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跋二
跋二
1. 跋二
映廬夫子,珩姨表叔父也。珩兄弟九,衍行二,先父特鍾愛。知夫子精醫理,俾珩受業門下。其時夫子季弟啟明者,與珩同筆硯,讀《靈樞經》,夜輒數十行,夫子亦深夜督課,不間寒暑。珩羨啟叔之敏而感夫子之勤,益奮力於經旨,恆偕啟叔挑燈徹曉,夫子為之嘆甚。亡何,啟叔體弱肝強,因勞致疾,遂以不起。
夫子大慟曰:是天喪予也。自是珩獨侍門下,閱三十餘載。有延珩治病者,夫子示曰:病欲十全,入門只先求無過,肱當三折,斯時莫道學有功。嗚呼,斯語也,豈獨珩當永志哉!間嘗觀夫子臨症,始或蹙額,繼乃舒顏,其慎重為何如也。迨道光辛卯,始有《得心集》之著,每一臨症,必書之冊,置諸篋中,不下盈千累萬。
白話文:
映廬先生,是珩的姨表叔父。珩兄弟九人,排行第二,父親特別疼愛他。知道先生精通醫理,便讓珩拜在他門下學習。那時候,先生的弟弟啟明,和珩一起讀書寫字,學習《靈樞經》,常常一晚上要讀幾十行,先生也深夜督促他們學習,從不間斷。珩羨慕啟明叔的聰明才智,也感受着先生的勤奮努力,更加努力鑽研醫學理論,總是和啟明叔一起挑燈夜讀,先生也為此感到十分欣慰。不久,啟明叔身體虛弱,肝火旺盛,因過度勞累而生病,最終不幸去世。
先生悲痛欲絕,說道:“這是老天要奪走我啊!”從此,珩就獨自侍奉在先生門下,學習了三十多年。有人請珩看病,先生就指點他:“想要治病達到十全十美,入門就要先求無過,就像胳膊折了三次,這個時候就不要再說自己學有所成了。”先生這番話,難道不應該讓珩永遠銘記在心嗎!有時候,我看到先生看病,一開始還會皺眉沉思,接著就會面露笑容,他的謹慎態度令人敬佩。直到道光辛卯年,先生才出版了《得心集》,每次看病,他都會把病人的情況記錄在冊,放在箱子裡,積累下來的病案,數量多的數不勝數。
咸豐丁巳,慘遭兵燹,夫子悲憤棄世,集亦散佚過半。大嗣君時若專舉子業,惟三嗣君杏園,侍學有年,克承先業,懼夫子著述湮沒,爰與珩及同門紹基彙集抄出,取其已效於世堪為準繩者,編成六卷,並附杏園《一得集》數十餘案於後。我夫子失之弟而得之子,天何嘗喪夫子哉!珩既沐夫子訓迪深恩,又忝襄校之末,敢附數語以志淵源一脈耳。
受業汪士珩謹跋
白話文:
咸豐丁巳年(公元1864年),遭遇戰火摧殘,先生悲憤而離世,其著作也散失過半。大嗣君(指先生的繼任者)時期,專注於舉子業,只有三嗣君(指先生的第三個繼任者)在杏園侍學多年,繼承先業,擔心先生的著作湮沒無聞,於是與珩(汪士珩)及同門紹基等人共同收集抄錄,選取那些已對世人有益,堪為典範的著作,編成六卷,並在後面附上杏園的《一得集》數十餘案。我先生失去弟弟,卻得到兒子,老天爺並沒有捨棄先生啊!珩承蒙先生教誨之恩,又參與校勘工作,特此附上幾句話,以誌師承一脈相傳。
受業汪士珩謹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