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一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14)

1. 中風門(虛風肝風附)

2. 牙緊舌脹(二條)

傅品金先生尊壺,于歸後,即屆大暑,天氣炎蒸,一日群坐中堂,忽身冷怯寒,遍體麻木,進房加衣,猶然不足,喚婢取被蓋臥,遂昏迷不醒,牙緊手散,舌脹出於齒外,喉間微有曳鋸聲。急延鄉醫診治,進姜附之藥,因牙緊未得下。復用通關散吹鼻,未能得嚏。其醫見病危急,束手而去,曰:此脫絕之症,不可救矣。

舉族群集,皆曰:今年新生一種啞症,概不可治,此病近之。余至視之,既非木舌,又非翣舌,明是中風之病。但喑厥風痱之症,從未聞有舌脹出於齒外者,殆經所謂廉泉穴虛,風邪上入耶。夫廉泉,舌根小孔也,人之津唾出焉。此女必然痰涎素蓄,風從廉泉內入,內涎召外風,外風挾內涎,結聚於心胞絡中。

又舌為心苗,是胞絡之風涎,仰從廉泉上壅,遂舌脹牙緊矣。撽齒視之,舌脹滿口,黏涎壅塞,湯水難入,呼吸難通,危在頃刻,雖有神丹,其何以下?然出奇之病,非出奇之方,必不能濟。因自計曰:無病,忽畏寒麻木,是外風內入之徵。風為清邪,清邪中上,故見牙緊舌脹之症,今病最急處,尤在上也。

經曰:病之高者,因而越之,非湧劑不可。考礬性湧吐風涎最捷,且居室易得,於是取白礬一塊,開水調化,鵝翎蘸水,撽齒滲入,深探喉中,立時即嘔出痰涎,舌即微縮開聲,起身下床,自謂醜態難堪,蓋不自知其病至斯極也。嗟乎,以幾死之症,旋得回生,族眾稱以為神。

余曰:非神術,實心術也。然此不過暫開其閉,尚未盡掃其根。隨觀其舌下根兩旁,竟生兩小泡,狀如蝦眼,明若水晶。問之別無所苦,惟是身不知熱,大便數日未通,因用疏風化痰之藥,比日飲食亦進。次早復身麻舌大,昏迷不蘇,余至,遂與稀涎散調灌,下喉即嘔,涎出即蘇。

惜乎未得大吐,兼之大便未通,內中必有結聚膠凝難解之涎,恐非攻劑不足以劫飲通幽。然宜溫通,最忌苦寒,遂進雄黃解毒丸十粒,熱水調服,連泄二次,隨飲冷茶立止,自云輕快如常,遂不肯吃藥。雖吐下兼用,猶然未盡病情,越數日,復發如前,仍用稀涎散調灌立蘇。

梳洗如舊,厚衣不除,足知風涎尚未盡掃,於是制霹靂劫巢之藥,頻服,汗出知熱減衣而安。然舌下蝦眼,猶然未除,與白礬肉桂末,放於舌下,一宿遂消。蓋桂能散風,礬能散痰故耳。後因瓜果無忌,暈腥雜進,復發前疾,仍與前藥而痊。細思此症固奇,而治法亦奇,因詳錄此案,並記其方於下。

,:後九月,治範室,年近三十,悉同此症,未費思索,直與稀涎散,灌之即吐。復進霹靂劫巢湯,戒口慎寒,病隨藥愈。因此益悟實邪盤踞上焦脹閉之症,隨其上而治之可也。如風熱痰飲,填食,喉風,胃癰,以及卒忤中惡,魘夢中毒之類,古人曾有瓜蒂散,稀涎散,蔥豉湯,淡鹽湯,萊菔子末,生薑汁,蔥白酒,雄黃丸等,古之成方,隨症施治,歷歷可紀。尤有寒痰閉塞,以及中臟脫絕之症,古人曾有橘紅半夏湯,人參附子湯,因痰築喉間,稍為變通,隨灌隨吐,痰隨藥出,又隨吐隨灌,拭出其痰,少頃痰開下藥,隨症處方,其人立蘇,此皆古人之成法,皆可效為變通者。由是觀之,吐法所關甚巨,奈何近時醫家每將此法置之高閣,似乎汗下和溫之外,更無吐法可施,以致危迫之際,坐以待斃者固多。即輕者轉重,重者愈危,亦復不少。今勘破迷途,尚賴同道好生之士,曾而參之為幸。

白話文:

牙緊舌脹(二條)

傅品金先生的媳婦,婚後不久正值大暑,天氣炎熱。一天,她與眾人坐在堂屋,突然感到身體冰冷畏寒,全身麻木。進屋加衣仍覺不足,叫丫鬟拿被子蓋著睡下,結果昏迷不醒,牙關緊閉,手腳冰冷無力,舌頭腫脹突出於齒外,喉嚨間還發出微微的像鋸子摩擦的聲音。家人急忙請來鄉間醫生診治,醫生給她服用含有生薑和附子的藥物,但因牙關緊閉無法吞咽。又試圖用通關散通鼻,使其打噴嚏,也無效。醫生見病情危急,束手無策地離開,說這是脫症,無法救治了。

