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鄒亦仲醫案新編》~ 久泄症侯
久泄症侯
1. 久泄症侯
侄孫鄒子南,患泄三年之久,脈象數大堪驚。初以飲留肺中,令大腸不固為治。與王節齋化痰丸,加訶子、粟殼。泄勢雖減,而全效難收。再用去積清腸,亦無效果。始知根株所在,系肺家積痰、伏熱,影響於大腸作泄無疑也。用礞石滾痰丸,盪滌之後,方與補益收功,以泄止泄,期一勞永逸焉。
服之大泄數日,已至疲憊難支,積當去盡,時值僕有他往,易請家君鶴侯老人,多投參、朮、耆、附而瘳,與鄙人先攻後補之旨,若合符節焉。此症參、術服於未盪滌之前,脈反數大者,系積未去之故。藥雖未效,而用泄治泄之消息已明,非護確息,能不僨事乎。
白話文:
[長時間腹瀉的情況]
我的侄孫鄒子南,有長達三年的腹瀉問題,他的脈象快速且強烈,讓人感到驚訝。起初,我們認為是因為肺部積水,導致大腸功能不穩,因此我們以治療肺部積水,讓大腸功能穩定為目標。我們給他服用王節齋的化痰丸,並加上訶子和粟殼。雖然腹瀉的情況有所改善,但要達到完全康復還是困難。
後來,我們嘗試清除腸胃中的積食,但是也沒有什麼效果。這才明白,問題的根源在於肺部積存的痰和潛藏的熱氣,這些因素影響了大腸,導致持續的腹瀉。於是,我們使用了礞石滾痰丸,清除肺部的痰和熱,然後再進行補養,希望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腹瀉問題。
服藥後,他連續多日嚴重腹瀉,已經到了筋疲力盡的程度。當積食應該已經清除乾淨的時候,我當時正好有事外出,於是請了我的父親鶴侯老人來幫忙。他大量使用人參、白朮、黃耆、附子等藥材,終於使病情好轉,這和我先前提出的先攻後補的原則相符。如果這個病患在清除積食前就服用人參和白朮,而脈象依然快速且強烈,那應該是因為積食還未清除的緣故。雖然藥物尚未見效,但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,利用腹瀉來治療腹瀉的方法是可行的,如果不是堅定地執行,豈不是會功虧一簣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