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癇厥門

2. 內熱生風

吳元東之婦,形瘦多火,患風熱病,頭疼身痛,發熱畏寒。醫者不知風為陽邪,寒為陰邪,誤用辛溫發散,汗出昏厥,不醒人事。迫切求治,視之面紅脈大,知為火氣焚灼,以血液衰弱之體,又值汗出過多之變,決非清降可投。蓋人身陰陽相抱,乃能動靜有常,今陽失陰守,是以陽氣獨上而不下,而為厥逆之症。

又與亡陽之症有別,法當生陰以維陽。古有此例,處用白薇湯,以白薇達衝任而利陰,參歸生血液而固氣,合甘草以緩火勢。許其必效,藥下果然。

白薇湯

白薇(一兩),當歸(一兩),人參(五錢),甘草(錢五分)

按:訒庵先生云:陰虛火旺,則內熱生風,火氣焚灼,故身熱支滿,痰隨火湧,故不知人。又曰:汗出過多,血少,陽氣獨上,氣塞不下而厥,婦人尤多此症,宜白薇湯。愚竊謂此方之妙,後人罕識其旨,且方載於本草小注,每多泛泛讀過。今先君用治斯症,隨手取效,殆所謂讀書能化,因時以制其宜乎。(男澍謹識)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講的是吳元東的妻子,她身形消瘦,體內火氣旺盛,得了風熱病,出現頭痛、身體疼痛,還發燒怕冷的症狀。醫生誤判了病情,以為她是風邪和寒邪引起的病,就用了辛辣溫熱的藥物來發汗,結果導致她大量出汗後昏倒,失去意識。

病情緊急,尋求進一步治療。觀察發現她的臉色紅潤,脈搏強大,診斷是因為體內的火氣太旺,燒灼了身體,加上她血液本來就比較虛弱,再遇上大量出汗的情況,這種情況不能單純用清熱降火的藥。

人體內的陰陽應該是相互平衡的,這樣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動。現在陰氣無法控制住陽氣,導致陽氣單獨向上沖,形成了昏厥的病症。

這種病和亡陽症不同,應該用滋養陰氣的方法來維持陽氣。古人有類似的案例,使用了一種叫做「白薇湯」的藥方。這個藥方中的白薇可以調節女性生殖系統,利於滋養陰氣;當歸和人參可以補充血液,鞏固氣力;甘草可以緩解火氣。

吳元東的妻子服用後,病情確實有了改善。

【白薇湯】的成分包括:白薇(1兩)、當歸(1兩)、人參(5錢)、甘草(5分錢)。

根據訒庵先生所說,陰虛火旺會導致體內產生風熱,火氣太旺,所以身體會發熱,肢體疲倦,痰隨著火氣上升,使人失去意識。他又說,如果出汗太多,血液量減少,陽氣就會單獨上升,氣息阻塞,導致昏厥,這種情況在女性身上更常見,應該用「白薇湯」治療。我認為這個藥方的妙處,後人很少理解其中的深意,而且這個藥方記載在本草小注中,很多人只是泛泛地閱讀過去。但父親用這個藥方來治療這種病症,效果立竿見影,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學以致用,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吧。(男澍謹識)

3. 風火內淫

傅孚遠女孫,形體清瘦,前夏月,遍身發出紅塊,大小不一。醫以丹證治之,用草藥搽敷而愈。至秋初,忽然仆地,神昏不醒,喉內痰鳴,片刻復清,一日數發。請醫數手,通用化痰順氣等劑,毫無寸效,日夜數十劑。舉家慌亂,急請余診。脈得寸口洪大,兩尺弦緊,自云腹中如焚,欲飲冷水,言未畢,卒然昏倒,口開手撒,身涼默默,面白唇紅,任捏不知,頭仰垂下。因思此症雜出,擬是腎陰枯槁,水火相錯,發為痱中。

陡進地黃飲子,服之未效。推原其故,中寒條中,決無此例,夏月君火專權之令,發出遍身紅塊,未經清解,誤用草藥搽敷,逼毒入內,留於心胞。況且素稟木火之質,腎水不足可知。心火過亢,肝木有餘,木盛生風,風火相煽,兩淫於中。先哲有云:心火內蘊,膻中如焚,涼膈清心,功見一斑。

