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六 (2)
卷六 (2)
1. 風濕相搏
吳德華之子十歲,藜藿之兒,血燥之體,忽然發熱惡寒,小水短赤,腹中甚痛。醫者誤認食積,端行消導,次日足不能移,並無紅腫,撫之甚痛,痛聲驚人,甚至口喎反張,醫者又稱驚風,連進鎮驚抱龍等丸,病日漸重。余曰:素稟血燥,其筋易急,先必涉水濕入內,繼必傷風,寒濕相搏,客於經絡,名為痛風,非病痙也。當與導濕,疏風,清燥之藥。
如法治之果愈,此亦治病相體之一驗也。
附方
蒼朮,黃柏,桂枝,白芍,靈仙,防風,荊芥,山梔,防已,寒水石,甘草,生薑,大棗
白話文:
吳德華的兒子十歲,體質虛弱,血氣乾燥,突然發燒、怕冷、小便量少且顏色深紅,肚子劇烈疼痛。醫生誤以為是飲食積滯,就用消導的方法治療,結果第二天孩子腳不能走路,也沒有紅腫,但摸起來非常疼痛,痛得令人驚訝,甚至嘴巴歪斜、張開,醫生又診斷為驚風,連續服用鎮驚和治驚的藥丸,孩子的病情卻越來越嚴重。
我說:「他天生血氣乾燥,筋脈容易緊繃,先是被寒濕之氣入侵體內,之後又受到風寒侵襲,寒濕之氣互相交結,停留在經絡之中,稱為痛風,並不是驚風。應該用能祛除濕氣、疏散風寒、滋潤燥氣的藥物治療。」
按照這個方法治療,孩子果然痊癒。這也證明了治療疾病要根據病人的體質來選擇方法。
附方:
蒼朮、黃柏、桂枝、白芍、靈仙、防風、荊芥、山梔、防已、寒水石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2. 熱瘧似驚(三條)
黃應保之子四歲,潮熱不退,醫以消導發散,漸變昏睡露睛,默默不食。醫者不知有熱甚神昏之例,謬認為脾土虛敗,誤投參朮之劑,愈加昏睡,目瞪上視。又以牛黃抱龍等丸迭進,益趨於危。余揣其遍身熇熱內熾,舌苔滿布,此是溫瘧確據。因謂此症,乃溫瘧之屬,未得分清,故變痙耳。
與不食一劑,是夜得汗,熇熱漸減,次早仍熱如前,又與達原,加元明粉一劑,方得表裡兩和,汗利熱退身安。舉家咸議病愈不樂,余曰未可,明日瘧至,必然又熱,但少輕耳。轉方以清脾飲,藥方煎時,果然又熱,傍晚汗解,次日更加烏梅而退。原此症,余治經多人,成效可紀,蓋小兒稚陽之質,三陽之邪,發熱,頭痛,畏寒,胸滿,口苦之症,概不能言,醫者不加詳審,誤治而致死者,不知幾許。考古法,惟夏禹鑄有熱瘧似驚風之說,誠足補前人之未發也。
白話文:
黃應保的兒子四歲,一直發燒,體溫很高,醫生給他用了一些消暑解熱的藥物,但孩子的狀況卻逐漸變得昏睡,眼睛露白,沉默不語,也不肯吃東西。醫生不知道這是一種因高燒導致神志不清的病症,誤以為是脾胃虛弱,就給他開了人參、白朮等補脾胃的藥,結果孩子昏睡更加嚴重,眼睛直瞪瞪地向上看。醫生又給他服用牛黃抱龍丸等藥物,孩子的病情更加危急。
我觀察到孩子全身發熱,熱氣逼人,舌苔滿布,確定這是溫瘧的病症。我告訴大家,這是溫瘧病,沒有分辨清楚,所以才會出現痙攣。
我給孩子開了一劑藥,讓他不吃東西。當天晚上,孩子出了汗,發熱的症狀有所減輕。第二天早上,孩子仍然發燒,我給他開了達原湯,並加入元明粉,一劑藥下去,終於調和了表裡,汗出熱退,孩子也恢復了正常。全家人高興地說孩子病好了,但我說還不能確定,因為明天瘧疾發作時,他還是會發燒,只是症狀會比較輕而已。我給他換了清脾飲的方子。煎藥時,孩子果然又發燒,傍晚時分,出汗退燒。第二天,我又給他加了烏梅,病終於完全好了。
我治過很多這種病症,效果都很明顯。因為孩子陽氣不足,三陽邪氣侵入,就會出現發熱、頭痛、怕冷、胸悶、口苦等症狀,而且孩子還不能說話,醫生沒有仔細檢查,誤治而導致死亡的案例不計其數。我翻閱古代醫書,發現夏禹曾經記載過熱瘧病症類似驚風,這確實是前人沒有提到的重要觀點。
