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一 (7)
卷一 (7)
1. 水氣頭汗
嘗讀醫門八法云:傷風自汗,用桂枝湯,傷暑自汗,則不可用。又曰:人知發汗退熱之法,而不知斂汗退熱之法。斂也者,非五味、酸棗之類,是謂致病有因,出汗有由,治得其法,汗自斂耳。如傅金生一症,時當暑月,天氣亢燥,飲水過多,得胸痛病,大汗嘔吐不止,視之口不渴,脈不躁,投以溫胃之劑,胸痛遂愈,而嘔吐未除,自汗頭眩加甚。
其父來寓更方,余以昨劑頗效,原方加黃耆與服,服後亦不見躁,惟汗出抹拭不逮,稍動則眩暈難支,心下悸動。舉家咸以為脫,吾許以一劑立愈,以半夏五錢,茯苓三錢,生薑一片,令即煎服,少頃汗收嘔止,頭眩心悸頓除。蓋緣飲水過多,水停心下,火位不安,故惕惕悸動。
白話文:
我曾經讀到醫門八法中記載:傷風自汗,可以用桂枝湯,傷暑自汗,則不可使用。書中又說:人們都知道發汗退熱的方法,卻不知道斂汗退熱的方法。斂汗,不是用五味、酸棗之類藥物,而是要找出致病的原因,了解出汗的原因,對症下藥,汗水就會自然收斂。
就像傅金生這個病人,當時正值盛夏,天氣酷熱乾燥,他喝了太多水,得了胸痛病,不停地冒汗嘔吐,觀察他口不渴,脈象也不躁動,便給他服用了溫胃的藥物,胸痛很快痊癒,但嘔吐仍然沒有停止,而且自汗頭昏更加嚴重。
他父親來到我的住處,希望我換個方子。我認為之前的藥方已經有效果,於是按照原方加入黃耆給他服用,服用後也沒有出現躁動,只是汗水不停地流,擦也擦不完,稍微活動一下就會頭昏眼花,難以忍受,心下還一直悸動。全家人都以為他快要不行了,我卻保證用一劑藥就能治好他。我用半夏五錢、茯苓三錢、生薑一片,立刻煎好給他喝,過了一會兒,汗水止住,嘔吐也停止了,頭昏心悸也立刻消失。
這是因為他喝了太多水,水停留在心下,心火不安,所以才會心悸不安。
本僅當心下作痞,茲以陽氣素虛,更重為心下作痛,所以前投溫胃之劑,助陽消寒,其痛自除,但水飲猶未下耳。水氣上逆,則嘔吐不止,水氣上干,則汗眩難支。舉以大半夏湯,行水散逆,使水下行,則嘔悸汗眩俱止,所謂治得其法,汗自斂耳。由此益悟認症宜真,而辨症宜細也。
試觀瘀血症,亦頭汗出,然必小便不利,而目珠先黃。又邪在少陽,亦頭汗出,雖有嘔吐目眩,胸滿之兼症,然必有寒熱往來之本症。至於傷暑自汗,鬱熱陷里自汗,陽明熯熱自汗,三陽合病自汗,更有中寒冷汗,表虛自汗,陽脫自汗,汗多亡陽,與夫驚恐房勞,風濕漏風,產蓐津脫,以及盜汗諸症。凡陰虛陽勝,陽虛陰乘,種種汗出不一,各有兼症不同。
白話文:
患者原本只是心下痞塞,但因為陽氣虛弱,情況加重,導致心下疼痛。因此之前用了溫胃的藥物,幫助陽氣消寒,疼痛就消失了,但水飲還沒有下降。水氣上逆,就會不停地嘔吐,水氣上干,就會頭昏眼花,難以站立。於是用了半夏湯來行水散逆,使水氣下降,嘔吐、心悸、頭昏眼花都消失了,這就是所謂的治得其法,汗液自然收斂。由此可見,辨認病症要真切,而辨別病症要細緻。
