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一 (2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23)

1. 一得集附

2. 眉稜骨痛

夫病有未經臨治之症,亦必有未經用過之方,果症奇耶,抑方奇耶?總之內外之因,變幻不一,未經臨治之症,汗吐下消和溫清補八法,凡未經主用者,皆當觸類旁通,分經別絡為之主用其間,而收捷效者,乃曰善。王子冬,臨治林用禮,心腹氣痛,牽引頭巔,綿綿半載,猶可治事,偶因用椒炒雞,兩塊下咽,頭痛如破,神昏氣喘,不敢稍動。診得脈如平人,不疾不徐,惟眉稜骨內痛如刀刺,天明痛發,至午如刺,至夜如失。

余臨症十餘載,未嘗一遇,即平日所讀書中,亦不見載,慚愧實甚。勉從厥陽上冒,雞性助肝之旨,且痛甚於左眉骨,用熄風和陽,兩劑不效,更進清肝涼血之劑,亦如故。竊思痛發天明,正肝木旺於寅卯,顯屬肝火為患,治之不中肯綮,其理安在?復將三陽頭痛疆界辨別,計眉稜骨,屬陽明,陽明者,胃府也。

經曰:葛根陽明藥,柴胡少陽藥,於太陽有何涉乎?此三陽之藥,治三陽之病,稍遜毫釐,尚無干涉。今眉稜骨痛,果陽明胃火,而主治厥陰,宜乎罔效。乃疏以石膏、石斛、生地、丹皮之屬,佐以葛根為使,服之果獲全愈。余甚愕然,怪其速愈也。一日檢閱諸書,適見《張氏醫通》,於頭痛門中,集有眉稜骨痛一條,分虛實兩途,並用選奇湯,虛加歸芍,實加葛膏。又曰:虛而痛者,天明時發,實而痛者,晝靜夜劇。

此雖與余治驗痛發天明屬熱稍異,足徵先賢纂述,用心頗苦。想張氏當日集頭痛諸症,特拈出眉稜骨痛一條,多屬陽明風熱之語,以一時之心裁,啟後人之端緒者多也。若曰分門別匯之症,先賢皆經臨治,溯百歲之師,未嘗盡遇也。所謂審機之士,不拘於文,通變之才,自符千古,亦視乎人之心思耳。

白話文:

[眉棱骨痛]

有些病症未曾被人治療過,當然也有未曾使用過的療法,是因為症狀罕見呢?還是療法罕見呢?無論如何,疾病的原因複雜多變,對於未曾經歷的病症,我們應當靈活運用八種主要治療方法:發汗、催吐、攻下、消導、調和、溫熱、清涼、補益。只要能對症下藥,就能收到快速的效果,這就是好的治療。

舉個例子,王子冬醫生治療林用禮先生,他有心腹氣痛,痛感連到頭頂,持續了半年,但仍然能夠工作。有一天,他吃了花椒炒雞,吞下兩塊後,頭痛欲裂,意識模糊,呼吸急促,不敢稍微動彈。診斷發現他的脈象平穩,只是眉棱骨內疼痛如刀割,每天天亮時疼痛開始,中午時疼痛如針刺,晚上則疼痛消失。

我行醫十多年,從未遇到這種情況,就連平常閱讀的醫書裡,也沒有記載這樣的病情,實在感到羞愧。根據厥陽上逆和肝氣亢奮的理論,考慮到疼痛集中在左眉棱骨,因此我使用了熄風和陽的療法,但兩劑藥後病情未見好轉。再換用清肝涼血的療法,同樣沒有改善。我思考,疼痛在天亮時開始,正是肝臟在寅卯時段活動最旺盛的時候,這明顯是肝火過盛的問題。如果治療方向不對,當然不會有效。我再次研究三陽頭痛的區域,發現眉棱骨屬於陽明經,而陽明經主管的是胃部。

根據古籍,葛根是陽明經的藥物,柴胡是少陽經的藥物,這跟太陽經有什麼關係呢?這三種藥物分別針對三陽經的病症,稍微偏離一點,影響都不大。現在病人眉棱骨疼痛,如果是陽明胃火引起,卻用厥陰經的療法,當然不會有效。於是,我使用了石膏、石斛、生地、丹皮等藥物,並以葛根作為輔助,病人服用後果然完全康復。我感到非常驚訝,因為病情恢復得如此迅速。

有一天,我在翻閱醫書時,偶然看到《張氏醫通》中有一條關於眉棱骨痛的記錄,將病情分為虛實兩種,並推薦了選奇湯。虛證可以加入當歸和白芍,實證可以加入葛根和石膏。又說,虛證疼痛在天亮時開始,實證疼痛在白天緩解,夜晚加重。

雖然這與我治療的經驗有些不同,但足以證明前輩們的經驗分享,他們的研究十分用心。我想,張氏當時收集各種頭痛的症狀,特別提到眉棱骨痛,並指出多數情況下是由於陽明風熱引起的,這是為了給後人提供一個起點。如果說,每種病症前人都已經治療過,那可能不太實際。因為即使是百歲老醫師,也不一定都遇過所有病症。所以,一個懂得判斷的醫生,不會被傳統理論束縛,能夠靈活變通的人,才能與古人相媲美,這也取決於個人的智慧和理解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