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一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7)

1. 腸風下血

王惠階,年壯形偉,大便下血,醫治半載,以平素嗜酒,無不利濕清熱以止血,如地榆、柏葉、薑、連之類,服之不應。厥後補中、胃風,四神之屬,投亦罔效。求治於余,診脈小弦,大便或溏或泄,不及至圊,每多自遺,其血清淡,間有鮮色,更有奇者,腹中無痛,但覺愊愊有聲鼓動,因悟此必虛風內擾,以風屬無形有聲,與經旨久風成飧泄吻合。且脈弦者,肝象也,肝風內動,血不能藏故耳。

因與玉屏風,重防風,加白朮,乃扶土製木之意。更加葛根,辛甘屬陽,鼓舞胃氣,荷葉仰盂象震,挺達肝風,疊投多劑,其症一日或減,越日復增,輕重無常。予思虛風內動,按症投劑,疾不能瘳者,何故?潛思累夕,不得其解。忽記經有虛風邪害空竅之語,蓋我居腸間,盡是空竅之地,非補填竅隧,舊風雖出,新風復入,無所底止,故暫退而復進。

乃從《金匱》侯氏黑散,驅風堵截之義,悟出治法,填塞空竅,將原方加入龍骨、石脂,兼吞景岳玉關丸。不數日,果獲全瘳。

侯氏黑散

菊花,防風,白朮,桔梗,人參,茯苓,當歸,川芎,乾薑,桂枝,細辛,牡蠣,礬石

玉關丸

麵灰,枯礬,文蛤,五味,訶子

白話文:

王惠階,正值壯年,身形魁梧,卻有大便出血的情況,就醫治療了半年之久。由於他平常喜歡喝酒,醫生都用利濕清熱來止血的藥物,像是地榆、柏葉、薑、黃連等,但他吃了卻沒有改善。後來又嘗試補中、胃風,四神湯這類的藥物,也都沒有成效。於是來找我治療,診斷他的脈象為小弦,大便時常不成形或拉肚子,甚至來不及到廁所就自行排出,血色清淡,偶爾會有鮮紅色,更奇怪的是,他肚子並無疼痛感,只感覺到肚中有聲音鼓動,我想到這應該是虛風在體內擾亂,因為風是無形而有聲的,這與經典中提到的長期風邪會導致飧泄的理論相符。再者,脈象弦是肝的特徵,肝風內動,血液就不能被藏住。

因此,我使用玉屏風散,重用防風,加上白朮,這是扶助脾胃以制約肝風的意思。再加些許葛根,它性辛甘,屬陽,可以提振胃氣,荷葉像震卦一樣向上挺立,有助於疏導肝風,連續服用多劑,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,但隔天又會加重,病情起伏不定。我思考著,體內虛風擾亂,按症狀投藥,病情卻無法痊癒,究竟是為什麼?我夜以繼日的深思,始終找不到答案。突然想起經典中有「虛風邪害空竅」的描述,我體內腸道,都是空竅之地,如果不填補這些空竅,就算舊的風邪已經被排出,新的風邪又會再次侵入,病情就會反覆,一時好轉,一時又惡化。

因此,我參考《金匱要略》中侯氏黑散的療法,理解到驅風堵截的道理,找到了治療的方法,即填塞空竅,將原方加入龍骨、石脂,同時吞服景嶽玉關丸。不出幾日,果然病情完全好了。

侯氏黑散的成分包括:

菊花,防風,白朮,桔梗,人參,茯苓,當歸,川芎,乾薑,桂枝,細辛,牡蠣,礬石

玉關丸的成分包括:

麵灰,枯礬,文蛤,五味,訶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