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四 (3)
卷四 (3)
1. 述
治
龔後翁乃內,未診問方,據述咳嗆口苦,咽喉如有物阻,時嘔清涎,臥難安枕,兼之經候愆期,紫黑成塊,余斷以肝火痰飲。經曰:諸逆衝上,皆屬於火。以此觀之,雖經停三月,難斷有孕,前醫所用杏芥枳桔,法非不善,但徒有開金化痰之力,卻無清火伐木之能。茲以病因大旨,兼以經義酌方,大抵此症根原,多由情懷抑鬱,必須怡情開懷,庶可速愈。
附方
當歸,膽草,黃連,赤芍,枳實,蔞仁,茯苓,黃芩,半夏,薑汁
白話文:
龔後翁的病症是內在的,未經診斷就開方,根據描述,患者咳嗽嗆咳,口苦,咽喉有異物阻礙感,偶爾嘔吐清涎,躺下難以安枕,同時月經週期不規律,經血呈紫黑色塊狀。我判斷這是肝火痰飲。經書說:「凡是逆氣上衝的病症,都屬於火。」由此可見,雖然患者月經已經延誤了三個多月,難以斷定是否懷孕,之前醫生使用杏仁、芥子、枳實、桔梗等藥物,方法並不好,只是開通金氣,化解痰飲,卻沒有清熱降火、伐木的功能。現在根據病因的整體情况,並參考經書的理論,制定處方,大体上来说,这种病症的根源,大多是由於心情郁闷,必須舒緩心情,才能快速痊癒。
附方:當歸、膽草、黃連、赤芍、枳實、蔞仁、茯苓、黃芩、半夏、薑汁。
按:此乃小半夏湯合當歸龍薈丸之意,以夏芩積姜,去飲劫涎,以歸芍芩連膽草,入血分而清火,加蔞仁以潤下,庶幾金安木平而愈。男澍謹識。
白話文:
這是一種治療方法,結合了小半夏湯和當歸龍薈丸的意思。使用夏天黃芩、積實、乾薑等藥物來去除體內的水液和痰漿,再加入歸身、芍藥、黃芩、連翹以及膽草等藥物進入血液中清除熱氣。再加上薏苡仁可以滋潤身體,這樣就可以使肺部健康和平穩,疾病就能痊癒。男子澍謹記下來。
2. 中虛氣怯
余啟初,捕魚為業,患呃逆病,醫以丁香柿蒂湯,疊服如故,復就原醫診曰:丁香柿蒂湯為止呃神方,連服數劑,毫不見效,且脈已離根,病在難治,因而辭去,始請余診。診得脈來遲細,重按乃得,滿面浮氣,狀如通草糊成,呃聲甚長,似空器中出。謂曰:此症之可望生者,正得脈之遲細耳。
且細玩有神,毋容懼也。遂用代赭旋覆湯與服。藥方下咽,呃聲即止,繼進二劑,呃聲復起。越日又診,脈症如前,呃則抬肩,聲類牛吼,溯仲景設代赭旋覆湯,原為重以鎮怯立意,今聲如牛吼,中虛可知。故一服呃止者,乃得重鎮之力,再服又呃者,足徵中州之虛,而倉廩空乏,尤恍然悟矣。
白話文:
我認識一位名叫啟初的人,以捕魚為生,患有呃逆病。他先前曾找醫生治療,醫生開了丁香柿蒂湯,連續服用卻不見效。他便又回到原來的醫生處,醫生告訴他,丁香柿蒂湯是治療呃逆的特效藥,連續服用了好幾劑,依然毫無起色,並且脈象已經虛弱,病況十分棘手,因此醫生便拒絕再繼續治療。後來啟初才找到我。
我診脈發現他的脈象遲緩細弱,需要重按才能感受到,臉上浮腫,像通草糊成的樣子,呃逆聲很長,像是從空器中發出。我告訴他,此病雖然難治,但脈象遲緩細弱,這也是一個希望的徵兆。
