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二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7)

1. 初方歌

風淫於內,痰火倒顛,

肺葉熱焦,發為痿偏。

醫用辛燥,病益迍邅,

古哲立法,澤枯為先。

藥與病埒,庶幾其痊,

毋具滯膩,休使油煎。

香蔬茶飯,苦茗相兼,

從茲調攝,永保天年。

第一方

桂枝白芍檳榔薄荷黃芩石膏,麥冬,芥子甘遂竹瀝寒水石

第二方

生地,丹皮,白芍,薄荷,枇杷葉,礬石,牙皂,石膏,芒硝薏苡仁膽南星,竹瀝

第三方

生地,石斛,萎蕤,麥冬,薏苡仁,天冬,石膏,地骨皮黑芝麻,竹瀝,蔗汁

2. 表裡風熱

江嫗下元素虛,今秋四肢十指腫痛,手足不能運動,有時右邊腫甚,即右邊痛加,似惡寒,或微熱,舌苔灰白,二便略通,面色枯黑,口不作渴。有以血虛為治者,有以風濕為治者,有以痰飲為治者,竟無一效。臥床貼席,轉側維艱。其兄光裕,來寓請診,脈得弦緊而數,時勁於指,認定為表裡風熱之症。

躊躇良久,乃得其方。病者蹙額問曰:賤軀可活否?曰:三日之內即安。與防風通聖散,每日連進二劑,一劑而大便通,腫消肢軟,二劑連泄黑糞兩次,遍體得汗,痛止身輕。次早下榻向家人云:昨服藥後,懵懂一日,至晚汗出始清,今晨周身輕快,但許久未經盥面。方取水間,乍聞余至,即出房診脈。

惟步履尚艱,猶須扶持,舌苔變黃,頗思飲茶。仍令原方再進一劑,復泄二次,下午速求止泄之藥,余於原方中除硝黃,加葛根,服之泄止渴住,安睡進食,其病如失。病者急求補養之藥,令買白皮梨,每日啜四五枚,十日外,更取熟早米煮稀粥,調養兩旬,諸症悉痊。

後其兄光裕來寓問曰:舍妹之病,幾致廢弛,先生一視,預限三日成功,果符所言,必有奧秘,可得聞乎?余曰:令妹之症,必先有飲食之熱,後受外入之風,因其體虛不先傷衛,所以不病身熱拘急,而直入於營,發為筋攣腫痛,與身中向有之熱凝聚經絡。夫風無定所,走注疼痛,或左或右,流注關節,風入既久,鬱而成熱,未經解散,久之必入於胃。

夫陽明胃者,主束骨而利機關,陽明既病,機關不利,手足豈能運動?惡寒發熱者,表邪之徵也。舌苔灰白者,伏熱之驗也。合推此症,是上中下三焦表裡俱實,有非輕劑所能療者。又風邪散漫,非僅苦寒可以直劫。兼之下元素虛,即用重劑,又恐其放逸,更當以固護駕馭其間。

由是觀之,發表攻裡之外,尤當寓一補字於中。然余自幼從不肯用錯雜之方,追思古人表裡門中成方,而得防風通聖散,此蓋劉氏河間所制,雖非為此症而設,然與用旨默合,是以借之取效。

方中麻黃荊防等藥,能逐在表之風熱,從皮毛而出;石膏硝黃等藥,能驅在裡之風熱,從二便而出;風熱深入於營,有歸芎引表之藥而入於營;風熱淫聚於中,有術芍引里之藥而入於中;而芎歸術芍,又賴以扶持正氣,使上中下表里之邪,悉從上中下表里而出。雖經絡空隙之所,盡皆驅逐,何致久羈遷延!兼之汗不傷表,下不傷里,非比世俗補瀉雜投之治,余是以知效,可計日而獲耳。至病人藥後而大便得通者,人皆知其攻裡之驗。

其自云:藥後懵懂一日,汗後始清者,人尚不得其解。夫懵懂者,冒悶之謂,乃身中作汗使然。譬之天欲雨,必地氣蒸上為云,云升於天,雨施於地,而天地清矣。所以冒悶發汗者,發表之驗也。至泄多而方仍不變,全不慮其虛者,此時補劑難投,只於原方除硝黃,以防身中在表之氣,因鹹寒而墜下,而加葛根升提,使身中清氣上升,自然泄止渴住矣。

以後不再製方者,以病雖至重,而表裡未傷,隻身中風熱既久,津液必然受灼,故但以梨汁粥飲灌溉之,飲食消息之。此余自始至終,毫不紊亂如此。夫秘理深奧,化裁生心,本難言喻,今因吾兄願聞奧秘一言,特一一剖之。光裕曰:醫理真玄,治法果奧,請為立案。因詳記之。

後雙某之子,亦患是疾,未費深思,按法而愈。此與前治傅嫗一案大同,但病變稍異,故治法略殊,學者當合觀之。

防風通聖散,河間

防風,荊芥連翹,麻黃,薄荷川芎當歸白芍白朮,山梔,大黃芒硝黃芩,石膏,桔梗甘草滑石,姜,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