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得心集醫案》~ 卷一 (4)
卷一 (4)
1. 風溫(答問附)
家萬生廷詔之子,春杪遠歸,頭痛寒熱,默默欲睡。醫者不知風溫之症,當用清涼之法,誤作傷寒之病,而以辛溫之藥,漸至神識昏迷,譫語不食,大便不通,小瘦或遺,與水則啜一口,與粥亦啜一口。延余兩門人同治,汪生爭用附子、乾薑,陳生爭用芒硝、大黃,兩爭莫決,急延余視,兩生俱稱脈象模糊,余診亦然,及抉齒視,舌白乾刺,唇雖干,而色稍淡。
脈與症參,病邪不在臟腑,僅在三焦,因謂汪生曰:爾以為諸虛乘寒,有神虛譫語之例耶,但舌不應干刺。又謂陳生曰:爾以為三陽傳經,有胃實譫語之條耶,然舌色不應盡白。究竟溫臟攻腑,俱屬僨事,蓋此症,乃風溫熱邪蒙閉上焦氣分,致令肺氣痹極,古稱鬱冒者即此症也。但有入氣入血之分,若入血分,則邪在膻中之內,此則僅入氣分耳。
夫肺主氣,氣阻血亦不行,故脈模糊,然亦重按觸指。上焦不清,則胞中之絡外蒙閉,故神昏譫語也。浮障之邪,惟與輕清味淡之藥可得去也,汪生問小便自遺如何?答曰:曷不聞肺與膀胱司氣化,熱甚而陰挺失職乎?陳生又問大便不通如何?曰肺與大腸相表裡,且天氣不怖,地道亦阻之說。
吾已講明有素,何遽忘耶?兩生愕然,促以疏方,僉用杏仁、杷葉、知母、通草、蔞皮、山梔皮、竺黃、燈草,藥下安睡,大便果通。次早復視,能述病苦,再加琥珀鎮心安神而安,仍以清肺藥而健。
越日兩生叩曰:風溫邪入氣分之治,既聞命矣,但未知邪入血分,當以何法治之?答曰:若邪入血分,則入胞絡之內,舌苔當必黑刺,而涼膈、導赤、黃連阿膠雞子之屬,養陰退陽之法,按症舉用,以積熱藉以宣散,而心胸和暢,脈漸以生。又曰:風溫初起,脈症如何,治當何法?曰:溫症甚該,凡春溫,溫熱,濕溫,暑溫,風溫,以及溫疫,大頭瘟,皆不可汗。故書曰:溫邪忌汗也。
今僅舉風溫之症言之。發熱頭痛,狀似傷寒,但自汗身重多眠。夫身重似傷寒,然寒應無汗,自汗似傷風,而風應身輕,此當辨也。且鼻息多鼾睡,語言多難出,脈象尺寸當俱浮,唇口齒舌當不潤,無非風溫醞釀之機,此當辨也。
總由表邪蓄熱,故曰風溫治之之法,當與辛涼解表,如葛根、薄荷、防風、杏仁、連翹、通草、白薇、甘草之屬,內清經絡,外徹肌膚,清溫而不阻風之出路,驅風而不助溫之暴虐,庶內外之邪,表裡兩解,為清散法也。若犯香蘇羌獨蔥姜陳半,是以溫治溫,故在禁耳。兩生退而喜曰:既聞風溫入氣入血之治,又聞諸溫忌汗之理,真所謂聞一得三。
白話文:
萬生廷詔的兒子,在春天末尾從遠地回家後,出現了頭痛和發燒的症狀,並且沉默寡言,昏昏欲睡。醫生未能認出這是風溫的病症,應該採用清涼的療法,卻錯誤地將它當作傷寒來治療,使用了辛辣溫熱的藥物,導致病情逐漸惡化,患者開始意識混亂,胡言亂語,拒絕進食,大便不通,小便偶爾失禁,喝水和粥都只能啜飲一口。
廷詔請來我的兩個學生一起治療,汪生堅持要使用附子和乾薑,陳生則堅持要用芒硝和大黃,雙方爭執不下,於是緊急請我來診斷。兩個學生都表示患者的脈象模糊不清,我也發現同樣的情況。然而,檢查他的口腔,舌頭呈現白色乾燥並有刺感,嘴脣雖然乾燥,但顏色稍微淡一些。
