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雲山人

《孤鶴醫案》~ 三十八、牙

回本書目錄

三十八、牙

1. 三十八、牙

(案1)牙宣不止,由陽明鬱熱使然。仿清胃法。

細生地(四錢),丹皮(二錢),知母(二錢),生草(五分),活水蘆根(一錢半),生石膏(四錢),山梔(一錢半),白芍(一錢半),淡芩(一錢半)

(案2)牙痛口乾,脈來弦數,水虧火動也。擬與滋養。

黨參(三錢),沙參(二錢),麥冬(二錢),穭豆衣(一錢),阿膠(三錢),丹皮(二錢),茯神(三錢),原生地(三錢)

白話文:

牙齒不停地疼痛,這是因為陽明經熱氣鬱結所致。仿照清胃的方法治療。

  • 細生地:滋陰清熱
  • 丹皮:清熱涼血,活血化瘀
  • 知母:滋陰降火
  • 生草:清熱解毒
  • 活水蘆根:清熱生津,利尿
  • 生石膏:清熱瀉火,解毒
  • 山梔:清熱瀉火,涼血止痛
  • 白芍:養血柔肝,斂陰止痛
  • 淡芩: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

牙齒疼痛,口乾舌燥,脈象弦數,這是由於陰虛火旺,水虧火動造成的。擬用滋陰養血的方法治療。

  • 黨參:補氣益血
  • 沙參:養陰清肺,益胃生津
  • 麥冬:滋陰生津,養胃潤肺
  • 穭豆衣:益氣養血,滋陰潤燥
  • 阿膠:補血滋陰,潤燥止渴
  • 丹皮:清熱涼血,活血化瘀
  • 茯神:寧心安神,健脾益腎
  • 原生地:滋陰清熱,涼血止血

臨服化入青鹽三分。

(案3)齒齦及下唇均屬陽明,熱則動血,右脈數大。當養陰為主,水足制火,則營絡自清。

細生地(四錢),丹皮(二錢),茯神(三錢),生草(五分),女貞子(二錢),煨石膏(四錢),石斛(二錢),橘白(一錢),桑葉(一錢半),旱蓮草(一錢)

(案4)木火上升,必在寅卯二時。今又值寅卯之月,春令漸旺。營液素虧,內失滋養。少陽之脈貫胃,陽明發熱,或受外風,齒齦出血。此方專主清泄。

白話文:

服用時,加入青鹽三分。

牙齦和下嘴唇都屬於陽明經,熱就會引起出血,右脈跳動頻繁且有力。應該以養陰為主,水能制火,這樣氣血就會自然清淨。

生地四錢,丹皮二錢,茯神三錢,生草五分,女貞子二錢,煨石膏四錢,石斛二錢,橘白一錢,桑葉一錢半,旱蓮草一錢。

木火上升,一定是在寅卯兩個時辰。現在又正值寅卯兩個月,春天漸漸旺盛。身體的津液本來就虧虛,內部失於滋養。少陽經脈貫穿胃部,陽明經發熱,可能是受到外風的影響,導致牙齦出血。這個藥方專門用於清熱解毒。

薄荷(六分),川斛(三錢),茯神(三錢),新會(一錢),生草(五分),石膏(六錢),山梔(一錢半),防風(一錢半),歸身(二錢),桑葉(一錢半)

加料豆衣、燈草。

(案5)血不歸經,在陽明則為牙宣、腸紅,入太陽則為尿血。由氣弱不能通攝也。二足痠軟,兼挾微濕,脈大而略弦。補氣為主。

熟地(六錢),於術(一錢半),杞子(二錢),懷膝(一錢半),新會(一錢),胡桃肉(二錢),生耆(二錢),當歸(二錢)香附(三錢),杏霜(三錢),菟絲(三錢),茯神(三錢)

白話文:

薄荷六分,川斛三錢,茯苓三錢,新會一錢,生草五分,石膏六錢,山梔子一錢半,防風一錢半,當歸身二錢,桑葉一錢半。

再加入料豆衣、燈草。

血氣不能歸經,停留在陽明經就造成牙齦腫痛、腸道發炎,進入太陽經就導致尿血。這是因為氣虛導致血液不能正常運行所致。患者雙腳痠軟,伴隨輕微濕氣,脈象洪大而略帶弦。治療應以補氣為主。

熟地六錢,於術一錢半,枸杞子二錢,懷膝一錢半,新會一錢,胡桃肉二錢,生薑二錢,當歸二錢,香附三錢,杏霜三錢,菟絲子三錢,茯苓三錢。

(案6)陽明風熱,連及少陽,齒齦腫腐,左耳作痛,當用升散。

薄荷(六分),升麻(六分),山梔(一錢半),橘紅(一錢),生草(五分),生薑(二片),石膏(四錢),象貝(三錢),荊芥(一錢半),元參(二錢),蔓荊(一錢)

(案7)風濕化熱,歸於陽明,齒齦腫腐。參瀉黃法所詔,土鬱則奪之。

山梔(一錢半),升麻(四分),象貝(三錢),茯苓(三錢),石膏(四錢),防風(一錢半),橘紅(一錢),川斛(三錢),甘草(三分),蘆根(一錢)

白話文:

陽明經熱氣上炎,影響到少陽經,導致牙齦腫痛腐爛,左耳疼痛,應該使用升散藥物治療。處方包括薄荷、升麻、山梔子、橘紅、生草、生薑、石膏、象貝、荊芥、元參、蔓荊。

風濕之邪化熱,歸屬於陽明經,導致牙齦腫痛腐爛。按照瀉黃法,土氣鬱結則要奪之。處方包括山梔子、升麻、象貝、茯苓、石膏、防風、橘紅、川斛、甘草、蘆根。

(案8)木鬱侮土,脾脹時痛,浮陽上升,齒痛咽塞,奇脈為痛,脈形濡細。擬柔劑滋補。

熟地(六錢),茯神(三錢),歸身(二錢),艾絨(一錢),黨參(二錢),棗仁(三錢),白芍(一錢半),香附(三錢),川芎(一錢)

白話文:

患者脾胃不和,脾氣鬱結,導致脾臟脹痛,並且有浮陽上炎的現象,出現齒痛、咽塞等症狀,脈象細弱,可見氣血不足。建議服用滋補中藥,以緩解症狀。方劑以熟地、茯神、歸身、艾絨、黨參、棗仁、白芍、香附、川芎等藥材組成,具有滋陰補氣、疏肝理氣、健脾和胃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