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孤鶴醫案》~ 六、吐血 (1)
六、吐血 (1)
1. 六、吐血
(案1)咳頻震絡,絡傷而痰帶血出,脈來弦大。只宜薄味以清上焦。
冬桑葉(一錢半),地骨皮(二錢),沙參(二錢),麥冬(二錢),花粉(二錢),茜草(一錢半),川貝(一錢半),鬱金(一錢半),知母(二錢)
加藕節二個。
(案2)咳血見紅,脈來洪大。此肺胃之火迫血妄行也。治以甘寒。
烏犀角(一錢),鮮生地(一兩),丹皮(二錢),知母(二錢),懷牛膝(一錢半),紫丹參(一錢半),茜草(一錢半),麥冬(二錢),白芍(一錢半)
加茅根肉四錢。
(案3)內傷失血,血虛則氣喘,脈澀。陰不變陽也。以致下午身熱飲食漸減,乃下損及中,最難痊愈。
西黨參(三錢),茯神(三錢),炒棗仁(三錢),煅牡蠣(四錢),麥冬(二錢),上清膠(二錢),橘白(一錢半),北沙參(二錢),炒牛膝(一錢半)
加枇杷葉二片。
(案4)血症頻發,延至心悸不寧,偏體發作痛,此氣不攝血,營絡空虛也。此勞怯之基,急宜進補。
西黨參(三錢),阿膠(三錢),茯神(三錢),炒懷膝(三錢),橘白(一錢半),麥冬(二錢),枸杞(三錢),白芍(一錢半),炒棗仁(三錢)
加藕節二個。
(案5)肝氣久郁,絡傷血溢。
制西洋參(二錢),生白芍(一錢半),丹皮(一錢半),茯苓(三錢),鬱金(一錢),生石決(五錢),茜草(一錢半),懷膝(一錢半)
加生藕一兩。
(案6)失血後咳逆不已,頻發寒熱,表裡俱虛也。殊非輕恙。
生綿耆(二錢),枸杞(二錢),茯神(二錢),炒懷膝(二錢),橘白(一錢半),大熟地(六錢),沙參(二錢),麥冬(二錢),杜蘇子(二錢)
(案7)咳嗆血失,肝肺鬱熱也。法當清理。
羚羊角(一錢),冬桑葉(一錢半),丹皮(二錢),生米仁(三錢),川貝母(二錢),黑山梔(一錢半),丹參(二錢),橘白(一錢半)
加煅石決明四錢。
(案8),絡血狂溢,營絡大空,陰火潛動,氣隨上升,陰不能維陽矣。向患痰喘,清肅之不降,金不能生水,腎氣亦虧,下亦不能管納,左脈浮數見芤,陽明為生血之原,全賴水穀以化。擬方以納氣為主,參用養胃。
海浮石炒熟地(五錢),麥冬(二錢),生綿耆(二錢),炒懷牛膝(一錢半),紫石英(三錢),北五味(三分),橘紅(一錢半),西洋參(一錢半),煅牡蠣(四錢),茯神(三錢),沉香片(三分)
(案9)吳,左。心生血,脾統血,肝藏血,包絡為海,衝脈為江河,水穀入胃,滲精於脾,得少陰陰火之化為血,滋養肝脾,灌輸百脈。此症始患失血,連次發作,近兼心跳,少陰時有火升,素日摻心,加之勞乏,營絡內傷,氣阻於絡,絡血上行,生源不旺,統臟失職,臟燥動火,真陰被鑠。左脈虛弦而數,右數而濡。現當燥令,擬用滋補,參以味絡。
白話文:
六、吐血
(案1)經常咳嗽,導致經絡受損,痰中帶血,脈象弦大有力。只要用清淡的食物來清熱上焦即可。
處方:冬桑葉(一錢半),地骨皮(二錢),沙參(二錢),麥冬(二錢),花粉(二錢),茜草(一錢半),川貝(一錢半),鬱金(一錢半),知母(二錢),藕節兩個。
(案2)咳嗽吐血,血色鮮紅,脈象洪大有力。這是肺胃火盛,迫使血液妄行。治療應以甘寒藥物為主。
處方:烏犀角(一錢),鮮生地(一兩),丹皮(二錢),知母(二錢),懷牛膝(一錢半),紫丹參(一錢半),茜草(一錢半),麥冬(二錢),白芍(一錢半),茅根(四錢)。
(案3)內傷失血,因血虛而氣喘,脈象澀滯。陰虛不能轉化為陽,導致下午發熱,食慾減退,病情已損及中焦,非常難以痊癒。
處方:西黨參(三錢),茯神(三錢),炒棗仁(三錢),煅牡蠣(四錢),麥冬(二錢),上清膠(二錢),橘白(一錢半),北沙參(二錢),炒牛膝(一錢半),枇杷葉兩片。
(案4)出血症狀頻繁發作,延至心悸不安,身體一側疼痛,這是氣血不能互相攝持,營氣和經絡虛弱。這是勞損體虛的基礎,應該緊急補益。
處方:西黨參(三錢),阿膠(三錢),茯神(三錢),炒懷牛膝(三錢),橘白(一錢半),麥冬(二錢),枸杞(三錢),白芍(一錢半),炒棗仁(三錢),藕節兩個。
(案5)肝氣鬱結日久,經絡受損,導致出血。
處方:制西洋參(二錢),生白芍(一錢半),丹皮(一錢半),茯苓(三錢),鬱金(一錢),生石決明(五錢),茜草(一錢半),懷牛膝(一錢半),生藕(一兩)。
(案6)失血後咳嗽不止,經常發熱,表裡都虛弱。這絕非輕微的疾病。
處方:生綿耆(二錢),枸杞(二錢),茯神(二錢),炒懷牛膝(二錢),橘白(一錢半),大熟地(六錢),沙參(二錢),麥冬(二錢),杜蘇子(二錢)。
(案7)咳嗽嗆血,這是肝肺鬱熱。治療方法應以清熱為主。
處方:羚羊角(一錢),冬桑葉(一錢半),丹皮(二錢),生米仁(三錢),川貝母(二錢),黑山梔(一錢半),丹參(二錢),橘白(一錢半),煅石決明(四錢)。
(案8)經絡出血過多,營氣和經絡極度虛弱,陰虛內熱潛伏,氣血上逆,陰氣不能制約陽氣。患者之前患有痰喘,清肅之氣不能下降,金氣不能生水氣,腎氣也虧虛,下焦也不能吸收,左脈浮數,見有芤脈,陽明經是生血的根本,完全依靠水穀精微的化生。擬定的方劑以補氣為主,兼顧養胃。
處方:海浮石、炒熟地(五錢),麥冬(二錢),生綿耆(二錢),炒懷牛膝(一錢半),紫石英(三錢),北五味子(三分),橘紅(一錢半),西洋參(一錢半),煅牡蠣(四錢),茯神(三錢),沉香片(三分)。
(案9)患者,左側脈象異常。心臟主血,脾臟統血,肝臟藏血,包絡如同大海,衝脈如同江河,水穀精華進入胃部,滲入脾臟,經過少陰經陰火的化生而成為血液,滋養肝脾,輸布全身經絡。此症患者一開始失血,多次發作,近期又兼有心悸,少陰經偶爾有火熱上升,平日裡就心煩,加上勞累,導致營氣和經絡內傷,氣血阻滯於經絡,血液上逆,生血之源不足,統血臟腑的功能失常,臟腑乾燥而生內熱,真陰被灼傷。左脈虛弱而弦細數,右脈數而濡弱。現在應該採取燥熱的治療方法,擬定滋補的方劑,並兼顧疏通經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