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三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9)

1. 飲食傷胃

周秋帆先生,秋間患瘧,每日午發,寒熱稍平,退時有汗,頭疼或又不疼,口渴或又不渴,二便無恙,夜寐亦安。此客邪尚淺,然治經二旬,凡發表清裡、和解補中諸法,投之漸劇。況體氣素虛,而煩惋莫耐,疊投補劑,而胸膈加痞。

余診其脈,亦皆和平,舌苔黃滑,審症察脈,似當溫補,然又補之不投,豈敢再陷前轍乎!諦思良久,不得其情,惟於審症中察其略有噯氣,或時以手摸胸,知飲食傷胃,食滯未消,方書稱為食瘧者也。法當消補,兼行疏通脾胃,庶幾中無阻滯,營衛自通,俾樞機流利,其瘧不治而治。

方以生白朮為君,佐以陳半草果藿樸苓澤之屬,一劑瘧輕,二劑果愈。足見醫家治病,如老吏審案,倘正案難憑,當以旁情參之,庶不為假證所惑也。

白話文:

周秋帆先生,在秋季患上瘧疾,每天午時發作,寒熱稍稍平息,退熱時會出汗,頭疼有時有,有時又沒有,口渴有時有,有時又沒有,大小便正常,晚上睡眠也安穩。這個病人的邪氣尚淺,然而治療了二十天,無論是發表清裡、和解補中各種方法,都收效甚微。況且他本身體質虛弱,又煩躁不安,服用補藥後,胸膈更加痞悶。

我診脈後,發現脈象平穩,舌苔黃滑。綜合症狀和脈象分析,似乎應該溫補,但又擔心補藥無效,不敢重蹈覆轍。我仔細思考了很久,始終沒有找到病因。後來在仔細觀察症狀時,發現他略有噯氣,有時會用手摸胸,推測是飲食傷了胃,食物積滯未消,醫書上稱為食瘧。因此,應當採用消補兼施的方法,疏通脾胃,讓食物順暢消化,營衛氣血自然通暢,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,瘧疾便會不治而愈。

我用生白朮為君藥,佐以陳皮、半夏、草果、藿香、茯苓、澤瀉等藥材。一劑藥後,瘧疾減輕,兩劑藥後,果然痊癒。這說明醫生治病,就像老練的官員審理案件一樣,如果主要證據難以憑藉,就要通過旁證來推測,才能避免被假象迷惑。

2. 元氣不足

許掄能,患瘧,間日一發,寒時渴飲,熱時汗出,久治弗痊,因而食少困倦。予診外邪已透,正氣未復,掄以病苦為慮,瘧未至而先恐。余曰:俟吾截之,爾當膽壯可也。令煎人參五錢,生薑三錢,將曙即服,瘧果不至。其內人小產後,感觸發瘧,余以補血桂枝二方,合劑與之,瘧雖輕而屢發不止,仍以參姜二味重用按服,其瘧亦止。掄問生薑人參二味,誠為截瘧之妙藥乎。

余曰:非也。凡病虛實多端,用藥溫涼不一,豈可以一法盡之。且古截瘧之方,難以枚舉,然有效於此者,不效於彼,甚至因截而誤事者,皆由不識元氣之厚薄,邪氣之盛衰耳。今子夫婦,瘧邪已透,經絡無阻,但元氣未復,且中無大寒,又無內熱,夫參性寒,姜性溫,寒溫並舉,參補脾肺而回元,姜通神明而去穢,用以平調寒熱之疾,故藥不多味而病已痊。

白話文:

許掄能,患了瘧疾,每隔一天發作一次,發寒時口渴想喝水,發熱時出汗,治療很久都未能痊癒,因此食慾不振,精神倦怠。我診斷他外邪已經入侵,正氣尚未恢復,掄因為疾病的痛苦而憂慮,瘧疾還沒到來就先害怕了。我對他說:「等著我把它截斷,你就會膽子大起來了。」我吩咐他煎人參五錢,生薑三錢,將要天亮時服用,果然瘧疾沒有發作。他的妻子小產之後,受寒觸邪而患瘧疾,我用補血桂枝兩個方劑,合在一起給她服用,雖然瘧疾較輕,但反覆發作不斷,我仍然以人參、生薑二味藥重用,按時服用,她的瘧疾也停止了。