後黃培蘇先生乃郎,悉同此症,醫以發散消導,養陰理脾,誤治變痙,余視其神昏熱熾,舌苔堆積如粉,且有齘齒咬牙,明是溫瘧確據,賜明胃熱已極,奈其家信任前醫,執迷不悟,猶以養陰理脾之藥,瘧邪愈閉,出路無由,為可惜也。
達原飲
檳榔,花粉,草果,白芍,黃芩,知母,甘草
清脾散
青皮,陳皮,厚朴,柴胡,黃芩,茯苓,白朮,甘草,草果,生薑
白話文:
後黃培蘇先生的兒子,也患有相同的病症。當時的醫生使用發散消導、養陰理脾的方法治療,卻誤治成痙攣。我觀察他的神志昏沉、體溫高燒,舌苔厚膩如粉末,並且有磨牙咬牙的現象,分明是溫瘧無疑。很明顯,他的胃熱已經非常嚴重。可惜的是,他的家人相信前一位醫生,固執己見,仍然堅持使用養陰理脾的藥物。結果瘧邪越積越深,無路可逃,真是可惜。
達原飲
- 檳榔
- 花粉
- 草果
- 白芍
- 黃芩
- 知母
- 甘草
清脾散
- 青皮
- 陳皮
- 厚朴
- 柴胡
- 黃芩
- 茯苓
- 白朮
- 甘草
- 草果
- 生薑
一方加檳榔,大渴加麥冬、知母。
吳月山乃孫,體肥痰盛,暑月發熱嘔吐,昏迷不醒,目往上視,角弓反張,一二時久,汗出略醒,醒後微熱不息,人事昏沉,每日皆然。前醫所用之藥,一概鎮驚祛風,化痰行氣,數手雷同,其病愈重。余視其面色黃滯,舌苔浮黃,雖嘔吐發熱,反張上視,然而發作有時,知病在脾胃,以脾主信故也。仿夏禹鑄熱瘧似驚之例,連進清脾飲而安。
須知痙症癇症,斷非發作有時耳。
白話文:
藥方中如果病人感到口渴,就加檳榔;如果特別口渴,就加麥冬和知母。
吳月山是孫某的後代,體型肥胖,痰濕很重。在夏季炎熱的時候發燒嘔吐,昏迷不醒,眼睛向上看,角弓反張,持續一兩個時辰後,出汗稍微清醒,醒來後仍然發燒,精神昏沉,每天都是這樣。之前的醫生用藥,都是以鎮驚祛風、化痰行氣為主,方法都差不多,但病情卻越來越嚴重。我觀察了他的面色發黃,舌苔浮黃,雖然嘔吐發燒,角弓反張,但發作是有時間規律的,就知道病症在脾胃,因為脾主信的緣故。模仿夏禹治療熱瘧似驚的方法,連續服用清脾飲,就安定下來了。
要記住,痙攣和癲癇症,並不是只有發作的時候才出現問題。
3. 脾虛癇搐
傅芬圃之子,忽爾眼翻抽搐,喉內痰鳴,胸緊氣促,發熱汗出,蓋不知為虛風之病,乃歸咎於神煞所害,醫巫雜治,合室惶惑。余至其廳,鑼鼓宣揚,男婦雜集,聲滿房中。急為視之,面色黃白浮浮,兩眼白珠純青,一老婦擎杯灌藥,余將藥嗅,乃麝片之香,因擲其杯,大聲曰:此等治法,真屬可笑。先令將鑼鼓停止,蓋病全是虛怯,正當安神為上,鑼鼓聲動,驚則氣散。
其藥雖云截風,內有麝片,皆能散氣耗神。且天氣暑熱,加以人氣滿房,薰蒸逼熾,倉迫之際,縱有明者主張,醫者高見,亦當怵惕塞機,將何恃以望生耶?品翁敬服,辭巫散人。診其額熱氣冷,胸緊痰鳴,便泄尿短,黑珠上吊,角弓反張,此乃脾虛癇搐之證。誠由胃氣久弱,不能運化乳食,痰涎凝滯於胸,阻塞靈竅為病。
白話文:
傅芬圃的兒子,突然眼睛翻白抽搐,喉嚨裡痰聲鳴響,胸悶氣短,發燒出汗。家裡人不知這是虛風所致的疾病,反而歸咎於神煞作祟,請來巫醫亂治,全家人心惶惶。
我來到他們家,鑼鼓喧鬧,男女老少聚集,聲音充斥著整個房間。我趕緊上前查看,發現孩子的面色黃白浮腫,兩眼的白珠呈現青色。一個老婦正拿著杯子給孩子灌藥,我聞了一下藥味,發現是麝香的味道,便將杯子擲在地上,大聲說道:「這種治療方法實在可笑! 」
我立刻命令他們停止鑼鼓,因為孩子的病症是虛弱無力,應該安神為主。鑼鼓聲響震動,會讓病人受到驚嚇,導致氣散。
他們所用的藥雖說是截風藥,但裡面含有麝香,都會散氣耗神。再加上天氣炎熱,人又擠滿房間,熱氣逼人,在如此倉促的情況下,就算有明白人主張,有醫術高明的人指點,也難免會心慌意亂,無計可施,又怎麼能期望孩子活下來呢?
