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雲山人

《孤鶴醫案》~ 二十七、三消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七、三消

1. 二十七、三消

(案1)陰虧陽亢,嘔呃煩渴,此屬上中消之候。從肺胃主治。

石膏(四錢),炒知母(二錢),川石斛(三錢),麥冬(二錢),甘草(五分),生白芍(一錢半),沙參(二錢),地骨皮(二錢),丹皮(二錢),蘆根一兩

(案2)金不生水,津液兩虧,三消之症也已具。脈大而濡。專主滋補。

熟地(六錢),黨參(二錢),麥冬(二錢),玉竹(二錢),生地(四錢),橘紅(一錢),五味(五分),知母(二錢),生草(五分),糯米(一撮)

(案3)勞乏內傷,氣不生陰,體軟色黃,消渴引飲,脈形弦緊。益氣為主。

生耆(二錢),黨參(二錢),杞子(二錢),鹿霜(三錢),附子(六分),茯苓(三錢),冬朮(一錢半),杜仲(二錢),橘紅(一錢),木香(五分),澤瀉(一錢半),紅棗(四枚)

(案4)上下二消,系氣不化津,陰不生氣。當用肺腎。

熟地(六錢),甘草(五分),山藥(三錢),知母(二錢),百合(二錢),生地(四錢),萸肉(二錢),牡蠣(四錢),麥冬(二錢),蔗汁(乙瓢)

(案5)久痢中虛,五志之火上升,善飢時納。恐成除中,大劑補氣。

於術(八兩),黨參(一斤),綿耆(八兩)

煎膏,飢時化服。

(案6)病久必虛,最重在脾腎二臟。脾主中州,虛則傳化失宣,五志之火內動,善飢能納。腎為命門陰陽之橐籥,下關不固,無以藏精而納氣。善飢一症,既以大劑參朮膏服之,漸效矣。而水火不甚,至神魂飛越,則非尋常虛症可比。擬從心肝腎滋攝,漸得安適,則敦復之吉也。

熟地(六錢),棗仁(三錢),龍齒(五錢),遠志(一錢),牡蠣粉鹿角霜(二錢),人參(一錢),茯神(三錢),杞子(二錢),山藥(二錢),湘蓮肉(七粒),胡桃(二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