掄問人參、生薑二味,是不是截瘧的妙藥。

我說:「不是。凡是疾病虛實都有很多種,用藥的溫涼也不一致,怎麼可以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呢?而且古時候截瘧的方劑,難以一一列舉,然而對這個人有效的,對那個人可能就不管用,甚至因為截斷而導致錯誤的,都是由於不了解元氣的厚薄,邪氣的盛衰造成的。現在你夫妻二人,瘧邪已經入侵,經絡沒有阻礙,但是元氣尚未恢復,而且體內沒有嚴重的寒症,也沒有內熱。人參性寒,生薑性溫,寒溫並舉,人參補脾肺以回補元氣,生薑通神明以祛除穢氣,用來調節寒熱之疾,所以用藥不多,卻能治癒疾病。」

3. 風溫暑熱

許書升之媳,秋深患瘧,無汗,一日瘧至,大衄不止,促余視之,乃風溫暑熱,合而為瘧,迫蒸營中,以致營中擾亂,血行清道故也。然而血為紅汗,瘧邪當從衄解,惟衄血過多,神氣昏倦,令取茅根一握,入龍眼二十枚,同煎飲之,其衄遂止。但肺氣未肅,疏與瀉白散,令其再進,其家見次日瘧果不來,停藥未服。

越數日,忽然寒熱如瘧,牙關不開,二便阻閉,氣升呃逆,忙延數醫,咸議中風重症,無從措手。余至視之,知為肺氣鬱痹,因慰之曰:如此輕症,吾一劑可愈。疏與紫菀、杏仁、蔞皮、桑葉、柿蒂之屬,另浸烏梅擦牙,牙開進藥,頃刻二便通利,呃逆頓止。諸醫不解,歸語門人曰:天氣下降則清明,地氣上升則晦塞,此降令不布,則升令必促,故經言上焦不行,則下脘不通,夫下脘不通。則地道亦塞,總之天失下降則如是耳。

白話文:

許書升的媳婦,在深秋時節染上瘧疾,沒有汗症,每天發作一次,並且大量鼻出血不止。我被急召前去診視,發現這是風溫暑熱三氣交雜而導致的瘧疾。熱邪蒸迫營氣,導致營氣紊亂,血液運行不暢,所以鼻血不止。

然而,血液是紅色汗液,瘧邪應該通過鼻出血來消解。但鼻血過多,患者神氣昏倦,我便讓她取茅根一把,龍眼二十枚,一同煎水飲用。服用之後,鼻出血便止住了。

但肺氣尚未肅降,我便開了瀉白散,讓她再服用一次。她家人見次日瘧疾果然沒有發作,便停藥不再服用。

過了幾天,患者忽然出現寒熱交替,猶如瘧疾發作,牙關緊閉,大小便不通,氣上逆而呃逆不止。家人急忙延請多位醫生,大家都認為是中風重症,束手無策。

我到診視察,知道是肺氣鬱結所致。我安慰她說:「這種輕症,我只需一劑藥就能治癒。」我開了紫菀、杏仁、蔞皮、桑葉、柿蒂等藥,另用烏梅浸泡擦拭牙齒,牙關打開之後便服藥,很快大小便通利,呃逆也停止了。

其他醫生不解,回到家中對徒弟說:「天氣下降則清明,地氣上升則晦塞。現在下降之氣無法布散,上升之氣必然加速,所以古籍說上焦不通則下脘不通,下脘不通則地道亦塞。總之,天地失其下降之氣,就會出現這樣的症狀。」

且人身臟腑,肺位最高,端司清肅之權,當知肺主治節,原與大腸相表裡,水出高源,又與膀胱司氣化,故二便之通閉,肺之關係常多。今肺氣鬱痹,治節不行,則周身氣機上下皆阻矣,故自飛門至魄門亦阻矣。爰取微苦微辛之屬,用以開降肺氣,令其機化流通,啟其橐龠,故二便自利而愈,仿徐之齊輕可去實之義也。

白話文:

