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雲山人

《孤鶴醫案》~ 二十七、三消

回本書目錄

二十七、三消

1. 二十七、三消

(案1)陰虧陽亢,嘔呃煩渴,此屬上中消之候。從肺胃主治。

生石膏(四錢),炒知母(二錢),川石斛(三錢),麥冬(二錢),甘草(五分),生白芍(一錢半),沙參(二錢),地骨皮(二錢),丹皮(二錢),蘆根一兩

(案2)金不生水,津液兩虧,三消之症也已具。脈大而濡。專主滋補。

熟地(六錢),黨參(二錢),麥冬(二錢),玉竹(二錢),生地(四錢),橘紅(一錢),五味(五分),知母(二錢),生草(五分),糯米(一撮)

(案3)勞乏內傷,氣不生陰,體軟色黃,消渴引飲,脈形弦緊。益氣為主。

生耆(二錢),黨參(二錢),杞子(二錢),鹿霜(三錢),附子(六分),茯苓(三錢),冬朮(一錢半),杜仲(二錢),橘紅(一錢),木香(五分),澤瀉(一錢半),紅棗(四枚)

(案4)上下二消,系氣不化津,陰不生氣。當用肺腎。

熟地(六錢),甘草(五分),山藥(三錢),知母(二錢),百合(二錢),生地(四錢),萸肉(二錢),牡蠣(四錢),麥冬(二錢),蔗汁(乙瓢)

(案5)久痢中虛,五志之火上升,善飢時納。恐成除中,大劑補氣。

於術(八兩),黨參(一斤),綿耆(八兩)

煎膏,飢時化服。

(案6)病久必虛,最重在脾腎二臟。脾主中州,虛則傳化失宣,五志之火內動,善飢能納。腎為命門陰陽之橐籥,下關不固,無以藏精而納氣。善飢一症,既以大劑參朮膏服之,漸效矣。而水火不甚,至神魂飛越,則非尋常虛症可比。擬從心肝腎滋攝,漸得安適,則敦復之吉也。

熟地(六錢),棗仁(三錢),龍齒(五錢),遠志(一錢),牡蠣粉拌鹿角霜(二錢),人參(一錢),茯神(三錢),杞子(二錢),山藥(二錢),湘蓮肉(七粒),胡桃(二錢)

白話文:

[二十七、三消]

(案例1)體內陰氣虧損,陽氣過剩,出現嘔吐、呃逆、煩躁和口渴等症狀,這是上消和中消的徵兆。主要從肺和胃部進行治療。

使用生石膏四錢,炒知母二錢,川石斛三錢,麥冬二錢,甘草五分,生白芍一錢半,沙參二錢,地骨皮二錢,丹皮二錢,以及蘆根一兩。

(案例2)金不能生水,體內津液雙虧,已經顯示出三消的症狀。脈象大且濡。主要進行滋補。

使用熟地六錢,黨參二錢,麥冬二錢,玉竹二錢,生地四錢,橘紅一錢,五味五分,知母二錢,生草五分,以及少量糯米。

(案例3)因勞累導致內傷,氣血不能生成陰氣,身體疲軟,面色發黃,口渴想喝水,脈象呈弦緊。主要增強氣力。

使用生耆二錢,黨參二錢,杞子二錢,鹿霜三錢,附子六分,茯苓三錢,冬朮一錢半,杜仲二錢,橘紅一錢,木香五分,澤瀉一錢半,以及四枚紅棗。

(案例4)上消和下消,是因為氣不能轉化為津液,陰氣不能生成氣。應對肺和腎進行治療。

使用熟地六錢,甘草五分,山藥三錢,知母二錢,百合二錢,生地四錢,萸肉二錢,牡蠣四錢,麥冬二錢,以及蔗汁一瓢。

(案例5)長期腹瀉導致中氣虛弱,情緒導致的火氣上升,容易感到餓並大量進食。擔心會形成除中,需要大量補氣。

使用於術八兩,黨參一斤,綿耆八兩。

煎成膏狀,在餓的時候服用。

(案例6)長期患病必然虛弱,特別要注意脾和腎這兩個臟器。脾主中焦,虛弱就會導致消化功能失調,情緒導致的火氣在體內活動,容易感到餓並大量進食。腎是生命之門,陰陽的調節器,如果下關不穩固,就不能藏精氣。對於容易感到餓的症狀,已經用大劑量的人參和於術膏進行治療,逐漸見效。然而,水火平衡並未完全恢復,達到神魂飛越的程度,就不是一般的虛弱可以相比的了。考慮從心、肝、腎三個方面進行滋養,逐漸達到舒適狀態,這樣才能達到吉祥的結果。

使用熟地六錢,棗仁三錢,龍齒五錢,遠志一錢,牡蠣粉拌鹿角霜二錢,人參一錢,茯神三錢,杞子二錢,山藥二錢,湘蓮肉七粒,胡桃二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