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雲山人

《孤鶴醫案》~ 十四、哮喘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十四、哮喘 (1)

1. 十四、哮喘

(案1)喘逆自汗,脈數無力。此陰涸陽浮,氣衰失納也。法當收攝固元。

炒熟地(五錢),北五味(三分),麥冬(二錢),橘白(一錢),懷山藥(二錢),甘枸杞(二錢),懷膝炭(一錢半),萸肉(一錢半),茯苓(三錢)

加胡桃肉三錢。

(案2)肺腎交虛,多痰喘逆。仿金水六君法。

大熟地(五錢),煅牡蠣(四錢),半夏(一錢半),茯苓(三錢),懷山藥(二錢),制於術(一錢半),懷膝炭(一錢半),橘紅(一錢),川貝(一錢半),炒蘇子(三錢)

加紫衣胡桃二枚。

(案3)脈沉氣喘,背冷腰痛。肺腎虛寒也。法當溫補。

炒熟地(五錢),制香附(二錢),半夏(一錢半),橘白(一錢),補骨脂(二錢),甘枸杞(二錢),懷牛膝(一錢半),胡桃肉(二枚),沉香(磨沖,四分),炒蘇子(三錢)

(案4)舉動喘促,脈來細軟。此屬元海無根,氣逆上泛,理宜補納。

炒熟地(五錢),川貝母(二錢),牡礪(四錢),甘枸杞(二錢),橘白(一錢),西黨參(三錢),懷牛膝(一錢半),青鉛(一兩),懷山藥(二錢),茯苓(三錢)

加胡桃肉三錢。

接方:

中熟人參(一錢),熟地(五錢),於術(一錢半),麥冬(二錢),茯苓(三錢),北五味(三分),牛膝(一錢半),杞子(二錢),橘白(一錢)

(案5)喘急多痰,右脈弦滑,中氣虛而停飲上逆也。法當燥土祛邪。

炒茅朮(一錢半),炒冬朮(一錢半),半夏(一錢半),橘紅(一錢半),茯苓(三錢),煅牡蠣(四錢),炒蘇子(二錢),苦杏仁(三錢)

(案6)杜,左。凡痰喘之症。風寒必由肺俞而入,伏邪最深。肺主表,表虛則外邪易感,肅令不降,氣升喘急。發時宜疏降,平復時宜培補,擬兩方酌進。

生耆(二錢),麥冬(二錢),川貝(二錢),玉竹(二錢),杏霜(三錢),熟地(五錢),橘紅(一錢),百合(二錢),杞子(二錢),懷膝(一錢半),胡桃(三錢)

又,此方發時服:

防風(一錢半),桑皮(二錢),橘紅(一錢),杏仁(三錢),款冬花(三錢),象貝(三錢),枳殼(一錢半),蔞仁(三錢),前胡(一錢)

加沉香三分。

(案7)陳,右。脾陽中虛,土不生金,肅令不降,咳痰喘急,兩足漸腫,脈來細澀不弦。肺主高原,脾主中州,而出納則腎主之。擬方先從氣分調治。

高麗(一錢),乾薑(五分),橘紅(一錢),茯苓(三錢),澤瀉(一錢半),於術(一錢半),附子(七分),懷膝(一錢半),桑皮(三錢),沉香(三分)

(案8)肺主金,惡燥,金弱則腎亦虛。表屬肺,虛則易感,咳嗆多痰,感邪發作,近乎哮喘。此症難於脫根,邪由俞穴而入,其痰有窠,非藥力所能達也。素體不足,脈見虛弦。肺腎兼治。

白話文:

十四、哮喘

(案1)喘息、嘔逆、自汗,脈搏快速無力。這是陰液虧損,陽氣浮越,氣虛不能攝納的表現。治療方法應當收斂陰液,固護元氣。

處方:熟地黃五錢、北五味子三分、麥冬二錢、橘皮一錢、淮山藥二錢、枸杞子二錢、炮製過的牛膝一錢半、吳茱萸肉一錢半、茯苓三錢,再加胡桃肉三錢。

(案2)肺腎兩虛,痰多喘息、嘔逆。仿照金水六君湯加減。

處方:熟地黃五錢、煅牡蠣四錢、半夏一錢半、茯苓三錢、淮山藥二錢、製首烏一錢半、炮製過的牛膝一錢半、橘紅一錢、川貝母一錢半、炒蘇子三錢,再加紫皮胡桃二枚。

(案3)脈象沉弱,氣喘,背部寒冷,腰部疼痛。這是肺腎虛寒。治療方法應當溫補。

處方:熟地黃五錢、制香附二錢、半夏一錢半、橘皮一錢、補骨脂二錢、枸杞子二錢、懷牛膝一錢半、胡桃肉二枚、沉香(磨成粉末沖服)四分、炒蘇子三錢。

(案4)活動時喘息氣促,脈搏細弱。這是元氣不足,氣逆上涌,治療應當補益和攝納。

處方:熟地黃五錢、川貝母二錢、牡蠣四錢、枸杞子二錢、橘皮一錢、黨參三錢、懷牛膝一錢半、鉛丹一兩、淮山藥二錢、茯苓三錢,再加胡桃肉三錢。

參考方劑:人參一錢、熟地黃五錢、首烏一錢半、麥冬二錢、茯苓三錢、北五味子三分、牛膝一錢半、枸杞子二錢、橘皮一錢。

(案5)喘息急促,痰多,右脈弦滑,中氣虛弱,停飲上逆。治療方法應當燥濕化痰,祛除邪氣。

處方:炒蒼朮一錢半、炒白朮一錢半、半夏一錢半、橘紅一錢半、茯苓三錢、煅牡蠣四錢、炒蘇子二錢、苦杏仁三錢。

(案6)左側病症。所有痰喘病症,風寒之邪必從肺俞穴入侵,邪氣深伏。肺主皮毛,表虛則外邪容易入侵,肅降之氣不足,氣機上升而喘息急促。發病時應當疏通降氣,平息之後應當滋補,擬定兩個方劑酌情使用。

處方:生薑二錢、麥冬二錢、川貝母二錢、玉竹二錢、杏仁霜三錢、熟地黃五錢、橘紅一錢、百合二錢、枸杞子二錢、炮製過的牛膝一錢半、胡桃三錢。

又,此方發病時服用:防風一錢半、桑白皮二錢、橘紅一錢、杏仁三錢、款冬花三錢、海蛤殼三錢、枳殼一錢半、酸棗仁三錢、前胡一錢,再加沉香三分。

(案7)右側病症。脾陽虛弱,脾土不能生肺金,肅降之氣不足,咳嗽痰多喘息急促,雙腳逐漸腫脹,脈象細澀而不弦。肺主呼吸,脾主運化,而氣機出入則由腎主之。擬定方劑先從氣分調治。

處方:黨參一錢、乾薑五分、橘紅一錢、茯苓三錢、澤瀉一錢半、首烏一錢半、附子七分、炮製過的牛膝一錢半、桑白皮三錢、沉香三分。

(案8)肺屬金,惡燥,金弱則腎亦虛。肺屬表,虛則易感外邪,咳嗽嗆咳痰多,感邪發作,近似哮喘。此症難以根治,邪氣由穴位入侵,痰濁有其聚集之處,非藥力所能到達。素體不足,脈象虛弦。需同時治療肺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