於是,我嚴厲地斥責了他們,趕走了巫師和閒雜人等。我診斷出孩子額頭發熱,身體卻冰冷,胸悶痰響,大便稀薄,小便量少,眼珠向上翻,手腳僵硬,這是脾虛引起驚厥的症狀。
這是因為孩子的胃氣長期虛弱,無法消化乳食,痰液停滯在胸腔,阻塞了心神通道,導致了疾病。
蓋陽明胃者,主束骨而利機關,飲食入胃,遊溢散精,上歸轉輸,宣布灑陳之義,全賴胃氣運行之力。今胃氣既困,機關不利,運行失常,所以反張直折。治之之法,全以助胃扶脾為主,但使胃氣旺,便能復其稼穡之常,運行之舊,其風豈非不截而自止乎?先與理中丸調灌,隨以星附六君子湯加天麻、鉤藤,數劑而安。
白話文:
胃主宰着骨骼的连接和器官的正常运作,食物进入胃后,经过消化吸收,精气上行,布散到全身,维持着身体的正常运转,这都依靠胃气的运作。现在胃气虚弱,器官功能失调,运行不顺畅,所以才会出现反胃、呕吐等症状。治疗的关键在于帮助脾胃恢复功能,只要胃气旺盛,就能恢复正常的消化吸收和运行,这些症状自然会消失。首先可以用理中丸调理,然后服用六君子汤加入天麻和钩藤,服用几剂就能缓解。
4. 厥陰腹痛
王志耕乃郎半歲,夜半腹痛,啼哭不已,以熱手重按其腹,似覺哭聲稍可,久以仍否。延諸幼科,無非行氣消食,誤治兩日,目珠上瞪,四肢微搐。余視其面色赤中帶青,目中白珠頗藍,手足指尖略厥,小水直無,指紋透甲。危急之頃,靜神默悟,詳推此症,原是寒邪入里,與方脈寒症無異,意擬薑桂通陽。
然細察面色唇舌二便,又非無陽可比,倘辛熱誤用,而稚陽之質勢必血燥津涸,愈增筋掣瘛瘲。因思肝藏血,寒傷營,非養血通脈,寒可由解,痛何以除?先以燈火焠腹,疏通凝寒,以仲景厥陰篇當歸四逆湯,一劑霍然。
白話文:
王志耕的兒子才半歲,半夜肚子痛,哭個不停。用熱手重壓他的肚子,似乎哭聲稍微減弱一些,但過了一會兒還是止不住。於是找來兒童科醫生,只不過是開了些行氣消食的藥方,錯治了兩天,孩子的眼珠子向上瞪,四肢微微抽搐。
我看到他的臉色發紅中帶點青色,眼白部分帶點藍色,手指尖有些發涼,尿液很少,指紋紋路深陷。情况危急,我靜下心來思考,仔細分析病症,發現是寒邪入侵內部,與脈象寒症無異,原本想用生薑、桂枝之類溫陽的藥物。
但仔細觀察他的面色、嘴唇、舌頭和大小便,又不像陽氣不足的樣子,如果用辛辣燥熱的藥物,稚嫩的陽氣可能會被耗損,血氣變得乾燥,津液枯竭,反而加重筋攣抽搐的病情。我想到肝臟主藏血,寒邪侵犯營氣,必須滋補血液,通暢血脈,才能化解寒邪,消除疼痛。於是先用燈火溫熱孩子的肚子,疏通凝結的寒氣,再用張仲景《傷寒論》厥陰篇中的「當歸四逆湯」,一劑藥下去,孩子就恢復了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