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一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8)

1. 喑厥風痱

俞昌大,初病惡寒發熱,繼則熱而不寒,喜睡羞明,二便略通。醫以為外感,進敗毒散,症變熱熾譫語,又以為瘟疫,投達原飲,症變神識昏迷,更醫斷為虛脫,與理中湯,舌苔乾黑,肢體若僵,絕食不進。家人治棺待斃,姑延一診,以決卒期。診得左脈沉緩,有脈數急,面黑目赤,昏昏嘿嘿,耳聾不知所問,上部捫之覺熱,下部捫之覺冷,統計之,有似水衰火炎之象。細視左肢微腫,捫之覺有痛色,於是知為風邪所中,誤治而至此也。

法參喑厥風痱之例,以地黃飲子,服至二日方醒,七日全愈。

地黃飲,方見前本門腦鳴肢痹。

白話文:

俞昌大的病情起初表現為惡寒和發燒,然後轉為單純的高熱而不再感到寒冷,他喜歡睡覺且對光線敏感,大小便仍能排泄。醫生最初認為他是外感風寒,開了敗毒散給他服用,但病情反而轉變為高熱持續並開始說胡話。後來,醫生又懷疑是瘟疫,讓他服用了達原飲,然而他的病情又進一步惡化,出現神智昏迷的情況。換了一位醫生後,被診斷為虛脫,於是給他服用了理中湯,但是他的舌苔變得乾燥且呈黑色,四肢像僵硬一樣,並且完全無法進食。

家人已經準備好棺材,等待他離世,只為了確定他生命的最後期限,找來了醫生做最後的診斷。醫生診察後發現,他的左手脈搏沉緩,右手脈搏卻數急,面色黑,眼睛紅,神情昏沉,耳朵聽力下降,對問題反應遲鈍。上半身摸起來感覺熱,下半身摸起來卻感覺冷,總體看起來像是體內水份不足,火氣旺盛的症狀。仔細檢查後發現他的左側肢體有些微腫脹,觸摸時有痛苦的表情,醫生因此判斷他這是被風邪侵襲,因錯誤治療才導致病情如此嚴重。

根據「喑厥風痱」的治療原則,醫生決定使用地黃飲進行治療,服藥兩天後,他終於甦醒,七天後,他的病情完全康復。

"地黃飲"的配方在前面的腦鳴肢痹部分可以找到。

2. 四肢抽搐(三條)

何允中,年二十,兩腿瘡毒,膿水淋漓,醫治半載,內服外敷,愈加浮爛。一日忽微熱,身體抽掣,兩目上瞪,喉中痰響,全似小兒驚風之形。請余視之,方診脈,其老嫗捧藥一碗,辛散異常,診畢,問所捧何藥,系大秦艽湯也。余擲之於地,遂疏理陰煎,加黃耆、附子大劑與之。

連服兩劑,而眼已不戴,身已不強,隨服十全大補湯數十劑,瘡毒全愈。然此症實有天幸,倘不遇余,大秦艽湯已投之矣。蓋醫者,只知風邪為害,不知風從何來。彼其陰血先已失守,津液枯涸,筋脈不榮,陽氣不藏,是為陰陽兩竭之候,此際收攝已晚,尚堪辛散耶?況古云: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。不但瘡家,凡誤汗,失血,泄瀉,痘疹,以及產後老弱小兒諸人,此症最多,皆當審察。

十全大補湯,方見卷一傷寒門同病異治。

理陰煎,方見卷二虛寒門內寒外熱。

吳承先令愛,體素孱弱,勤於針鑿,忽渾身戰慄,牙關緊急,舌可略露,口不能言,時露抽搐角弓之狀,寒熱悉無,小水仍利,疏風解表之藥不效,病經兩日,其勢漸危。諸醫見大便未通,欲行攻下未決,余至,眾皆推治。診之脈來緩大,方思議間,手足抽搐,角弓反張,牙關緊急,兩目翻視,諸醫告退。

竊此症其來甚暴,應知暴病非陽,且無寒熱,決非三陽實邪。若果外邪固閉,其人早已昏迷不醒,安得清明若是?此必血虛風中,筋脈瘛瘲無疑。與大劑十全大補湯,重肉桂,加附子急進,抉齒灌入,俾得略睡,其勢稍止。晝夜一周,進藥三劑,乃得口開能言,然猶微搐,共進十餘劑始安。

