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二 (2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21)

1. 答門人問足弛治法

門人問曰:曾視一症,病後足膝痿弱,其機關骨節,俱如平人,惟軟不能舉,難以行立,所進皆氣血兩補,加疏風之藥,本古人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之旨。然調治一載,絕無效驗,意疑藥力不及,更進十全大補加鹿茸,服數十劑,病亦如故,豈藥猶未及乎?抑尚有說乎?答曰:焉得無說!夫血非氣不行,氣非血不化,凡血中無氣,則為縱緩廢弛,氣中無血,則不能靜,不能靜,則不能舒矣。

故筋緩者,當責其無氣,筋急者,當責其無血,今子所論,乃軟弱不舉之症,是為縱緩廢弛之疾,與血無與,但當偏益其氣。所進十全大補,乃氣血平補之藥,猶是氣不勝血,所以不能取效。法當四君子加黃耆附桂,可收全功。如法治之果愈。

白話文:

學生問道:我曾看過一個病例,病人在病後雙腳和膝蓋變得無力,他的關節和骨骼看起來都與正常人無異,唯一的問題是肌肉鬆軟無法抬舉,讓他難以行走站立。我開的藥方都是氣血雙補的藥物,再加入疏風的藥材,這是基於古人的理論,認為治療風濕應先調理血液,血液流通風濕自然會減輕。然而,調理了一年,卻毫無效果,我懷疑是不是藥力不足,於是改用更強效的十全大補湯加上鹿茸,吃了數十劑,病情依舊,難道是藥力仍未達到,還是有其他的考量?

我回答他:當然有其他考量!血液若沒有氣的推動就不能運行,氣若沒有血液的滋養就無法生成,如果血液中缺乏氣的推動,就會導致鬆弛無力,氣中缺乏血液的滋養,就無法保持穩定,無法保持穩定,就無法得到舒緩。

因此,肌肉鬆弛,應歸咎於缺乏氣的推動;肌肉緊繃,應歸咎於缺乏血液的滋養。你所描述的這個病症,是肌肉軟弱無法抬舉的情況,這是一種鬆弛無力的疾病,與血液無關,應該專注於補氣。你開的十全大補湯,是氣血平衡補充的藥物,但氣的力量仍不足以對抗血液的影響,所以無法見效。正確的療法應該是使用四君子湯加上黃耆、附子和肉桂,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按照這樣的療法治療,果然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