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雲山人

《孤鶴醫案》~ 三、虛勞 (4)

回本書目錄

三、虛勞 (4)

1. 三、虛勞

加枇杷葉二片。

(案23)勞倦內傷,氣陷陰中,腰膝酸楚,兼之便濁,脈來浮大。當用滋補。

熟地(六錢),山藥(二錢),車前(三錢),毛術(一錢半),杜仲(二錢),川柏(一錢半),萸肉(二錢),澤瀉(一錢半),新會(一錢),牡蠣(四錢),茯苓(三錢),淡竹葉(一錢半)

(案24)脾不統血,失血之後,神倦色黃,漸覺肌削,脈濡澀不調。現當夏令,炎暑鬱蒸,恐其加劇。益氣為主,補氣乃能生陰。

黨參(三錢),炙耆(二錢),棗仁(三錢),橘紅(一錢),炮姜(五分),香附(三錢),於術(一錢半),歸身(二錢),附子(七分),懷膝(一錢半),茯苓(一錢)

加沉香片三分。

(案25)心虛則生血之源不旺,肝脾液虧,木火爍金,咳嗆有痰,絡傷失血,見症在肺胃,實則心肝二臟受病,最稱神倦色粹。脈濡不數,正氣亦虧,內無實火,擬柔劑滋養。

黨參(三錢),歸身(二錢),橘紅(一錢),石英(三錢),阿膠(二錢),元參(二錢),棗仁(三錢),茯神(三錢),麥冬(二錢),懷膝(一錢半),決明(五錢),胡桃(三錢)

(案26)沈,左,復。肺主上氣,脾主中氣,甘,丹田命火屬右腎,為氣之根,所謂元海也。脾為坤土,腎為坎水,右腎,水中之火,非土不能剋水,非火不生土,火即陽也,亦即氣也。氣所不至即腫。太陽膀胱,陽水也。

氣不化,則水道不行,甚則莖腫,日晡神倦,陽陷於陰也;舉動氣喘,腎不納也;至寅丑時而喘甚,陰甚陽不能達人也;大便溏泄,脾虛則傳化失宜,腎虛則關門不固;脈濡細,氣升,即瀉下焦也。總皆火衰。擬用溫補。

熟地(六錢),於術(一錢半),安桂(三分),炮姜(五分),新會(一錢),鹿茸膏(二錢),生耆(二錢),杞子(二錢),附子(六分),菟絲(三錢),澤瀉(一錢半),茯苓(三錢),沖沉香(三分)

白話文:

三、虛勞

(案例23)因勞累過度導致內傷,氣虛下陷,腰膝酸痛,同時伴隨小便混濁,脈象浮大。應該採用滋補的方法治療。

處方:熟地黃(6錢)、山藥(2錢)、車前子(3錢)、毛術(1.5錢)、杜仲(2錢)、川柏(1.5錢)、吳茱萸肉(2錢)、澤瀉(1.5錢)、肉桂(1錢)、牡蠣(4錢)、茯苓(3錢)、淡竹葉(1.5錢),另加枇杷葉兩片。

(案例24)脾臟統攝血液的功能失調,失血後感到疲倦、面色發黃,逐漸消瘦,脈象濡澀不調。現在是夏天,炎熱潮濕,擔心病情加重。治療應以益氣為主,補氣才能生陰。

處方:黨參(3錢)、炙甘草(2錢)、酸棗仁(3錢)、橘皮(1錢)、炮薑(0.5錢)、香附(3錢)、於術(1.5錢)、當歸身(2錢)、附子(0.7錢)、懷牛膝(1.5錢)、茯苓(1錢),另加沉香0.3錢。

(案例25)心氣虛弱導致生血的來源不足,肝脾陰液虧損,肝火犯肺,咳嗽、有痰,經絡受損失血,症狀表現在肺胃,實際上是心肝兩臟患病,最明顯的症狀是疲倦、面色萎黃。脈象濡弱,正氣也虛弱,體內沒有實火,應當使用溫和的藥物滋養。

處方:黨參(3錢)、當歸身(2錢)、橘皮(1錢)、石英(3錢)、阿膠(2錢)、玄參(2錢)、酸棗仁(3錢)、茯神(3錢)、麥冬(2錢)、懷牛膝(1.5錢)、決明子(5錢)、胡桃肉(3錢)。

(案例26)病情深重,左側症狀明顯,反覆發作。肺主一身之氣,脾主運化,丹田真火屬於右腎,是氣的根本,是人體的元氣之海。脾屬土,腎屬水,右腎是水中的火,沒有土不能克水,沒有火不能生土,火就是陽氣,也是氣。氣血不到的地方就會腫脹。膀胱屬太陽經,主陽水。

氣機不暢,則水道不通,嚴重則陰莖腫脹,下午感到疲倦,陽氣下陷;活動時氣喘,腎氣不足;寅丑時(凌晨1-3點)氣喘加重,陰盛陽氣不能到達;大便溏瀉,脾虛則運化失常,腎虛則關門不固;脈象濡細,氣上逆,即瀉下焦。總之都是陽氣虛衰。擬用溫補的方法治療。

處方:熟地黃(6錢)、於術(1.5錢)、肉桂(0.3錢)、炮薑(0.5錢)、肉桂(1錢)、鹿茸膏(2錢)、生甘草(2錢)、枸杞子(2錢)、附子(0.6錢)、菟絲子(3錢)、澤瀉(1.5錢)、茯苓(3錢)、沉香(0.3錢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