,:厥後郭永明,老年獨子,稚齡體弱,深夜看戲回家,立時即病,悉同此症,明是血虛風中。余與前藥,畏不敢進,競爭疏風化痰,兼進法司符水,分明可生之症,竟至不起,誠可惜也。須知陽邪之發,其來必漸,陰邪之發,其來必驟。人鬼關頭,先具成見,況閉症多握拳,脫症多撒手。又凡中症,有中腑,中臟,中血脈,中經絡之殊,有真中,類中之別,若不平時領會,豈不害人於冥冥中耶?

十全大補湯,方見卷一傷寒門同病異治

白話文:

何允中,年紀二十歲,雙腿患有嚴重的瘡疾,膿水不斷流出,經過半年的治療,無論內服或外敷都沒有改善,反而情況更糟,病情日益加重。某日突然發起低燒,身體開始抽搐,兩眼向上翻白,喉嚨中有痰音,所有的症狀都像極了小兒驚風的情況。我被請來診斷,正要替他把脈時,他的老祖母捧著一碗藥來,那藥的味道極為辛辣,把脈結束後,我問她拿的是什麼藥,她回答說是大秦艽湯。我聽完後,立刻將藥倒掉,改開了理陰煎,並加入大量的黃耆和附子。

連續服用了兩帖後,他的眼睛不再翻白,身體也不再僵硬,接著再服用數十帖的十全大補湯,最終他的瘡疾完全痊癒。然而,這個病例實在有些幸運,如果沒遇到我,可能已經喝了大秦艽湯了。一般醫生只知道風邪對身體的傷害,卻不知道風邪從何而來。實際上,他的體內陰血早已流失,津液乾涸,筋脈得不到滋養,陽氣無法藏住,這是典型的陰陽兩虛的徵兆,這種情況下,收斂已經太晚,還怎麼能用辛散的藥呢?況且古語有云:「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」。不只是瘡疾,所有因誤汗,失血,腹瀉,出疹,以及產後,老人,小孩等體弱者,這種症狀最為常見,都應該細心觀察。

吳承先的女兒,體質本來就弱,又常常熬夜,突然全身顫抖,牙關緊閉,只能微微露出舌頭,無法說話,時常出現抽搐,像弓一樣的彎曲,但既不冷也不熱,小便仍然正常,使用疏風解表的藥物都無效,病情持續兩天,情況越來越危急。其他醫生見到他尚未排便,想要進行攻下的治療但遲遲未能決定,我到場後,所有人都把診療交給我。我診脈發現他的脈象緩慢且大,正在思考治療方案時,他手腳開始抽搐,牙關緊閉,兩眼翻白,其他醫生都退下了。

這個病症來的非常突然,必須瞭解突然的疾病通常不是由陽邪引起的,而且他既不冷也不熱,肯定不是三陽實邪的問題。如果真的有外邪固閉,病人早就會陷入昏迷,怎麼可能還保持清醒呢?這肯定是血虛導致風邪入侵,引起筋脈痙攣,毫無疑問。我讓他服用大量十全大補湯,加重肉桂,加上附子,迅速進食,掰開牙齒灌入,讓他能夠稍微休息,病情才稍有緩解。日夜交替一次,吃了三帖藥,終於可以開口說話,但偶爾還是會微抽,總共吃了十多帖藥後才真正安穩。

之後,郭永明的兒子,年紀輕輕,體質本來就弱,深夜看完戲回家,立刻就生病了,所有症狀都和之前的病例一樣,顯然是血虛導致風邪入侵。我開了同樣的藥方,但他害怕不敢服用,反而選擇疏風化痰的藥物,甚至喝下法司符水,明明是可以治好的病,最後竟然去世了,實在讓人惋惜。必須知道,陽邪的發作,一定是漸進的,陰邪的發作,則是突然的。生死關頭,一定要有正確的判斷,況且閉症的人多數握拳,脫症的人多數撒手。再者,中風的症狀,有中腑,中臟,中血脈,中經絡的不同,有真中和類中的分別,如果不平時領會這些知識,怎麼不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人性命呢? 十全大補湯的配方,可以在第一卷的傷寒門同病異治中找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