結合脈象和症狀,病邪並不在臟腑,只在三焦。我告訴汪生,他認為是身體虛弱受到寒氣侵襲,導致神志混亂,但是舌頭不應該如此乾燥。我又對陳生說,他認為是三陽傳經導致胃部實熱,引起神志混亂,然而舌頭的顏色不應該全白。事實上,使用溫補或攻腑的方法都是錯誤的。這個病症是由於風溫熱邪影響上焦的氣分,使得肺氣極度受阻,古人稱之為鬱冒。但需區分是氣分還是血分的問題,如果是血分,邪氣會進入膻中,現在僅限於氣分。
肺主氣,如果氣阻,血液也不會流動,所以脈象模糊,但深度按壓仍可感知。上焦不清,胞中的絡脈被外邪矇蔽,因此導致神志混亂。這種情況,只有使用輕淡清新的藥物才能去除。汪生問到小便失禁的問題,我回答,肺與膀胱共同管理氣化,熱氣過盛,陰挺失去功能。陳生又問大便不通的問題,我解釋肺與大腸互為表裡,且有“天氣不順,地道亦阻”的說法。
我已經多次講解過這些理論,他們怎麼會忘記呢?兩個學生聽後驚訝不已,催促我開處方。我們一致決定使用杏仁、杷葉、知母、通草、蔞皮、山梔皮、竺黃、燈草。服藥後,患者得以安睡,大便也通暢了。第二天早上再次檢查,他能夠清楚描述自己的病苦,我們再加入琥珀鎮定心神,使他恢復平靜,繼續使用清肺的藥物,他的健康狀況得到改善。
隔天,兩個學生來詢問,風溫邪氣進入氣分的治療方法已經明白了,但如果邪氣進入血分,該如何治療呢?我回答,如果邪氣進入血分,會進入胞絡,舌苔肯定會變黑且乾燥,可以使用涼膈、導赤、黃連阿膠雞子等藥物,通過滋陰退陽的方法,根據症狀使用,以幫助排出積熱,使心胸舒暢,脈搏逐漸恢復。我又說,風溫剛開始時,脈象和症狀是什麼樣的,該如何治療呢?我解釋,溫病種類繁多,包括春溫、溫熱、濕溫、暑溫、風溫,以及溫疫和大頭瘟,都不宜出汗。因此,書上寫著:“溫邪忌汗”。
現在我們只討論風溫的病症。患者會發燒、頭痛,看起來像是傷寒,但會自汗、身體沉重且多眠。身體沉重像傷寒,但傷寒應該不會出汗;自汗像傷風,但傷風應該身體輕盈,這點需要辨別。此外,患者會打鼾,說話困難,脈象尺部和寸部都會浮起,嘴脣、口、牙齒和舌頭都不會潤澤,這些都是風溫醞釀的徵兆,這也需要辨別。
總的來說,表邪蓄熱,因此治療風溫的方法,應使用辛涼的藥物解表,如葛根、薄荷、防風、杏仁、連翹、通草、白薇、甘草等,這些藥物既能清理體內的經絡,也能穿透肌膚,清溫而不阻礙風邪的排出,驅風而不助長溫邪的暴虐,這樣才能使內外邪氣同時得到解除,這是清散法。如果使用香蘇羌獨蔥姜陳半等溫熱的藥物,那就是用溫熱治療溫熱,這是禁忌的。兩個學生離開時非常開心,他們說:“聽到風溫進入氣分和血分的治療方法,又瞭解了各種溫病不宜出汗的道理,真是受益匪淺。”
2. 夏傷於暑
傅瑞廷,六月新婚後,觸暑病熱,頭腦大痛,誤用補劑,大熱焦渴,醫以瘟疫熱症治之。凡清解疏利,升散養陰之藥,治經數月,而病不瘳。節屆大雪,始延余診。視其形瘦面垢,身熱譫語,自汗多渴,頭痛有如刀劈,脈來長而不洪。是時醫巫浩費,家計已索,病者因頭痛難任,其叔孔翁曰:尚可治否?余曰:可治。
戚友咸問病名,余語以暑邪之症,眾詫為不然。問曰:何以知之?余曰:以氣虛身熱,譫語自汗,合於面之垢,脈之長而知之也。因請用藥,余曰:甘寒解暑之劑,惟有天生白虎一方。旋重價覓至二枚,先將一枚破而與之。病者心躁口乾,見輒鯨吞虎嗜,頓覺神清氣爽。因再求瓜,家人止之,余更與之。