全家人都聚集在一起,議論紛紛,說今年新出現了一種啞症,概莫能治,認為她就是得了這種病。我前去診治,發現她既不是木舌,也不是翣舌,分明是中風。但喑厥風痱症,從未聽說過舌頭會腫脹突出於齒外的情況,大概是所謂廉泉穴虛,風邪入侵。廉泉穴就是舌根部的小孔,唾液由此排出。這個女子一定是平素痰涎積聚,風邪從廉泉穴侵入,內部痰涎招引外部風邪,風邪夾雜著內部痰涎,聚集在心包絡經脈之中。

又因舌頭是心的苗,所以心包絡經脈中的風邪和痰涎,從廉泉穴往上壅塞,導致舌頭腫脹,牙關緊閉。我撬開她的牙齒查看,發現她的舌頭腫脹塞滿整個口腔,黏液阻塞,湯水難以入口,呼吸困難,情況危急萬分,即使有靈丹妙藥,也難以服用。如此奇特的病症,非用奇特的療法,必然無法治愈。我於是自己分析:她原本沒有病,突然感到畏寒麻木,這是風邪入侵的徵兆。風邪屬清邪,清邪上犯,所以出現牙關緊閉、舌頭腫脹的症狀,現在病症最危急的地方,還在於上焦。

經書上說:病在高處的,就要從上往下治療,非用湧吐藥不可。考慮到白礬性味辛溫,湧吐風涎最快捷,而且家中容易取得,於是取白礬一塊,用開水調化,用鵝毛蘸水,撬開牙齒滲入,深入探入喉嚨,立即就嘔出痰涎,舌頭立刻略微縮回,她也能發聲了,起身下床,自己說醜態難堪,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病已經到了如此危急的程度。唉!從幾乎死亡的邊緣,轉瞬之間起死回生,全家人讚歎我醫術高明。

我說:這不是神術,而是用心之術。但是這只不過暫時打開了阻塞,還沒有徹底清除病根。我觀察她的舌下根部兩旁,竟然生出兩個小泡,像蝦眼一樣,晶瑩剔透。詢問她其他地方並沒有不適,只是感覺不到熱,大便已經好幾天不通了,於是給她服用疏風化痰的藥物,幾天後她的飲食也恢復正常了。第二天早晨,她又出現全身麻木、舌頭腫大的症狀,昏迷不醒,我趕到後,給她服用稀涎散灌入喉嚨,她立即嘔吐,吐出痰涎後就甦醒了。

可惜她沒有大吐特吐,而且大便還未通暢,體內一定還有凝聚難解的痰涎,恐怕非攻下之劑不足以攻破阻礙,通利水道。但應該溫和通利,最忌諱苦寒,於是給她服用雄黃解毒丸十粒,用溫水送服,連續瀉泄兩次,喝冷茶後就停止了,她說感覺輕鬆舒適如常,不肯再吃藥了。雖然使用了吐下兼施的方法,但病情還沒有完全消除,過了幾天,又再次發病,如同前次一樣,我仍然給她服用稀涎散灌服,立即就甦醒了。

她梳洗打扮如常,厚厚的衣服也不脫,足見風邪和痰涎還沒有完全清除,於是又給她服用霹靂劫巢的藥物,頻頻服用,出汗後感覺身體變暖,脫掉厚衣服後就安然無恙了。但是舌下的小泡,仍然沒有消失,於是給她在舌下放上白礬和肉桂末,一夜之後就消除了。這是因為桂能散風,礬能散痰的緣故。後來因為她不忌口,胡吃海喝,又再次發病,仍然用以前的藥物治療就好了。仔細想想,這個病症的確奇特,治療方法也奇特,因此詳細記錄下這個病例,並將處方記載如下。

附:九個月後,我治療範氏,年近三十,症狀完全相同,我沒有多想,直接給她服用稀涎散,灌服後就嘔吐。然後又給她服用霹靂劫巢湯,囑咐她忌口,注意保暖,病情隨著藥物而痊癒。因此我更加領悟到,實邪盤踞上焦導致脹閉的症狀,就應該從上焦治療。例如風熱痰飲、飲食積滯、喉風、胃癰,以及卒中惡阻、魘夢中毒等,古人有瓜蒂散、稀涎散、蔥豉湯、淡鹽湯、萊菔子末、生薑汁、蔥白酒、雄黃丸等成方,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施治,歷歷可考。特別是寒痰阻塞,以及臟腑脫絕的症狀,古人有橘紅半夏湯、人參附子湯等,如果痰堵塞在喉嚨,稍微變通一下,一邊灌服一邊吐出,痰隨著藥物排出,一邊吐一邊灌,將痰液清除乾淨,等痰液吐出之後再服藥,根據症狀處方,病人就會很快痊癒,這些都是古人的成熟方法,都可以效仿和變通。由此可見,吐法的重要性非同小可,為什麼近世的醫家往往將這種方法束之高閣,好像除了汗法、下法、溫法之外,就沒有其他的吐法可用了,以致於危急之時,坐以待斃的人很多,即使是輕症也變成重症,重症則更加危急,這樣的情況也不少。現在我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,希望同道中熱衷救死扶傷的醫生,能夠參考借鑒,將是幸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