看看瘀血的病症,也會頭出汗,但必然小便不利,眼睛先會發黃。而邪氣在少陽,也會頭出汗,雖然有嘔吐、頭昏眼花、胸滿等兼症,但必然有寒熱往來的主症。至於傷暑自汗、鬱熱陷里自汗、陽明熯熱自汗、三陽合病自汗,還有中寒冷汗、表虛自汗、陽脫自汗、汗多亡陽,以及驚恐房勞、風濕漏風、產蓐津脫,以及盜汗等病症。凡是陰虛陽勝、陽虛陰乘,各種汗出情況都不一樣,都有不同的兼症。
且頭與身皆汗,又與獨見頭汗迥異,烏可概指為虛脫耶?此余趨庭傳受心法,今並志之。
小半夏加茯苓湯,《金匱》《三因》名大半夏湯
半夏,茯苓,生薑
本方除茯苓名小半夏湯。治支飲嘔吐,不渴,亦治黃疸。
本方除茯苓、生薑,加人參、白蜜,名大半夏湯。治反胃,食入即吐。李東垣曰: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,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。若胃虛穀氣不行,胸中閉塞而嘔者,惟宜益胃推揚穀氣而已,勿作表實用辛藥瀉之。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,服大半夏湯立愈,此仲景心法也。
白話文:
如果頭和身體都出汗,跟只見頭汗又有所不同,怎麼能籠統地說是虛脫呢?這是老師傳授我的心法,現在我把它記錄下來。
小半夏加茯苓湯,金匱、三因中叫做大半夏湯。
藥物包括半夏、茯苓、生薑。
這個方子去掉茯苓叫做小半夏湯,主治支氣管炎引起的嘔吐、不渴,也治黃疸。
這個方子去掉茯苓、生薑,加上人參、白蜜,叫做大半夏湯,主治反胃,吃進去就吐。李東垣說:辛辣藥物像生薑之類,治嘔吐只能治上焦氣壅、表實之病。如果胃虛、穀氣運行不暢,胸中閉塞而嘔吐,就應該用益胃推揚穀氣的藥物,不要像治表實一樣用辛辣藥物瀉之。所以喝小半夏湯沒效果的,喝大半夏湯馬上就好了,這就是仲景的心法。
2. 傷暑自汗
丁麒壽,時當暑月,腹痛泄瀉,自汗神疲,疊進溫補,遂至二便窘急,日益危篤。適一鄰醫,年六十餘,謂病經數日,汗出不知幾斛,兼之四肢逆冷,法在不治。且補劑服至附子、鹿茸,仍無寸效,今脈絕,無可為也。其家固貧,醫藥已難繼矣,又聽鄰醫之言,遂無復再生之想。
奈病人呻吟在床,不忍坐視,遙聞先君善治危症,託人求診,適應酬未暇,命余前視。診得脈虛,重按若無,審得額汗溺短,氣虛煩渴,背微惡寒,四肢逆冷。余笑曰:此傷暑也,安得以陽虛目之?經云:氣虛身寒,得之傷寒,氣虛身熱,得之傷暑。今症見煩渴溺短,氣促脈虛,傷暑奚疑?議進清暑益氣,合桂枝一劑,囑其即服可效。
白話文:
丁麒壽,正值夏季炎熱時節,腹痛腹瀉,自汗神疲,家人不斷以溫補之法治療,結果導致大小便急迫,病情日益危重。恰巧一位鄰居的醫生,年紀六十多歲,說病人已經病了幾天,汗出如雨,且四肢冰冷,認為無藥可治。而且病人已經服用附子、鹿茸等補品,卻不見起色,如今脈象全無,無力回天。病人家庭貧困,藥物都難以維持,又聽了鄰居醫生的話,已經放棄了生還的希望。