且人體臟腑之中,肺位居最高,掌管著調節清肅之氣的權柄。要知道肺主氣之宣降,與大腸相表裡,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,也與膀胱負責氣化功能,因此大小便的通暢與否,都與肺有著密切的關係。

如今肺氣鬱結不通,宣降失常,則全身氣機上下皆受阻礙,從飛門到魄門也都阻塞不通。於是選用性味微苦微辛的藥物,用以疏通降肺氣,使之氣機流通,如同打開風箱一般,故而大小便自然通暢而痊癒,這就如同用輕瀉之法去除實邪的道理一樣。

4. 似瘧非瘧(三條)

許靜常之女,于歸後患瘧數月,自秋徂冬,百治不效,轉居母家,就治於余。視其面黃肌瘦,唇淡口和,本屬虛象,閱前醫成方,悉多峻補,無一可投。詢其病,間日一發,或二日一發,甚或一日一發,總無定期。此當著眼,須知脾主信,今無信,病不在脾胃也。又詢發時,或早或晏,亦無定候。

尤屬無信。且發時寒則身冷如冰,熱則身熱如烙,有陰陽分離之象,口渴飲水,面赤如朱。有虛陽外浮之據。及診其脈,頗覺弦大當推水不生木,因謂此症全非瘧疾,乃陰陽不協,致亢龍有悔,故為似瘧非瘧耳。處以八味丸全服四劑,其瘧不治果愈,蒙稱神治,安知循古而非新裁也。

白話文:

許靜常的女兒,出嫁後患上瘧疾數月,從秋天到冬天,各種治療都無效,便搬回娘家,向我求醫。觀察她的面色發黃,身體消瘦,嘴唇蒼白,嘴巴乾澀,這都是虛弱的徵兆。翻閱前醫的處方,發現大多都是偏向峻猛的補益之法,沒有一個適合她。詢問她的病情,發現間隔一天發作一次,有時兩天才發作一次,甚至一天發作一次,總之沒有固定的時間。這一點值得注意,必須明白脾臟主宰信度,現在信度不足,病症就不在脾胃了。

再詢問發作的時間,有時早有時晚,也沒有固定時刻。這更說明了信度不足。而且發作時,有時寒症,身體冷得像冰塊,有時熱症,身體熱得像烙鐵,呈現陰陽分離的現象。口渴想喝水,臉色紅得像朱砂。這有虛陽外浮的跡象。接著診脈,感覺脈象弦大,可以推斷水氣不足,無法滋養木氣。因此斷定她的症狀根本不是瘧疾,而是陰陽失調,導致亢龍有悔,所以表現出類似瘧疾的症狀。

我開了八味丸,讓她全部服用四劑,結果瘧疾不藥而癒,她感激我的神醫之術。然而,我的醫術遵循古法,並非憑空創新,只是善於運用而已。

八味丸,方見卷二虛寒門首案。

傅嫗,於瘧疾流行之年,秋將盡,忽然渾身戰慄,瞬息大熱煩躁,熱去寒復生,寒止熱復至,先寒後熱,心煩意躁,脈來洪大無倫,兩尺上湧抵指,唇紅面赤,喜飲熱湯,舌上白苔布滿,時吐稠痰甚多,正《內經》所謂陽維為病,病苦寒熱,發為勞瘧。證雖瘧名,方非瘧治,急宜引陽回宅,整頓綱維,大固中州,陰陽調和,寒熱自止。

以六味回陽飲為主,加暖中攝下之藥。是晚連進三劑,寒熱頓止,次早精神爽利,仍服三劑,間日微寒微熱復至,再服原劑而痊。

附方

白話文:

「八味丸」的方劑記載在卷二虛寒門首案。一位傅姓老婦,在瘧疾流行的秋季將盡時,突然全身發抖,接著就變得非常熱,煩躁不安,熱退後又發冷,冷止後又發熱,先寒後熱,心煩意亂,脈搏洪大異常,兩尺脈上湧至指尖,嘴唇紅潤,臉色發紅,喜歡喝熱湯,舌頭上佈滿白苔,時常吐出濃稠的痰,符合《內經》中所說的陽維受病,症狀是寒熱交替,發作時如同勞瘧。雖然症狀像是瘧疾,但治療方法卻不是針對瘧疾,應該要趕緊引導陽氣回歸身體,整頓人體的正氣,加強中焦的運化,使陰陽調和,寒熱自然會消失。

