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孤鶴醫案》~ 二、肝風 (4)
二、肝風 (4)
1. 二、肝風
加冬桑葉一錢半。
(案21)頭暈心悸,六脈不靜,虛風內動也。須安養調攝。
大熟地(四錢),歸身(二錢),茯神(三錢),炒棗仁(三錢),麥冬(一錢),柏子霜(一錢半),決明(四錢),刺蒺藜(三錢),甘菊(一錢)
加冬桑葉一錢半。
(案22)頭暈多痰,脈來滑大,由肝風內扇所致。理柔肝熄風。
羚羊角(一錢),法半夏(一錢半),橘紅(一錢),麥冬(二錢),真川連(一錢半),白杏仁(三錢),石決明(四錢),鉤鉤(四錢),懷膝炭(一錢半)
加甘菊花一錢。
(案23)心煩不寐,驚悸神呆,由肝鬱生風所致。
小川連(五分),法半夏(一錢半),辰拌麥冬(二錢),鬱金(一錢半),茯神(二錢),煅龍齒(四錢),柏子霜(一錢半),淨棗仁(三錢),丹皮(一錢半)
加橘葉二張,竹茹四分。
復:制洋參(一錢半),淨棗仁(三錢),煅靈磁石(三錢),龍膽草(一錢),黑山梔(一錢半),辰砂拌麥冬(二錢),茯神(三錢),法半夏(一錢半),新會皮(一錢)
丸方:
桂元制西洋參(一兩五錢),元生地(四兩),龍膽草(一兩),茯神(二兩),辰砂拌麥冬(三兩),半夏曲(一兩五錢),黑山梔(一兩五錢),沉香末(五錢),炒棗仁(二兩),橘葉(五錢),瓜蔞仁(二兩),細菖蒲(一兩)
為末,煎鉤藤湯泛丸,每服四錢。
白話文:
二、肝風
案例一:患者頭暈心悸,脈象不穩定,是虛風內動引起的。需安心調養身體。處方包含熟地黃、生地黃、龜板、茯苓、炒棗仁、麥門冬、柏子仁、決明子、蒺藜、菊花,並加入冬桑葉。
案例二:患者頭暈、痰多,脈象滑大,是肝風內動引起的。需柔肝熄風。處方包含羚羊角、法半夏、橘紅、麥門冬、川連翹、白杏仁、石決明、鉤藤、懷牛膝炭,並加入菊花。
案例三:患者心煩失眠,驚悸神志恍惚,是肝鬱化風引起的。處方包含川連翹、法半夏、麥門冬、鬱金、茯苓、煅龍齒、柏子仁、棗仁、丹皮,並加入橘葉和竹茹。 另有輔方,包含西洋參、棗仁、煅磁石、龍膽草、梔子、麥門冬、茯苓、法半夏、厚朴。
丸藥配方:西洋參、生地黃、龍膽草、茯苓、麥門冬、半夏曲、梔子、沉香、炒棗仁、橘葉、瓜蔞仁、菖蒲,研磨成粉,用鉤藤湯做藥引子製成藥丸,每次服用四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