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三 (12)
卷三 (12)
1. 脾虛肺壅
汪廷選秋間患瘧,發表後疊進附桂理中湯,已獲小安,惟瘧邪未曾全止,急求止截。余曉以養正邪自除之義,竟私取截瘧膏藥貼背,瘧邪雖止,漸加浮腫腹脹,玉莖腫亮,狀似魚泡,咳嗽氣促,呻吟不已。視形容面色舌苔脈象,俱屬大虛,擬以火土傷敗,與朮附薑桂。按服數日,色脈如原,莖腫尤甚,改進五皮飲,重加苡仁、桑皮與服,俾得溺倍於常,莖腫乃消。
此症原是脾肺兩臟,氣化不行,水壅經絡,泛溢皮膚,徒然益火燠土,與皮膚無涉,故諸症自若,而莖囊原為聚水之地,故腫尤甚,水溢皮膚,以皮行皮之義,故腫乃消。可見醫貴圓通,不可執一也。
五皮飲
五加皮,地骨皮,桑白皮,大腹皮,生薑皮
2. 腎虛水泛
陳敬齋先生,年逾八十,身體堅強,聲音洪亮,耄年尚御女不輟。舊冬曾舉一子,其先天稟賦之厚可知,邇值春升,面足帶浮,語言不利,惟眠食猶安。諸郎君,各延一醫調治,咸稱脾腎之虛,理中腎氣諸方,疊投益甚,漸加氣促不能著枕,遂謂高年重症,無藥可治。停藥數日而病益進,托友轉請於余。
余至扶診,脈頗浮大,遍身腫,而面部尤甚,語言壅塞,涎唾自流。予想從來腫症,未聞有言謇流涎之例,言謇流涎,惟中風有之。奈何腫症亦有之乎?默思《內經》病機篇云:有病腎風者,面跗龐然,壅害於言,緣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。大凡水病多有由於腎虛者,況高年稟賦雖厚,而下元已衰,或加房勞驚恐,俱傷腎氣。
值此春升,風木司令,下虛不納,腎液奔騰昇越於表,適逢風襲中於廉泉(舌根下兩旁穴),故面跗龐然,而兼壅害於言也。處以歸杞、附桂、白芍,抑風而制腎水,微加辛防、獨活,用之流利經絡,稍開鬼門以逐邪。一劑下咽,竟獲熟睡,小水倍常;再劑腫消,語言清爽,流涎亦止。
可見聖人之法,不可不熟而深求也。
白話文:
陳敬齋先生,已經超過八十歲,但身體依然健壯,聲音宏亮,即使到了老耄之年,仍保持性生活。去年冬天,他還生了一個兒子,由此可知他的先天體質非常強壯。然而,最近春天來臨,他的臉部和腳部開始出現浮腫,說話也變得不順暢,不過睡眠和飲食狀況仍算穩定。他的兒子們各自請了醫生為他治療,所有的醫生都說他是脾臟和腎臟虛弱,開了一些溫補脾胃和腎氣的藥方,但情況反而更糟,呼吸困難到無法躺下,於是他們認為是高齡加上重病,已經無藥可救。停止服藥幾天後,病情反而更加嚴重,透過朋友的推薦,轉而請我來診治。
我到他家幫他診斷,他的脈象浮大,全身浮腫,臉部尤其嚴重,說話困難,口水不停流出。我思考過去遇到的腫症案例,並沒有出現過說話不清和流口水的情況,這通常只會在中風的病人身上看到。但腫症也會出現這種症狀嗎?我回想《內經》中的病機篇提到,有腎風的病人,臉部和腳部會浮腫,影響說話,因為邪氣侵入,氣血必然虛弱。大多數的水腫疾病,多是由腎虛引起,況且陳先生雖然先天體質強壯,但年紀大了,下元已衰,加上可能有過度性生活或受到驚嚇,都會傷害腎氣。
現在正值春天,風木旺盛,下元虛弱無法涵養,腎臟的水分失控,向上沖出體表,剛好被風邪侵入廉泉穴(位於舌根下方兩側),所以臉部和腳部浮腫,而且影響說話。我開了歸杞、附桂、白芍等藥材,用以抑制風邪,控制腎臟水分,稍微加入辛防和獨活,以利經絡通暢,稍微開啟「鬼門」(排汗孔)以驅除邪氣。服下一劑藥後,他竟然能熟睡,小便量比平常多;再服一劑後,浮腫消退,說話清晰,流口水的現象也停止。
這顯示了古人的治療方法,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和熟悉,才能真正發揮其療效。
3. 食停中焦
聶錦章乃郎八歲,體素堅實,葷膩雜進,以至面浮,腹脹,腳腫,喘促,猶然恃其強盛,惜金勿藥。迨至鼻血譫語,便艱溺短,付醫施治,屢用連翹、茯苓、枳殼輕套之藥,胸前愈緊,脹滿愈加,四肢倦怠,奄奄一息,乃延余診。知為停食中焦,轉輸未能,以至肺氣壅塞。蓋脾主運行,肺主治節,二臟俱病,勢非輕渺,奈何醫者病重藥輕,全無相涉。