以「六味回陽飲」為基礎,再加入溫中和收斂下焦的藥物。當晚連續服用三劑,寒熱立刻停止,第二天早上精神爽朗,又繼續服用了三劑。隔一天出現輕微的寒熱交替,再服用一次原方劑就痊癒了。

地黃,當歸,人參,附子,甘草,乾薑(以上名六味回陽飲),益智,肉桂,白朮,澄茄,半夏

韻語:詳批徐廷達先生瘧病,按治獲愈。

食鱉發瘧,陽虛之因。

先後天弱,病劇纏身。

蹺維失固,寒熱交徵,

非關表裡,損在奇經,

氣虛寒至,血虛熱興,

似瘧非瘧,朝惕夕兢,

治宜扶陽,乃中病情,

白話文:

徐廷達先生患瘧疾,病情嚴重,經詳細診斷後,採用六味回陽飲(地黃、當歸、人參、附子、甘草、乾薑)以及益智、肉桂、白朮、澄茄、半夏等藥物治療,最終獲得痊癒。

徐先生患瘧疾的原因是食鱉導致陽氣虛弱,先天不足、後天失調,使得正氣虛弱,病症纏綿不癒。

他病症表現為腿部發麻无力,寒熱交替,並非一般的表裡症狀,而是奇經八脈受損。

由於氣虛寒凝,導致血虛發熱,病症時好時壞,令患者寢食難安。

治療方案以扶陽為主,正好對症下藥,最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。

消散疊進,病何以勝?

連日受困,營衛失真,

形憔容悴,面黃唇青,

自汗盜汗,手足如冰,

便頻遺泄,火衰明徵,

假瘧夜劇,陽損沉淪,

診脈控弦,明者亦驚,

於期時也,藥不可輕,

甘溫之劑,辰戌兩巡,

通陽泄濁,補血益精,

鮮肉蘿蔔,加飧可珍,

喜飲難禁,龍眼壹瓶,

枸杞八兩,烏豆半升,

窨酒十缶,價值連城,

更有妙要,養心安神,

遠房獨宿,保命守真,

陽固元足,福祿駢臻。

附方,辰進

首烏,當歸,枸杞,鹿茸,鹿角霜,黃耆,甘草

白話文:

病氣積累,病情加重,怎麼能好轉呢?連日來身體受困,氣血運行失調,形體消瘦憔悴,面色發黃,嘴唇發青,時而自汗時而盜汗,手腳冰冷,大小便失禁,這都是陽氣衰弱的明顯徵兆。夜晚發熱如瘧疾,陽氣損傷,陷入虛弱狀態。把脈診斷,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會感到驚訝。在這個關鍵時刻,用藥不能輕忽。要用溫補的藥物,在辰時和戌時服用,疏通陽氣,排除病氣,補血益精。可以吃些新鮮的肉和蘿蔔,營養豐富。如果感到口渴難忍,可以喝一些龍眼酒,再配上八兩枸杞和半升烏豆,還有十罐陳年老酒,這些都是珍貴的藥材。更重要的是要養心安神,遠離喧囂,獨自休息,才能保命守真。陽氣充足,元氣滿盈,才能福祿雙全。

藥方如下:首烏、當歸、枸杞、鹿茸、鹿角霜、黃耆、甘草。 辰時服用。

戌進

白朮,附子,乾薑,葫巴,固脂,五味,益智,牡蠣,棗仁,甘草,龍眼

白話文:

戌時服用:

白朮、附子、乾薑、胡椒、固脂(可能是脂肪或油脂)、五味子、益智(可能是指人參或其他具有智慧提升效果的藥材)、牡蠣、酸棗仁和甘草。這些都是常見的中藥材料。

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或者想要瞭解更多關於這份配方的信息,請隨時向醫生或者其他專業人士尋求幫助。在使用任何中西藥品之前,都應該先徵詢醫生的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