食畢汗收渴止,頭痛如失。但暑邪雖解,而陰氣被陽熱之傷尚未復也。夜仍微熱,咽微干,睡不寐,仿仲景少陰病,咽乾口燥不得臥之例,處黃連阿膠雞子湯,三服而健。
黃連阿膠雞子湯
黃連,黃芩,芍藥
上三味煎去滓。入阿膠烊盡,少冷入雞子黃,攪勻服。
白話文:
[夏天受暑傷害]
傅瑞廷在六月新婚之後,因為天熱而感暑生病,頭痛得很厲害。一開始醫生誤用了補藥,導致他更加燥熱口渴,後來又被診斷為瘟疫熱症。醫生嘗試了各種清熱解毒、疏散熱邪和滋養陰液的藥物,治療了幾個月,但病情並沒有好轉。直到大雪節氣時,才請我來看診。
當時他身形消瘦、臉色污垢,身體發燒、說胡話,還不停地流汗且口渴,頭痛得像被刀劈一樣,脈象長但不強烈。這時候,他已經花費了很多錢在醫藥上,家裡的財力已經緊張。病人因為頭痛難忍,他的叔叔孔翁問我:「還有救嗎?」我回答說:「可以治。」
親朋好友都來問他的病情,我告訴他們這是暑邪所引起的病症,但大家都不相信。有人問我:「你怎麼知道的?」我解釋說:「從他氣虛、發燒、說胡話、自汗以及臉色污垢、脈象長這些症狀來看,就知道是暑邪。」於是,他們請求我開藥方。我回答說:「有一種甘涼解暑的藥方,叫做『天生白虎』。」他們立刻以高價找到了兩顆這種藥丸,我先給他吃了一顆。他心煩口乾,看到藥丸就立刻吞下,頓時覺得精神清爽。
他又要求吃西瓜,家人阻止他,但我讓他吃了。吃完西瓜後,他不再流汗也不再口渴,頭痛也消失了。但是,雖然暑邪已經被解除了,但他體內的陰氣被陽熱所傷,還沒完全恢復。晚上仍然有微微的發燒,喉嚨有點乾,而且失眠。根據張仲景的《傷寒雜病論》中關於少陰病、咽乾口燥不能睡覺的案例,我開了黃連阿膠雞子湯,他吃了三次後,身體就完全康復了。
【黃連阿膠雞子湯】
藥材:黃連、黃芩、芍藥
做法:將以上三種藥材煎煮後去掉渣滓,加入阿膠直至溶解,稍微冷卻後加入雞蛋黃,攪拌均勻後服用。
3. 溫熱傳變
車覲廷妻,傅羽儀令愛也。初日,惡寒發熱,次日大熱不寒,飲水不輟,唇焦,紅舌燥裂,大便閉,胸前板痛,煩躁莫當。余診之,脈純躁無靜,剛勁沖指,謂曰:此乃溫熱病,非傷寒症也。若傷寒症,從皮毛而入,由傳變漸入於胃,結成可下之症。至溫熱病,從口鼻而入,不由傳變直入而附近於胃,結成大下之症。
其來路異,其去路一也。然此症才二日,即一團邪熱內結,如火燎原,其勢已極,亦溫熱病之最速者,須防物極則反,或有痙厥之變,稍遲,有朽腸腐胃之事矣,是所謂急症急攻,無庸迂緩。疏方以涼膈散,大黃重用。藥方煎時,掀衣發狂,怒目而視,牙關略緊,面紅目赤,揚手擲足,乃邪火一概上衝,莫可止遏之勢。
忙進前藥,灌至半,勢稍平,劑終,人事略醒,自索前藥,以其滓再煎服之,隨取前方再進一劑,其病悉清。詎調攝不善,半月後,因口角盛怒,時見微熱,初不以為意,倏於某日申酉刻,自覺難支,晬時聲音悉閉,奄奄一息。問其苦否,但點額搖頭,可見心地尚明,惟啞不能聲耳。
尤有奇者,腰以上發熱去被,揚手摸胸,腰以下畏寒厚覆,兩足僵直。醫數輩,未敢下藥,舉家慌甚。羽兄即夜來請,余念知己之女,戴月而往,診脈寸部浮數,尺中緊澀,似乎上下阻截,因其症從未經見,方非易擬,然目睹其狀,心甚憐之,兼之房中稚子失乳,老姑撫孫相哭,吾大為躊躇,默以其症,證諸經旨,以冀一悟。
