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孤鶴醫案》~ 九、腫脹 (3)
九、腫脹 (3)
1. 九、腫脹
加沉香末三分。
又,氣之出入,其本在腎,腎主納,而其標則在肺,肺主上氣,固與腎相為管攝者也。其居中而司升降者也,則為脾。水不養肝,木亢乘土,中焦焦阻,機竅不靈,前方從中下理治,此方參用開肺。
生耆(二錢),福花(一錢半),桑皮(二錢),於術(一錢半),乾薑(五分),澤瀉(一錢半),黨參(二錢),香附(三錢),橘紅(一錢),茯神(三錢),杞子(二錢),沉香(三分)
又,脾胃氣虛,升降有阻,木亙於中,肺亦不肅。此方於培補中參用開泄。
生耆(二錢),福花(一錢半),茯神(三錢),柏仁(二錢),杞子(二錢),黨參(二錢),橘紅(一錢),鬱金(一錢),蔞皮(三錢),檀香(一錢),刀豆子(二粒)
(案13)操煩過度,心血先虧,肝脾不滋,木亢侮土,脹而兼痛,隨時發作,木托根於土,土潤澤則發榮,土燥則木槁,按脈右濡澀,左虛弦,亦見澀象,血少則澀,營不行於脈中也。土弱則濡,發時宜溫疏之。時宜甘潤之劑滋養,溫春氣也,木逢春然萌櫱,際此時艱,更須達觀。
砂仁炒熟地(六錢),杞子(二錢),棗仁(三錢),茯神(三錢),新會(一錢),龍眼肉(五個),西潞黨參(三錢),歸身(二錢),遠志(一錢),肉桂(三分),香附(三錢)
加胡桃肉二錢。
(案14)腎陽下虛,火不生土,氣陷於下,少腹不堅,手足俱腫,舌乾紅少液,真陰亦虧,脈濡細而澀。滋陰則滯氣,補火則爍陰,恐成虛鼓,諸惟善遣為要。
熟地(五錢),萸肉(二錢),澤瀉(一錢半),橘紅(一錢),香附(三錢),山藥(二錢),肉桂(三分),麥冬(二錢),車前(三錢),牡蠣(四錢)
加椒目四分。
(案15)脾腎陽衰,腹脹足腫,隨退隨發,肌削色黃,脈形弦細。症屬虛鼓,正氣旺乃能勝邪,屢經克伐,元氣大傷,驟難見效,惟有溫補一法,參金匱腎氣丸。
熟地(五錢),白朮(一錢半),肉桂(三分),牛膝(一錢半),車前(三錢),新會(一錢),萸肉(二錢),山藥(二錢),歸身(二錢),香附(三錢),澤瀉(一錢),茯苓(二錢)
加椒目四分。
(案16)脾主中州,腎為水臟,火弱則無以生土,陰水不行,腹脹作腫而足連囊,舉動氣喘,脈澀,左略見虛弦。擬從中下二焦溫理。
熟地(六錢),香附(七分),澤瀉(一錢半),茯苓(三錢),陳皮(一錢),茅朮(一錢半),懷膝(一錢半),牡蠣(四錢),肉桂(三分),車前(二錢),地膚(二錢),沉香(三分),椒目(五分),胡蘆巴
(案17)素體陰虧,肝木失養,時或侮土,脾陰已弱,土不勝濕,腹脹足腫,漸致肌削,營液亦虧,鬱蒸終熱。現在腫勢略減,胃能納而艱於化,脈虛弦而數。恐其虛不能復,扶胃為主。
白話文:
九、腫脹
某方需加入沉香末三分。
另,氣息出入的根本在於腎,腎主吸收,而其外在表現則在肺,肺主上氣,所以肺與腎互相調節。居於中間並負責升降的器官是脾。若水液不能滋養肝臟,木氣過盛克伐脾土,中焦阻塞,氣機不通暢,治療應從中焦、下焦著手,此方同時也考慮到開通肺氣。
此方藥物組成:生耆(二錢),福花(一錢半),桑皮(二錢),於術(一錢半),乾薑(五分),澤瀉(一錢半),黨參(二錢),香附(三錢),橘紅(一錢),茯神(三錢),杞子(二錢),沉香(三分)
另,脾胃氣虛,升降功能受阻,木氣在中焦鬱滯,肺氣也不能肅降。此方在補益的基礎上,同時兼顧疏泄。
此方藥物組成:生耆(二錢),福花(一錢半),茯神(三錢),柏仁(二錢),杞子(二錢),黨參(二錢),橘紅(一錢),鬱金(一錢),蔞皮(三錢),檀香(一錢),刀豆子(二粒)
(案例13)操勞過度,心血先虧損,肝脾失於滋養,木氣亢盛克伐脾土,導致脹痛,且時常發作。木氣的生長依賴於土,土濕潤則木才能繁茂,土燥則木枯,脈象顯示右側濡澀,左側虛弦,也見到澀象,血少則脈澀,氣血運行不暢。脾土虛弱則脈濡,發作時宜溫和疏通。此時應選用甘潤的藥物滋養,溫和春氣,春天木氣生發,此時尤為關鍵,更需要保持心態平和。
此方藥物組成:砂仁炒熟地(六錢),杞子(二錢),棗仁(三錢),茯神(三錢),新會(一錢),龍眼肉(五個),西潞黨參(三錢),歸身(二錢),遠志(一錢),肉桂(三分),香附(三錢)
需加入胡桃肉二錢。
(案例14)腎陽虛衰,腎火不足以生土,氣機下陷,小腹不堅實,手足皆腫,舌乾紅少津液,真陰也虧虛,脈濡細而澀。滋陰則會導致氣滯,補火則會損傷陰液,恐怕會導致虛浮的症狀,治療需謹慎。
此方藥物組成:熟地(五錢),萸肉(二錢),澤瀉(一錢半),橘紅(一錢),香附(三錢),山藥(二錢),肉桂(三分),麥冬(二錢),車前(三錢),牡蠣(四錢)
需加入椒目四分。
(案例15)脾腎陽氣衰弱,腹部脹滿,足部腫脹,時好時壞,肌肉消瘦,面色發黃,脈象弦細。症狀屬於虛浮,正氣充足才能戰勝邪氣,多次治療後,元氣大傷,很難快速見效,只能採取溫補的方法,參考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。
此方藥物組成:熟地(五錢),白朮(一錢半),肉桂(三分),牛膝(一錢半),車前(三錢),新會(一錢),萸肉(二錢),山藥(二錢),歸身(二錢),香附(三錢),澤瀉(一錢),茯苓(二錢)
需加入椒目四分。
(案例16)脾主中焦,腎主水液,腎火不足則不能生脾土,陰水運行不暢,導致腹部脹滿腫大,足部也腫脹,活動時氣喘,脈象澀滯,左側略見虛弦。擬從中焦、下焦溫和調理。
此方藥物組成:熟地(六錢),香附(七分),澤瀉(一錢半),茯苓(三錢),陳皮(一錢),茅朮(一錢半),懷膝(一錢半),牡蠣(四錢),肉桂(三分),車前(二錢),地膚(二錢),沉香(三分),椒目(五分),胡蘆巴
(案例17)素體陰虛,肝木失於滋養,時常克伐脾土,脾陰已虛弱,脾土不能勝任濕邪,導致腹部脹滿,足部腫脹,漸漸肌肉消瘦,營血也虧虛,鬱熱之邪最終化熱。目前腫脹情況略減,胃能進食但難以消化,脈象虛弦而數。擔心其虛弱難以恢復,應以扶助胃氣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