又《內經》有云:風淫於內,治以甘寒。理宜先進清心散,後服二丹丸,庶為合法。於是疏方,連翹、薄荷,清上焦之熱,大黃、芒硝,救北方之水,芩連、竹葉,清心肺而治風,甘草、山梔,通三焦而瀉火,調以蜂蜜,合為一劑。服之安睡一頓,醒起更衣,其病如失,仍令二丹丸,調理而健。

二丹丸方

丹參,丹砂,天冬,麥冬,地黃,人參,菖蒲,云神,遠志,甘草

白話文:

傅孚遠的孫女,身材清瘦,在去年夏季時,全身突然出現了大小不一的紅色塊狀物。當時醫生認為是丹毒,使用草藥外敷治療,病情得以痊癒。然而到了初秋,她突然間倒地不起,失去意識,喉嚨裡有痰鳴聲,過了一會兒才恢復清醒,這種情況一天會發生好幾次。家人請了好幾個醫生,都開了一些化痰和順氣的藥物,但完全沒有任何效果,即使一天吃上幾十帖藥也無濟於事。全家人因此陷入慌亂,急忙請我來診斷。我為她把脈,發現她的脈象寸口處洪大,兩尺處弦緊,她自己也說感覺腹部像在燃燒一樣,非常想喝冷水,話還沒說完,就突然昏倒,嘴張開,手撒開,身體冰冷,面色蒼白,嘴脣卻泛紅,不管怎麼掐她都沒有反應,頭向後仰著垂下。我考慮到她的症狀複雜,推測可能是腎臟的陰氣枯竭,水火失調,導致了這種疾病。

我首先使用了地黃飲子,但效果不佳。我回溯病源,中醫理論中,中寒並不會有這樣的病症,夏季時,心火旺盛,導致全身出現紅色塊狀物,但未經適當的清熱解毒,反而誤用草藥外敷,將毒素逼入體內,殘留在心包膜。而且,她本來就是木火體質,腎水不足是顯而易見的。心火過旺,肝木過剩,木盛生風,風火相煽,兩者在體內肆虐。古人曾說:心火內藏,心臟周圍如被烈火焚燒,應當清心涼膈,才能見到療效。

再者,《內經》也有提到:風邪在內,應當用甘寒的藥物來治療。所以,我決定先用清心散,再服用二丹丸,這樣纔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於是,我開了藥方,使用連翹、薄荷來清除上焦的熱,大黃、芒硝來滋補腎水,黃芩、黃連、竹葉來清心肺,治風,甘草、山梔來通三焦,去火,並以蜂蜜調和,製成一劑藥。她服用了這劑藥後,安然入睡,醒來後排便,病症似乎消失了,我仍讓她繼續服用二丹丸,調理身體,直到完全康復。

二丹丸配方

丹參,丹砂,天冬,麥冬,地黃,人參,菖蒲,雲神,遠志,甘草。

4. 寒痰堵塞

越日復治傅孔岳乃孫,忽然默默,手足抽搐,口開眼閉,面白痰鳴,一日十數發。此症原因小兒脾氣未健,寒痰堵塞經隧,治宜健脾暖痰,於是以星附四君子湯與之。眾云:此兒之病,與伊女之症相符,昨先生大黃一劑而愈,茲未周之見,敢用附子乎?余嘆之曰:昨之痰,熱痰也,今之痰,寒痰也。寒熱迥別,豈曰相符?寒熱不知,何復言醫?遂令服之。

一劑不發,二劑神爽。眾皆稱奇,余曰:醫者,理也。憑症望色,又何奇哉?姑筆之,以為後學法耳。

白話文:

隔天再次治療傅孔嶽的孫子,他突然變得沉默無語,手腳抽搐,嘴張開,眼睛閉著,臉色蒼白並且有痰鳴聲,一天內發作十幾次。這種病症的原因是小孩的脾胃功能還未健全,導致寒痰堵塞經絡,治療應該強化脾胃功能並溫化寒痰,因此我開了星附四君子湯給他。

大家說:這個孩子的病和他女兒的症狀相似,昨天先生開的大黃一劑就好了,現在這種情況,敢用附子嗎?我嘆息道:昨天的痰是熱痰,今天的痰是寒痰。寒熱完全不同,怎能說一樣呢?如果連寒熱都不分,怎麼能談論醫術呢?於是讓他們讓他服藥。