其夫含淚問曰:前日重恙,幸叨再造,今復病此,先生亦蹙額無法耶?答曰:斯疾大奇大疑,泛泛一視,難明其理,吾正在諦審,且止啼哭,吾自當竭誠,以報知己。因環步思議,已而笑謂曰:此症雖奇,吾得之矣。竊思人身之氣,全賴肺以運之。今上下不通,無非治節不行,失其常度,而為上熱下寒之症。
其上熱下寒之由,蓋前此溫邪未得清解,今復加感冒,又值大怒,其氣愈阻,愈阻愈結,其氣遂橫於胸。其熱邪因氣不流行,仍親乎上,熱多動,必擾其血,故見上熱去被之症。其寒邪新感,亦因氣不流行,仍親乎下,寒多靜,必滯其血,故見下寒僵硬之症。總因氣結於胸,不能周流,以故舊熱新寒,各隨上下而相親,熱自熱,寒自寒,儼然分疆界焉。曰:此先生大開生路之論,未知古聖亦有此論否?余曰:大哉問也,吾為子悉言之。
嘗讀經曰:氣並於陽,血並於陰,此上下相親之義也。曰:其聲啞如何?曰:夫聲音發於肺,肺為嬌臟,最易受傷。今氣已結,更被熱邪傷之,又被寒邪塞之,欲其出聲,其可得乎?譬之鐘磬,內以物塞之,外雖重敲,冀其響不可得。是其病之所受,全在於肺,法宜先開肺氣而祛寒,使氣宣通,熱得下流,而胸結可散;後瀉其蘊熱,則肺可清,而壅塞自除。時際雞鳴,疏方先以烏藥順氣散一劑,以開肺氣而祛寒。
比曉遍體微汗,下身發熱減蓋,腳可屈伸,胸前亦寬。惟聲音雖出,猶不清,時仍啞,日出進瀉白散,合白虎加桂枝湯,此方足以瀉熱而清肺。一劑潮熱悉退,聲音清亮,前後兩劑,病如冰釋。後以保肺生津之藥調理而健,觀者欽服。
白虎湯
石膏,知母,甘草,粳米
涼膈散
連翹,甘草,薄荷,大黃,梔子,竹葉,芒硝,黃芩,蜂蜜
烏藥順氣散
烏藥,橘紅,麻黃,川芎,白芷,桔梗,枳殼,殭蠶,乾薑,甘草,加蔥、姜
瀉白散
桑白皮,甘草,地骨皮,粳米
白話文:
車覲廷的妻子,也就是傅羽儀的女兒,在第一天的時候感到很冷並且發燒,第二天就高燒不退,而且她一直想喝水,嘴脣都乾燥脫皮了,舌頭紅且乾燥龜裂,大便也排不出,胸口前就像被木板壓著一樣疼痛,心情煩躁到無法忍受。我去替她診斷,她的脈搏非常急躁,沒有平靜的跡象,脈搏強烈到像是要衝出手指一樣,我告訴他們:這是溫熱病,不是一般的感冒。
如果是普通的感冒,通常會從皮膚進入身體,然後慢慢傳染到胃,形成可以治療的症狀。然而,溫熱病則是從口鼻進入,不會經過一般的傳播過程,而是直接進入並影響到胃,形成嚴重的病症。
雖然這病才開始兩天,但病邪已經在體內結聚,像野火燎原一樣迅速蔓延,這種情況在溫熱病中算是最快的。我們必須預防病情達到極點後可能出現的抽搐或昏厥,如果再晚一點,可能會有腸胃腐爛的危險,所以這種急病要立即治療,不能拖延。我開了一帖涼膈散,其中的大黃用量較重。
在煎藥的過程中,她掀開衣服,行為狂亂,眼神兇狠,牙關緊咬,臉色和眼睛都變得通紅,手腳揮舞,這是因為邪火全部上衝,無法控制的現象。
我們趕緊讓她喝藥,喝了半劑後,她的狀況稍微平靜下來,等藥喝完,她的人也清醒了一些,自己要求再喝剩下的藥,於是我們再將殘渣煎煮,讓她再喝一劑,病情很快就得到了改善。但之後因為調養不當,半個月後,她因為生氣,再次出現低燒,當時並沒有多在意,但在某一天下午,她突然覺得自己撐不住,很快的,她的聲音就完全消失,只剩下一絲氣息。我們問她是否痛苦,她只是點頭搖頭,可以看出她的心智還清楚,只是無法說話。