我仔細觀察他的病情,覺得不需過於擔心。於是就開了代赭旋覆湯給他服用。藥方下咽後,呃逆聲馬上就停止了。我接著又開了兩劑,呃逆聲又再次出現。第二天我再次診察,脈象和症狀與前一天相同,每次呃逆的時候他都會抬肩,聲音像牛吼一樣。我想到仲景在創立代赭旋覆湯時,本意是重鎮來平息呃逆。現在病人呃逆聲像牛吼一樣,可見他的身體虛弱。因此第一劑藥能止住呃逆,是因為重鎮的力量,服了第二劑又再次呃逆,就足以證明他的脾胃虛弱,就像倉庫空空如也,我頓時明白箇中道理。
因詳詰之,啟曰:始因感冒風寒,來求先生數次未遇,向藥鋪問服一劑,寒已除清,後因胸前不舒,得食身重,復問一劑,不識何藥,只見有花色如檳榔者,服下未久,五臟翻裂,有如刀割腸斷之苦。始知以往之誤,於是以理中加赭石、當歸,鎮中安臟,日進兩劑,呃漸休,脈漸充,按方再服,諸症皆平,惟面部尚浮,以脾虛失統治之而安。按此症,因胸不舒,得食身重,理當健運脾陽,或辛溫助胃,亦可奏效。
夫呃逆,一總名也,有因寒,因熱,因虛,因實者,治以清火、溫寒、降氣、理虛之法,種種不同,敢曰柿蒂一方,遂足以畢斯症之能事乎?
白話文:
我詳細詢問後,他說道:「最初因為感冒風寒,來找先生幾次都遇不到,就去藥鋪抓了一劑藥,寒症就消除了。之後因為胸口不舒服,吃東西覺得身體沉重,又去抓了一劑藥,不知道是什麼藥,只看到裡面有花色像檳榔一樣的藥材,服下不久,五臟就好像撕裂一樣,有如刀割腸斷般的痛苦。才明白之前服藥的錯誤,於是就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了赭石和當歸,以鎮住心臟,安定五臟,一天服用兩劑,呃逆逐漸停止,脈搏逐漸有力,按照方子繼續服用,所有症狀都平復了,只有臉部還有些浮腫,這是因為脾虛導致氣血失調,所以用調理脾胃的方法來安頓它。
根據這個病例來看,因為胸口不舒服,吃東西覺得身體沉重,理應健運脾陽,或者用辛溫的藥材幫助胃氣,也可以收到效果。
至於呃逆,只是一個總稱,有的是因為寒症,有的是因為熱症,有的是因為虛症,有的是因為實症,治療方法分別是清火、溫寒、降氣、理虛,各有不同,難道說只用柿蒂一種藥,就能完全治好所有呃逆的病症嗎?」
3. 四肢腫痛
王氏婦年近三十,孀居十載,今春四肢腫痛,手掌足跗尤甚,稍一觸動,其痛非常。迨俯仰轉側不敢稍移,日夜豎坐者,業經兩旬,身無寒熱,二便略通,但痛經數月,而面色不瘁。閱前醫之藥,盡是養血驅風,服至茸附,亦不見燥,惟是腫痛漸加。余診兩尺弦數,兩頰赤色,且肢體關節近乎僵硬,而痛楚徹骨,手不可摸。
若果氣虛血少,安得不可摸觸乎?且數月之苦,而神色不為病衰耶?此必熱傷營血,血液涸而不流,正丹溪所稱敗血入經之症,名為痛風是也。緣寡居多郁,鬱則少火變壯火,壯火食氣,鬱火焚血,惡血結而不行,失其周流灌溉之常,故關節腫痛。處龍膽瀉肝湯,加桃仁、澤蘭清火逐瘀,同入竹瀝、薑汁通經入絡,外以澤蘭兜搗敷腫處。
白話文:
