁(較多),川芎(少量),龍眼肉(少量)。

(案例15)肝臟和脾胃功能失調,導致濕氣積聚產生熱,中氣不能暢通,鬱火時常上炎,脈象細軟而快,左邊脈象略有弦象。治療方法仍然應該疏通排泄,不宜過於滋補。

使用藥物:黨參(較多),半夏(稍多),薑汁炒過的梔子(稍多),大腹皮(稍多),薏苡仁(較多),茯苓(較多),茅朮(稍多),新會陳皮(少量),枳殼(稍多),建曲(稍多),藿香(稍多),秫米(較多),佛手(少量)。

(案例16)腰部酸楚,帶下(白帶異常),是帶脈的問題;筋脈抽搐,腹部牽引疼痛,是任脈的問題;這是水液不能滋養肝木,導致肝邪過盛而克制脾土,脾胃原本就虛弱,受到克制就更加虛弱,導致腹部疼痛,微微感到有硬塊,筋脈酸痛,舌頭沒有舌苔,缺乏津液,肝主筋,血虛就無法滋養筋脈。按脈象,右邊細軟無力,是中氣虛弱;左邊也細軟而不強勁,表示肝臟沒有儲藏足夠的血液。腹脹也屬於虛邪,是氣血津液都虧耗,調養起來很困難,暫且使用溫和的藥物。

使用藥物:沉香炒過的熟地黃(很多),當歸身(較多),香附(較多),阿膠(較多),新會陳皮(少量),桑螵蛸(少量),人參(少量),菟絲子(較多),枸杞子(較多),龜板(較多),茯神(較多),杜仲(較多),胡桃肉(較多)。

(案例17)包絡像大海,衝脈像江河,都是負責運行血脈的。肝脾功能內虛,衝脈失去協調,心悸屬於營血虛,腹脹屬於肝氣不順,頭暈耳鳴屬於厥陰經的問題,是少陰經的風火上炎,月經來時血絡空虛,所以出現各種症狀,治療方法要滋養收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