更奇怪的是,她的腰部以上發熱,想要掀開被子,手還會摸自己的胸口,但是腰部以下卻怕冷,蓋了很多被子,雙腳僵硬。幾個醫生都不敢開藥,全家人都慌了。傅羽儀晚上來找我,我想到她是我的好友的女兒,就在月亮下前往。我發現她的脈搏浮動快速,尺脈緊繃,好像上下都被阻隔,因為這種症狀我從未見過,所以開方不容易,但我看到她的情況,心裡十分同情,加上房間裡的小孩因為沒奶喝而哭泣,老母親抱著孫子哭泣,我非常猶豫,默默地根據她的症狀,參考古籍,希望有所啟發。
她的丈夫眼眶含淚問我:前幾天那麼重的病,幸虧您救了她,現在又生病,您也無法解決嗎?我回答:這個病太奇怪太難理解,只看表面很難明白道理,我正在仔細檢查,請停止哭泣,我會盡力回報這份友情。我在房間裡走來走去思考,最後笑著說:這個病雖然奇怪,但我已經知道原因了。我認為人體的氣息,主要靠肺來運行。現在上下不通,都是因為肺的運作出了問題,失去正常的節奏,才會出現上熱下寒的症狀。
之所以會上熱下寒,是因為之前的溫熱病邪沒有得到清除,現在又感冒,再加上大怒,氣息更受阻塞,氣息越堵,病邪就越結聚,導致氣息橫在胸口。熱邪因為氣息無法流通,仍然集中在上方,熱氣多動,必然擾亂血液,所以才會出現上熱掀被的症狀。寒邪因為氣息無法流通,仍然集中在下方,寒氣多靜,必然阻塞血液,所以才會出現下寒僵硬的症狀。總的來說,因為氣息結在胸口,無法流通,所以舊熱新寒各自集中在上下,熱的就熱,寒的就寒,像是有著明顯的界限。
他問我:您的理論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,不知道古人是否有這樣的理論呢?我回答: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,我來告訴你。我曾經讀過一本書寫道:氣息集中在陽,血液集中在陰,這就是上下相親的道理。他又問:那為什麼她會失聲呢?我回答:聲音是由肺產生的,肺是最容易受傷的器官。現在氣息已經結聚,又被熱邪傷害,又被寒邪堵塞,想要發出聲音,怎麼可能呢?就像是鐘或磬,如果裡面塞滿東西,外面無論怎麼敲打,都不可能有聲音。她的病,主要出在肺上,治療應該先開通肺氣,驅寒,讓氣息能順利流通,熱氣能往下流,胸口的結聚就能消散;之後再清除體內的熱邪,肺部就能清潔,阻塞自然消除。
到了雞叫的時候,我先開了一帖烏藥順氣散,用來開通肺氣,驅寒。到了早上,她全身微微出汗,下半身的熱度減輕,腳也能彎曲伸展,胸口也舒服多了。雖然聲音能發出,但還是不清楚,偶爾還會失聲。到了白天,我再開了一帖瀉白散,加上白虎加桂枝湯,這個方子能有效清除熱邪,清潔肺部。一劑下去,她的熱度全部退去,聲音也恢復清亮,前後兩劑,病就像冰雪融化一樣好了。之後,我用保護肺部和滋潤津液的藥物調理,讓她恢復健康,旁邊的人都非常佩服。
以下是使用的藥方:
- 白虎湯:石膏,知母,甘草,粳米
- 涼膈散:連翹,甘草,薄荷,大黃,梔子,竹葉,芒硝,黃芩,蜂蜜
- 烏藥順氣散:烏藥,橘紅,麻黃,川芎,白芷,桔梗,枳殼,殭蠶,乾薑,甘草,加蔥、姜
- 瀉白散:桑白皮,甘草,地骨皮,粳米