然而,病人躺在床上痛苦呻吟,實在不忍心坐視不管。聽說先父善治危重病症,便托人求診。當時先父應酬繁忙,便派我前去查看。診脈發現脈象虛弱,重按幾乎摸不到,仔細觀察發現病人額頭出汗,小便量少,氣虛煩渴,背部略感寒涼,四肢冰冷。我笑着说:“这是中暑了,怎么能说是阳虚呢?医书上说:气虚体寒,是因为伤寒;气虚体热,是因为伤暑。如今病人出現烦渴小便量少,气短脉虚,分明是中暑的症状,还有什么疑虑?" 于是,我决定采用清暑益气的药方,加上桂枝一剂,嘱咐病人立刻服用,应该会有效果。
前醫執余方私語病家曰:年少之醫,孟浪殊甚,臨危之症,猶謂傷暑。今汗出淋漓,收斂尚恐不及,反用升柴桂枝以發汗,非速其斃耶?其家雖疑,緣病由奔走日中而起,信余不謬,即進一劑,病勢減半,繼進二劑,兼吞消暑丸一兩,腹中呱呱有聲,二便一時通利,汗收渴止,煩退而安。復將原方除桂枝,二劑全愈。
越三日來寓酬謝,始述前醫之非,予不禁為之一快。夫暑屬陽邪,心屬離火,故傷暑必先入心,心主血脈,故脈虛大,不足重按。意在鄰醫,不知浮中沉三取之法,且暑脈多芤,狀如蔥管,浮沉二候易見,中取正在空處,故斷為脈絕。余用參耆歸木,合生脈散,養心而裕脈,固土以保金。
白話文:
先前那醫生私下對病人說:年輕的醫生真是魯莽,遇到危急的病情,還說只是中暑。現在病人汗流不止,應該要收斂汗液,反而用柴胡桂枝發汗,不是要加速他死亡嗎?病人家人雖然懷疑,但因為病情是因在太陽下奔走而起的,相信我不至於錯,就服下一劑藥,病情減輕一半,接著又服了兩劑,再加服消暑丸一兩,腹中咕嚕咕嚕作響,大小便暢通,汗收止渴,煩躁退去,病體安定。之後我把原來的方子去掉桂枝,再服兩劑就痊癒了。
三天後,病人來住處酬謝,才說出先前醫生診斷的錯誤,我忍不住感到一陣快意。暑氣屬於陽邪,心臟屬離火,所以中暑必定先入心,心臟主導血脈,所以脈象虛弱而大,不足以重按。我想那鄰近的醫生,不懂浮中沉三取脈的方法,而且暑脈多為弦脈,形狀像蔥管,浮沉兩候容易看見,中取脈則是在空處,所以斷定為脈絕。我用人參、黃芪、生地、黃芩,配合生脈散,滋養心臟,使脈象充盈,固守脾土以保護肺金。
其暑熱傷津,故口渴溺短,飲水過多,停聚中脘,誤進溫補收斂之藥,故二便不利,水氣上湧,宜其頭汗如雨。餘二劑中,兼吞消暑丸,雖曰消暑,亦仿小半夏加茯苓湯,治水氣頭汗之意也。方中升柴葛澤,升清降濁,譬之雲行雨施,然後溝瀆自通,注之不盈,而額汗自收矣。
清暑益氣湯,東垣
黃耆,人參,白朮,蒼朮,神麯,青皮,陳皮,甘草,麥冬,五味,當歸,黃柏,澤瀉,升麻,葛根,薑棗
白話文:
夏天暑熱傷了津液,所以口渴、小便量少,喝太多水積在胃部,又誤服溫補收斂的藥物,導致大小便不順暢,水氣上湧,容易出頭汗。後續兩劑藥中,要加服消暑丸,雖然叫做消暑,但其實也和「小半夏加茯苓湯」一樣,是用來治療水氣上湧、出頭汗的。藥方中使用升麻、柴胡、澤瀉,可以升清降濁,就像雲行雨施一樣,讓水氣通暢,不再積聚,額頭的汗水自然就會止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