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一 (6)
卷一 (6)
1. 同症異治
許慶承之子,及黃起生之弟,年俱二十,同患瘟疫,醫進達原飲,大柴胡湯,潮熱不熄,燥渴反加,因而下利譫語。許氏子,病經兩旬,身體倦怠,兩目赤澀,譫語聲高,脈來數急,知其下多亡陰,所幸小水甚長,足徵下源未絕,與犀角地黃湯,加蔗汁、梨汁、烏梅,甘酸救陰之法,頻進而安。
附:黃氏弟,悉同此證,但此病不過三日,即身重如山,軀骸疼痛,譫語重複,聲微息短,脈來鼓指無力,此病雖未久,然表裡有交困之象,陰陽有立絕之勢,急進十全大補湯,重加附子二十劑始安。夫同一潮熱燥渴,同一譫語下利,而用藥角立,毫釐千里,豈易言哉!
犀角地黃湯
犀角,地黃,白芍,丹皮(或加芩連)
十全大補湯
地黃,當歸,川芎,芍藥,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,黃耆,肉桂
白話文:
【同樣的症狀,不同的治療方法】
許慶承的兒子和黃起生的弟弟,兩人都二十歲,同時得了瘟疫。醫生先開了達原飲和大柴胡湯,但他們的高燒並未減退,反而口乾舌燥更嚴重,接著出現下痢和神智不清的症狀。
許慶承的兒子病了二十天,他感到非常疲憊,雙眼紅腫,說話時神智不清,聲音高亢,脈搏快速而急促。醫生判斷他因過度下痢導致陰液大量流失,但值得慶幸的是,他的排尿量很大,顯示下焦尚未完全衰竭。醫生給他開了犀角地黃湯,添加蔗汁、梨汁和烏梅,這種甘酸的藥方有助於補充陰液,他頻繁服用後病情得到緩解。
附:黃起生的弟弟,他的病情和許慶承的兒子相同,但他只病了三天,就感到身體沉重,全身骨骼疼痛,神智不清的情況反覆出現,聲音微弱,呼吸短促,脈搏微弱無力。雖然他的病情未久,但他的身體表面和內部都顯現出疲憊的症狀,有陰陽失調,即將耗盡的跡象。醫生緊急開了十全大補湯,並大量加入附子,他連續服用了二十劑後,病情才得以穩定。
犀角地黃湯的成分包括犀角、地黃、白芍和丹皮(可能還會加入黃芩和黃連)。
十全大補湯的成分包括地黃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黃耆和肉桂。同樣的高燒和口渴,同樣的神智不清和下痢,但使用的藥物卻截然不同,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,治療疾病哪有那麼簡單!
犀角地黃湯
犀角,地黃,白芍,丹皮(或者加入黃芩和黃連)
十全大補湯
地黃,當歸,川芎,芍藥,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,黃耆,肉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