王太太年近三十,守寡十年,今年春天四肢腫痛,手掌和腳背尤其嚴重,稍微觸碰就痛得厲害。她連彎腰、翻身都不敢稍微移動,日夜直坐着,已經持續了二十天。身體沒有發熱發冷,大小便還算通暢,只是痛經已經有幾個月了,面色卻沒有顯得憔悴。她看過不少醫生,吃過的藥都是補血驅風的,即使服用了鹿茸和附子等溫熱藥物,也沒有出現燥熱的現象,但腫痛卻越來越嚴重。
我診脈發現她的兩尺脈弦數,兩頰泛紅,而且四肢關節幾乎僵硬,疼痛深入骨髓,手碰都碰不得。
如果只是氣虛血少,怎麼會連碰都碰不得呢?而且忍受幾個月的折磨,面色卻沒有因為生病而衰弱,這就不符合氣血虛弱的症狀了。這一定是熱邪傷了營血,血液乾涸而不流通,正是丹溪先生所說的敗血入經的病症,稱為痛風。原因是寡居多年鬱悶,鬱悶就會導致少火變成壯火,壯火消耗氣血,鬱火焚燒血液,導致瘀血凝結無法流通,失去正常的周流灌溉作用,因此關節腫痛。我開了龍膽瀉肝湯,加入桃仁、澤蘭清熱逐瘀,再加入竹瀝、薑汁通經入絡,並用澤蘭搗碎敷在腫痛的地方。
內服外敷,按治十日,腫痛乃除。然尚關節不利,步履維艱,日與清肺之藥,緣秋令將至,恐燥氣焚金,痿軟無力。且肺主周身之氣,必得肺氣清肅,則關節清利矣。又肝強勁急,藉金以制之也。調治半月,乃得全瘳。
龍膽瀉肝湯,方見卷二癇厥門肝火生風。
白話文:
服用藥物並外敷治療十天後,腫痛消退。然而關節依然僵硬,走路困難。每天服用清肺藥,因為秋季將至,擔心燥氣傷肺,導致肌肉萎縮無力。而且肺主導全身氣血,只有肺氣清肅,關節才能靈活。同時,肝氣過盛,需要金氣來制約。經過半個月的調理,終於完全康復。
這個方子叫做「龍膽瀉肝湯」,記載在卷二癇厥門肝火生風篇。
4. 肩胛腋痛
汪綸詔,患左肩胛疼痛,自肩入腋至脅,覺有一筋牽引作痛,晝夜叫喊無少休息,凡攻風逐痰,歷嘗不應。延余視時,病已極,然雖痛悶,口不能言,脈尚不停,且弦大洪數之至,明明肝火為病。曾記丹溪云:胛為小腸經也。胸脅,膽經也。此必思慮傷心,心臟尚未即病,而腑先病,故痛起自肩胛,是小腸經已先病也。
及至慮不能決,又歸之於膽,故牽引胸脅作痛,是膽經又病也。乃小腸火乘膽木,子來乘母,謂之實邪,與以人參木通煎湯吞當歸龍薈丸,應手而愈。
白話文:
汪綸詔患有左肩胛疼痛,疼痛從肩膀延伸到腋窩,一直到肋骨部位,感覺有一條筋在拉扯著痛,日夜不停地喊叫,絲毫沒有休息。各種治療風寒、化痰的藥物都試過,卻沒有效果。我診治他時,病情已經很嚴重,雖然疼痛難忍,但他卻無法言語,脈象雖然還在,但已經很弦急,洪大而數,很明顯是肝火引起的病症。
我記得丹溪先生說過:肩胛屬於小腸經,胸脅屬於膽經。這病人一定是思慮過度傷了心,心臟還沒病,但是腑臟先病了,所以疼痛從肩胛開始,是小腸經先病了。
由於他一直思考著,無法做出決斷,又把病情歸咎於膽,所以才會牽引胸脅疼痛,這就是膽經也病了。這是小腸火乘膽木,子來乘母,屬於實邪,我便給他開了人參木通煎湯,然後服用當歸龍薈丸,藥到病除。
當歸龍薈丸,方見卷二癇厥門肝火生風。
白話文:
當歸龍薈丸是收錄在第二卷「癇厥」中的藥方。它用於治療由肝火引起的風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