服了一劑後,他的病沒有再發作,第二劑後,精神狀態好轉。大家都覺得神奇,我說:醫學,就是道理。根據症狀和麪色來判斷病情,又有什麼奇怪的呢?我只是記錄下來,作為後來學習的人的參考罷了。

5. 肝火生風

王作儀先生之內人,形長肌瘦,平時喜進溫補,時值暮春,乳房脅肋,漸次作脹。初尚不以為意,一日忽牙關緊閉,不知人事,手撒遺溺,張目精搖。諸醫咸稱手撒脾絕,遺溺腎絕,疊進補劑,欲圖固脫,淹治旬日,漸至筋斂抽掣,始延余診。各部應指急數有力,唇齒乾燥,大便不通,乃知雖屬煩中,實為肝火厥逆之候也。

若果脫結之症,五臟凶例全見,當頃刻告變,安得尚延旬日?且六脈俱有力耶,緣紊稟木形,兼挾內火,且令當木旺,肝氣燥急,故乳脅作脹。夫肝主筋,筋脈不縈,故四體不用。木火生風,故目精動搖。筋脈不和,頰車不開,故牙關緊閉。肝威沸騰,津液妄泄,故汗大如雨。

肝邪熱熾,陰挺失職,故小溲自遺。津液被劫,故筋斂抽掣。統計之,悉皆肝火為患,處龍膽瀉肝湯,合當歸龍薈丸。連進二劑,病勢大減,後進犀角地黃湯,兼龍薈丸,進食能言,隨用八珍湯,除川芎,重加白芍、丹皮,調理而健。

龍膽瀉肝湯,《局方》

膽草,黃芩,梔子,澤瀉,木通,車前,當歸,地黃,柴胡,甘草

犀角地黃湯,方見卷一傷寒門(同病異治)。

當歸龍薈丸

當歸,膽草,梔子,黃連,黃柏,黃芩,大黃,青黛,蘆薈,木香,麝香,蜜丸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王作儀先生的夫人,身形瘦長,平時偏好溫補的食物,在春季末期,她的乳房及脅肋部位逐漸感到脹痛。起初她並未太在意,直到有一天突然牙關緊閉,失去意識,手撒開來,小便失禁,眼睛張開,眼球晃動。許多醫生都認為這是脾臟和腎臟功能衰竭的徵兆,紛紛開出補藥,試圖穩住病情,但經過十多天的治療,病情反而演變成肌肉緊繃,抽搐的狀態,這才找我來診斷。

我檢查後發現,她全身脈搏跳動快速有力,嘴脣和牙齒乾燥,且多日未有大便,這顯示她雖有昏迷的症狀,但實際上是肝火旺盛,逆流上衝所致。

如果真是五臟功能完全喪失,那麼應該會馬上出現危急的症狀,怎麼可能還能撐過十天呢?而且,她六脈俱全,力道十足,這是由於她的體質偏向木形,加上內部有火氣,又正值春季木氣旺盛,導致肝氣燥急,因而產生脹痛感。肝臟主管筋絡,當筋絡不順,四肢就無法活動自如。木火生風,所以她的眼球會晃動。筋絡不和,顴骨肌無法正常運作,所以牙關緊閉。肝臟功能亢奮,津液無序地大量流失,所以汗水如雨下。

肝臟的邪熱熾烈,使陰部的肌肉失去控制,所以小便失禁。津液被消耗,所以肌肉緊繃,抽搐。總的來說,所有症狀都是肝火旺盛所引起的。因此我開出了龍膽瀉肝湯,搭配當歸龍薈丸。連續服用了兩劑後,病情大幅減輕,之後再服用犀角地黃湯,同時服用龍薈丸,她開始能進食,也能說話,接著使用八珍湯,去掉了川芎,加大了白芍和丹皮的份量,調養身體,最終康復。

龍膽瀉肝湯,出自《局方》,主要成分有膽草,黃芩,梔子,澤瀉,木通,車前,當歸,地黃,柴胡,甘草。

犀角地黃湯,方子在第一卷傷寒門(同病異治)中有詳細記載。

當歸龍薈丸,主要成分有當歸,膽草,梔子,黃連,黃柏,黃芩,大黃,青黛,蘆薈,木香,麝香,蜂蜜製成的藥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