今五實全具,非下不除,於是以小承氣湯,推蕩臟腑壅塞,加以疏肺瀉熱之藥,數劑始消。後因誤食索麵,脹滿復作,喘促仍加,與木香檳榔丸,數服即清,隨以六君子湯加草果、枳殼,調理而愈。
附方
熟軍,厚朴,枳實(三味名小承湯),蘇子,芥子,杏仁,黃芩,梔仁,萊菔子
木香檳榔丸
木香,檳榔,青皮,陳皮,枳殼,黃柏,黃連,莪朮,山稜,大黃,丑牛,香附,芒硝
白話文:
[食物滯留在中焦]
聶錦章的兒子八歲,體質一向健壯,但因過量食用油膩食物,導致臉部浮腫,腹部脹大,雙腳水腫,呼吸急促。他依賴自己身體的強壯,吝惜錢財而不肯就醫。等到出現流鼻血、說胡話,排尿困難且尿量少,家人這才帶他看醫生。醫生多次使用連翹、茯苓、枳殼等較溫和的藥物治療,但他的胸口反而更悶,脹滿感更嚴重,四肢感到疲倦無力,生命垂危,於是請我來診斷。我判斷這是因為食物在中焦(脾胃區)滯留,無法正常消化,導致肺部氣血堵塞。脾臟負責運化食物,肺臟負責調節氣血,兩臟都有問題,情況不容忽視,但之前的醫生卻開了太輕的藥,完全沒有對症下藥。
現在五個主要症狀都出現了,如果不使用下法(通便)是無法根治的。所以我用小承氣湯,清除腸胃的堵塞,再配合疏肺瀉熱的藥物,吃了幾劑後症狀才消失。後來他又不小心吃了乾麵,脹滿感再次出現,呼吸急促也加重,我給他服用木香檳榔丸,幾次後症狀又減輕,接著用六君子湯加上草果、枳殼,進行調理,最終痊癒。
附方
熟大黃,厚朴,枳實(這三味組成小承氣湯),紫蘇子,芥子,杏仁,黃芩,梔子,萊菔子
木香檳榔丸
木香,檳榔,青皮,陳皮,枳殼,黃柏,黃連,莪朮,山稜,大黃,牛蒡子,香附,芒硝
4. 一得集附
5. 截瘧成脹
楊志榮躬勤力作,感冒風寒,變成瘧疾,自取截方服之,果愈。越三日,胸腹飽悶,時現寒熱,更醫數手,崇事消導,延至胸高氣急,脹痛交迫,手不可觸,臥不安枕,始請余診。視其色,如飢,聞其聲,先重後輕,問其苦,晚間尤甚,切其脈,浮大無力,知為苦寒攻伐傷中。謂曰:爾必先服檳榔、枳殼,其時痛尚可忍,後服大黃、枳實,脹不可當。
榮曰:先生何以知之?余曰:合症與脈而知之也。近世見病治病,不用破氣攻下者鮮矣。疏以治中湯而重其劑,服下半日,脹痛未減,亦不覺增,然腸胃間已漸漸稍舒。繼進二劑,即可安睡,二便通快如常。越日復視,惟四肢無力,胸喜推摩,更方以附子理中湯數劑全愈,又以附子理中丸數兩而健,此正嘉言先生,所謂健脾中陽氣第一義也。
理中湯
人參,白朮,乾薑,甘草
本方加青皮、陳皮,名治中湯,治腹滿痞悶兼食積者。
白話文:
[截瘧成脹]
楊志榮勤勞工作,不慎受風寒侵襲,病情演變成爲瘧疾,他自行找來治療瘧疾的藥方服用,確實病情有好轉。但過了三天後,開始感到胸腹飽脹悶熱,時而寒熱交替,先後找了幾個醫生診治,都被開了一些消化導滯的藥物。然而病情並未見好,反而惡化到胸部高聳、呼吸急促,腹部脹痛難耐,甚至不能觸碰,夜晚輾轉反側,難以安枕,這才請我爲他看診。
觀察他的面色,像是飢餓的樣子,聽他的聲音,先是沉重後來轉輕,詢問他的不適,晚上特別嚴重,把脈發現脈象浮大無力,這讓我知道是因藥物過寒攻伐傷了脾胃。我對他說:你一定先服用了檳榔、枳殼,那時疼痛還能忍受,之後服用了大黃、枳實,腹部脹痛就無法承受了。
楊志榮問:先生怎麼知道的?我說:根據你的症狀和脈象判斷的。現代醫學往往只看到病症就直接治療,少有用溫和方式調理的。於是開了一劑治中湯,並加大了劑量,他服藥半天后,雖然脹痛沒有減輕,但也未感覺更嚴重,不過腸胃間已漸漸感到稍微舒緩。接着再服用兩劑,就能安穩入眠,大小便也恢復正常。第二天再看診,除了四肢無力外,胸口喜歡被按摩,於是改開附子理中湯數劑,病情完全康復,再服用附子理中丸數劑鞏固,這就是所謂的健脾中陽氣的重要意義。
【理中湯】
人參,白朮,乾薑,甘草
本方加上青皮、陳皮,稱爲治中湯,適用於腹滿痞悶兼有食積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